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甘蔗提汁新技术的发展概况,着重阐明实力学应用的合理性和提汁机理;新型两辊提汁机已在糖厂使用三个榨季.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压榨收回率95.35%、电耗11.19kw.h/t.C、节电约30%。通过生实践,验证了应用理论,揭示了新法甘蔗提汁技术的优越性,这是甘蔗提汁技术领域的一次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它有助于推动制糖行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0引言甘蔗压榨法提汁、至今已历经2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压榨法提对技术不断发展,从原始的两辊压榨机,逐步演变成三辊、四辊、五辊、六辊压榨机,形成现代提汁技术设备。三辊压榨机乃至多辊压榨机性能逐步完善,理论研究日臻成熟,但是无论是三辊还是多辊乃至近代的恒比压榨机都离不开原来传统三辊压榨机的原型,都保留有底梳、三辊压榨机虽有双重压榨的优点,但因底梳的存在,使其重吸严重,通常重吸系数为1.3~1.6;前辊榨出汁大约有20%左右被排出的蔗渣重新吸收,从而增加后辊压榨的负担,通常前后辊排汁比是70:30或80:…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两辊型压榨机的最近发展概况,着重论述了它的力的合理使用和提汁机理新型两辊压榨机,已在糖厂作首座压榨机试用,效果良好;在完全机列榨量为2200t/d时,该座机提汁率为62%左右、每吨蔗耗电为0.96kw·h、节电35%、省维修费50%,设备投资也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甘蔗糖厂的静压饱和浸渗提汁工艺,通过一定压力作用于蔗渣,采用回流饱和浸渗工艺,达到提汁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后可使蔗渣的水分、锤度、转光度比传统压榨降低6.6%、9.7%、5.8%,抽出率提高0.4%,可为甘蔗提汁领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雪辉  顾裕铿 《甘蔗糖业》1998,(5):37-39,36
综述了近年来强化渗浸过程的各种方法所取得的成果及研究现状。针对现行提汁所导致提取汁纯度低的不足之处,指出采用物理或添加药物的方法,可强化渗浸效能,推进提汁技术,给制糖工业带来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在渗浸水中添加顺丁烯二酸对渗浸水结构的改变,提高糖分的的抽出和提取汁的纯度,从而强化甘蔗提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套设备是利用真空渗透与酶渗透相结合的提取果汁的理想设备。整个生产过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从根本上解决了果汁生产过程中褐变难题。适用于果品,蔬菜和中草药提汁。  相似文献   

8.
1前言提汁率亦是控制渗出生产重要指标之一,它对渗出损失、整个工厂的生产能力和能耗的大小,均有重大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甜菜糖厂,仍是沿用旧法计算提计率,即显然,此法在压粕水全回头的情况下,是不适用的.作者在《中国甜菜糖业》1994年第三期中,曾列出在压粕水全回头时,压粕量及渗出损失的计算公式。并在该刊物1995年第六期中,举例说明在压粕水全回头的情况下,用计量涌反算甜菜加工量时,沿用!日法计算出来的提升率,对反算加工量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在压粕水全回头时,提计率的计算公式.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导提…  相似文献   

9.
降低能耗的蔗渣干燥和甘蔗提汁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糖厂降低能耗考虑,讨论可较有效地降低煤耗的蔗渣干燥和降低电耗的提汁技术新发展。过去用烟道气干燥蔗渣因鼓风机电耗大等原因限制了使用,近年瑞典应用Yong的概念,用过热汽代替烟道气,解决了电耗问题,使煤耗降低达20%。对渗出法与压榨法在投资、电耗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近年渗出法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后,在国际上形成了为新建或扩建厂所广泛采用的倾向。同时,介绍了新发展的多级轻压法和应用动态传质和排去蔗丝空气的雷伐尔法在国外及我国研究的情况。新工艺可比压榨法减少投资50%,降低电耗60%。为今后我国扩建中型糖厂和生产燃料酒精的低投资、低电耗甘蔗提汁车间提供新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0.
测定研究甘蔗提汁过程各座次压榨机出汁以及典型蔗汁中铁、酚类色素含量和色值,分析蔗汁增色因素的变化规律及致因。结果表明,提汁过程榨出汁色值与蔗汁中铁和酚类色素含量显著相关。不同厂同列榨机出汁含铁量随榨机座次增加,前三座榨机蔗汁酚类色素含量递增;两家糖厂初压汁含铁量分别为54.0和220.1μg/mL·○Bx,初压汁酚类色素含量分别为3021和1791mg/kg·○Bx;前五座榨机蔗汁色值随榨机座次明显升高。预灰对铁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对酚类色素的去除较明显,预灰后蔗汁色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广西轻工业》2016,(3):36-37
压榨提汁是制糖工业生产的龙头工序,其稳定性、持续性及高效性对提高制糖企业综合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自动控制系统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制糖生产技术转型的必然产物,目前被普遍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结合生产实践,浅谈自动化系统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一定量CO2气体通入渗透水中,用气体来处理蔗料,发现可显著提高糖分的抽出和提取汁的纯度。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适应于糖能联产的甘蔗糖厂饱和渗透轻压提汁工艺,采用三辊重压、两辊轻压和饱和渗透的方法,其能耗较低,物料分配合理。比较分析了几种甘蔗加工工艺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单产糖和糖能联产生产工艺条件下简单、适应性强的利润计算公式,通过验证其准确性较好,为糖厂利润最大化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最佳工艺酿制出醇甜清香、略带酸味的糯米汁,再调配以经科学提取的菊花汁、大枣汁等辅料.制得一种桔黄色、半透明、酸甜比例适中,纯天然营养丰富的复合型保健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和综合评分确定了饮料的配比参数:糯米汁40%,菊花汁10%,大枣汁20%,白砂糖6%,柠檬酸0.16%。  相似文献   

