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口海平面上升对三角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是当前地理环境变化相关连的两大问题。本文根据珠江口28个验潮站近数十年的观测记录统计,发现有23个站均显示轻微或明显上升,从地壳运动、水文地理因素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并就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海平面上升对广州的可能影响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论述了海平面的上升及可能对广州的洪水位升高、河床的淤积、土地受淹浸、咸水入侵、地下水位升高、低地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生活、生产和交通、社会经济、城市环境建设等的影响,提出了控制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IKE3软件建立了潮流作用下长江口三维水动力及盐度输运数学模型, 采用实测潮位、流速、流向以及盐度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运用验证好的数学模型对海平面上升后长江口枯季盐水入侵进行了模拟, 从而分析海平面上升条件下长江口枯季盐水入侵的响应特征, 得出以下结论:海平面上升1 m后, 北支上段、南支、南北港以及南北槽的盐度均上升, 南支平均盐度均超过0.45 psu, 北支中下段的盐度却明显减小;海平面上升后潮汐的作用更强, 北支下段底层层化现象减弱, 北支径流动力增强, 表层层化现象增强, 表层Richardson数达150;南槽Richardson数底部减小, 表层增大, 但垂直结构趋势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海平面上升将影响浙江海岸带的水环境,抬高沿海潮水位和滨海平原水位,不利于沿海城镇和农田排涝,通过对沿海排涝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浙江省沿海河流特别是感潮河段的水环境,从而对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神经经济发展构成威胁,海平面上升抬高了感潮河段和滨海平原水位,增加了城镇和农田排水的困难,加大了咸水入侵河流的次数和入侵距离,并影响到湿地和滩涂围垦。针对海平面上升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以减轻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水动力构成的严重威胁,该文基于MIKE21软件建立了长江口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潮位、流速以及流向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相关文献和IPCC报告进行总结归纳,得到2100年海平面保守上升值约为0.5 m。运用验证好的数学模型对海平面上升0.5 m后长江口洪季水动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后,涨潮时间增长,落潮时间缩短;海平面上升0.5 m后,长江口南北支、南北港以及南北槽高潮位增加了0.43 m–0.46 m,高潮位增幅沿程向上减小,北支上段涨潮动力受阻较明显(潮位增幅较大);海平面上升0.5 m后,北支流速增幅比南支大,北支上段落潮流量增幅达82.8%,对北支水道的发展有利。总体而言,海平面上升对目前长江口沿岸的标准构成了一定威胁,但对已经衰退的北支水道有利。  相似文献   

7.
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洪潮水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珠江三角洲及河口湾一、二维不稳定流连数学模型,假定珠江河口治理规划已全面实施并完成,然后地典型洪潮年的水文条件,分析计算海平面上升10-30cm的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洪潮水位的变化。经过“94.6”洪水过程模拟计算,得出海平面上升后,珠江三角洲中下游地区洪水位将上升5-29cm,以河口附近地区上升值最大,向上游逐渐减小,同时潮流河口上升值大于径流河口。经过“93.9”、“74.7”台风暴潮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8.
据预测,由于气候变化,海平面将会上升。越南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讨论了海平面上升对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洪水、农业和沿海地区的影响,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者强调需要量化分析这些影响,并且还应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海平面上升已是严峻事实,沿海水利建设必须重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在河口整治规划、海堤设计与建设、海涂围垦、防潮防咸工程、排灌工程等方面,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潮区水利工程和咸潮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暖,年平均气温上升,导致全球海表温度上升和海平面上升已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通过典型的调查剖析,研讨分析海平面年均上升2mm、到2030年海平面上升0.06m,对珠江三角洲潮区水利工程和咸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