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东  牛广杰  彭志云  陈亮  杨蓉 《酿酒》2009,36(6):38-40
以五粮液包包曲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曲坯发酵过程进行取样分析,对曲坯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理化因子动态进行研究.初步揭示了五粮液包包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与其理化因子在演变过程中的关系.为提高包包曲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北方包包曲中分离到8株酵母菌。经过生理生化、耐酸能力、耐酒精能力等特性试验和发酵能力研究,最终确定3#、8#两株菌株作为生产出发菌株,配合红曲霉菌,在浓香型白酒增产增香试验中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发酵米浆中高发酵性能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实现传统米发糕的规范化工业生产,从传统米发糕的发酵米浆中筛选发酵性能较好的菌株,并进行种属鉴定。首先从发酵米浆中分离出40 株酵母菌的疑似菌和30 株乳酸菌的疑似菌。经杜氏小管产气、发酵液特性和生长曲线分析三级筛选,最终得到1 株高发酵性能的酵母菌。经革兰氏染色等初筛、pH 值和生长曲线分析,最终得到1 株高发酵性能的乳酸菌。最后对两株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种属鉴定,确定分别为卡斯特酒香酵母和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4.
曲坯含水量对机压包包曲品质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机压"包包曲"适宜的曲坯含水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研究曲坯含水量分别为37%、38%、39%、40%对大曲培养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曲坯含水量对机压"包包曲"培养过程中酸度、糖化力、发酵力、霉菌数、酵母数、芽孢杆菌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新曲的感官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最适曲坯含水量为39%.  相似文献   

5.
通过各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对自然制曲蚕豆曲中的细菌总数、芽孢杆菌、酵母菌、霉菌进行计数;对霉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从自然制曲蚕豆曲中分离出的霉菌,经鉴定为米曲霉和总状毛霉;微生物菌群,以霉菌为主,米曲霉和毛霉数量分别为2.8×107,3.0×106cfu/g;其次为细菌,数量为5.3×104 cfu/g;酵母菌数量为2.6×102 cfu/g;芽孢杆菌:没有检出.  相似文献   