15.
丁南林 《食品科学》1985,6(8):27-28
中华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其他多种营养素。据分析,每百克果中含维生素C达180~250mg,有的高达450mg以上。现在已有猕猴桃汁、猕猴桃酱、猕猴桃片等罐头及其他制品生产。猕猴桃果在未成熟前,果皮及果肉较硬,适宜于制片,在完全成熟后,果实柔软,可以挤压提汁。  相似文献   

16.
秦嘉耘 《广西轻工业》2006,22(6):126-126
国内首次以甜高梁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环保能源项目——甜高梁杆压榨提汁及浓缩贮存大型试验已于2006年11月4日在广西桂林完成。该项目由中国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广西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实施。试验地点为顺兴制糖有限责任公司(永福糖厂)。试验从原料收购到最后糖浆贮存,共计15天。其中,原料收购、砍运到厂的时间为10天,  相似文献   

17.
复合巴楚蘑菇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巴楚蘑菇、山楂、葡萄为主要原料,利用双酶法提汁研制色香味俱佳的复合蘑菇果汁饮料,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不仅可以提高巴楚蘑菇汁的有效成分而且有利于饮料的澄清。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巴楚蘑菇汁15%、山楂汁25%、葡萄汁30%、10%砂糖、0.3%柠檬酸。  相似文献   

18.
江蓠琼胶提胶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空气压力法提取琼胶新工艺进行了优化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压力为0.8MPa,提胶温度为100℃,加水量为江蓠藻重的40信时,提取45min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以阳江细基江蓠为原料,出胶率为32.1%,与蒸汽压力提胶法出胶率相近(32.0%),比常压提胶法提高21.6%;空气压力提胶法对琼胶凝胶强度破坏少,达到860g/cm2,和常压提胶法相近(8509/cm2),比蒸汽压力提胶法所得琼胶凝胶强度高19.4%。因此,空气压力提胶法兼备常压提胶法、蒸汽压力提胶法的优点,克服了后两种提胶法的缺点。此外,还结合3种提胶方法对江蓠藻体微观结构破坏情况,以及对空气压力提胶法能加速胶质溶出、提高出胶率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将顶辊制成藕筒状,可以改善排汁和提高压榨效能。介绍了藕简辊的主要结构、性能和主要优点,提出了采用它时应注意的问题。认为,藕筒辊在我国发展较慢,对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开发再生性能源,用甘蔗、高粱蔗(亦称甜高梁)、木薯等作物制造燃料酒精.其中高粱蔗以其耐旱耐涝耐盐碱及高糖分等优点适用于我国广大地域,可作为发展的重点对象.但没有适当的小型提汁设备.压榨法虽用于甘蔗糖厂多年,但投资及耗动力大,不适宜小型生产.建议使用轻压洗析提汁法解决此问题.巴西和印度共有2间糖厂使用这种设备,称为LPE.与压榨法比较可节省投资35%~45%,节省动力25%.投资与能耗虽与渗出法接近,但提汁过程比较短,渗出法约1h,而轻压法只需5min.渗出法在提汁过程须保持75℃,而轻压法属动态洗析提汁,不用保温.我国1974/75年榨季曾在广东徐闻华建糖厂进行150t/d的轻压洗析法提汁试验.共榨蔗8810t,用磨泵预破碎,破碎度85%,抽出率只达92%.个别班破碎度86%~87%,抽出率超过94%.渗出法与轻压法对预破碎均有较高要求,目前可达到90%~92%.上世纪7 0年代我国生产上已使用锯齿式撕裂机,破碎度达94%,电耗3.5kW·h/吨蔗,不过处理量不超过200t/d,只限于小型糖厂使用.国外仅美国的撕裂机破碎度达到94%,但耗电量5.5 kW·h/吨蔗.华建糖厂的150t/d轻压提汁设备比巴西和印度的轻压提汁设备简单,若与锯片撕裂机结合使用,抽出率应可达97%,比压榨法高约2%.连同就地生产白酒后运往酒精厂加工,可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从而有利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