6.
从中高温大曲中分离出酵母菌,通过制作米曲酿造小曲酒初步探究了大曲中的酵母菌在小曲酒中的发酵能力。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从大曲中分离纯化出酵母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了酵母菌的种属,并优化了米曲制作过程中原料的含水量和制曲时间。结果表明,从中高温大曲中共分离出4株酵母菌(Y1、Y2、Y3和Y4),经鉴定Y1为异常威克汉逊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Y2为东方假丝酵母(Candida odintsovae),Y3和Y4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米曲的最佳制作工艺为在原料含水量为46%(质量分数)下培养7 d。以高粱为原料,米曲和糖化酶为糖化发酵剂发酵产酒发现,4种酵母的产酒能力依次为酿酒酵母Y3酿酒酵母Y4异常威克汉逊酵母Y1东方假丝酵母Y2。该研究为提高小曲酒质量和开发大曲中微生物资源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机压包包曲中丢糟适宜的添加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含丢糟质量分数0、5%、7%、9%、11%机压包包曲与纯小麦机压包包曲进行制曲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丢糟添加量对机压包包曲培养过程中水分、酸度、糖化力、发酵力和主要微生物类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新曲的感官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宜的丢糟添加量有利于改善大曲品质,其中含丢糟质量分数9%的机压包包曲品质最优。因此,在机压包包曲中添加丢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在糟醅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从白酒糟醅样品中分离纯化出2株酵母菌,经菌落特征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确定其分别为指甲毕奇酵母菌(Pichia onychis)布鲁塞尔德克酵母酋A(Dekkera bruxellenensis A),研究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可用于白酒醅中酵母菌的鉴定.其鉴定速度快,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以五粮液包包曲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曲坯发酵过程进行取样分析,对曲坯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理化因子进行研究,初步揭示了五粮液包包曲中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与其理化因子在演变过程中的关系,为提高包包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立一种简单且高效筛选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的方法,利用TTC显色实验对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22株酵母菌进行了产酒精能力初筛,并联合酵母菌麸曲发酵力和液态酒精发酵实验对初筛到的酵母菌株进行复筛和三级筛,最后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4#和8#酵母菌株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首次对中高温大曲发酵全过程酵母菌的变迁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将鉴定结果比对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酵母菌变迁表1可知,两株菌均分离自主发酵阶段。4#菌来自于主发酵2d曲心,8#菌分离于主发酵4d的曲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从五粮液包包曲中筛选出5株芽孢杆菌,使用透明圈法测定5株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能力,并按《伯杰手册》(第八版)和《常用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5株菌均为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湘西腊肉中分离出在50℃能生长的耐高温酵母菌菌株,然后通过产酒精、耐盐性、耐亚硝酸盐性、耐热性实验筛选出2株酵母菌,并通过形态与液体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实验进行种属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热带念珠菌和乳酒念珠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浓香型包包曲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获得1株高产蛋白酶的菌株WLYQ-1.4,然后采用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并按《伯杰手册》(第八版)和《常用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对耐受性好的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在实验条件下该菌株所产蛋白酶活力高达86.5U/g,为研究浓香型白酒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3):168-171
采用改良的WL培养基,运用DNS和HPLC相结合的方法检测酵母菌对大豆乳清低聚糖的利用情况,从自然界中筛选和分离出能够选择性降解大豆乳清中蔗糖的酵母菌。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菌PL08对蔗糖具有极强的降解作用,发酵后所得功能性低聚糖的纯度达到96.70%,是理想的目的菌种。通过18S r DNA序列对比对微生物种属进行鉴定酵母菌PL08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同时研究了酵母菌PL08发酵大豆乳清废水的动态过程表明,发酵30 h时,棉籽糖和水苏糖的保留率分别为87.90%和82.16%,蔗糖的降解率为93.46%,功能性低聚糖的纯度达到94.12%,确定为最适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15.
包包曲是五粮液酿造独具特色的糖化发酵剂,分析包包曲中的风味成分对生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液液萃取(LLE)、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等方法对包包曲中的风味成分进行萃取,并进一步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化合物进行分析,以建立最有效的包包曲风味分析方法。结果表明,LLE法共提取化合物316种,在总峰面积、化合物数量及低含量化合物的检出方面具有优势;干法HS-SPME萃取效果优于湿法HS-SPME,两者对醛类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半定量结果显示,包包曲中数量最多、含量最高的是醇类,2,3-丁二醇、苯乙醇、丙二醇、醋酸、己酸、丁内酯等化合物在包包曲中相对含量较高。本研究可为包包曲乃至酒曲的风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藏灵菇发酵乳中优势菌群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藏灵菇菌块的电镜扫描观察和发酵乳液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了西藏灵菇发酵乳中的优势菌群为乳酸球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醋酸菌。其中乳球菌归为5个种属,分别为粪肠球菌、坚强肠球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假肠膜明串珠菌、类肠膜明串珠菌;乳杆菌归为3个种属,分别为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酵母菌归为4个属,分别为酵母属、酒香酵母属、假丝酵母属、类酵母属;醋酸菌鉴定为恶臭醋杆菌。  相似文献   

17.
以传统虾酱为研究对象,分离鉴定虾酱中的酵母菌,并对其碳源利用特性进行评价。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虾酱中的酵母菌,扩增其26S rDNA序列,确定酵母菌种属,结果显示,虾酱中共含有4种酵母菌,分别属于胶红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丝孢酵母和汉逊德巴利酵母。通过碳源同化试验,对所分离酵母菌的碳源利用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碳源利用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葡萄糖=蔗糖氨基葡萄糖山梨糖醇甘油甘露醇柠檬酸乳糖壳聚糖。其中,葡萄糖和蔗糖可支持所有酵母菌生长,其余碳源不同程度地支持酵母菌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挖掘虾酱中的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旨在筛选得到一株可以有效降解氨基甲酸乙酯的酵母菌,并根据ITS DNA片段鉴定其种属。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所筛选株菌的发酵产物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确定一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根据系统发育树确定酵母种属,并对该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为G1-3,为鲁考弗梅奇(Metschnikowia reukaufii)酵母,优化降解条件为接种量为3%,38℃,170 r/min,发酵4.5 d,最终氨基甲酸乙酯的降解量在65.57%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以黄山头酒厂伏曲制作过程中,多个阶段发酵的包包曲(含曲心和曲皮)为研究对象,初步揭示包包曲部分微生物区系和理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和相关性,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包包曲质量,提升酒体品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枝江大曲不同工艺曲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的制曲工艺,生产平板曲、包包曲和接种老曲的平板曲3种成品曲.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包包曲理化指标酸度、糖化力、液化力均优于平板曲,感官指标亦较平板曲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