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米秸秆还田是我国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的土壤肥力培育手段,在东北平原的黑土肥力培育上也有较大的推广。玉米秸秆还田主要有秸秆深翻与秸秆覆盖处理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对于土壤耕层肥力培育都有较大效果,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对于土壤亚耕层的肥力特征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更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刘明加 《中国机械》2014,(13):36-36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将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用秸秆粉碎机就地粉碎,均匀的覆盖地面,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培肥地力的一项新型的农业技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大量剩余。夏秋两季,大量焚烧秸秆,不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善这一现状。本文从秸秆还田作用出发,具体介绍了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以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为实例进行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使用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利用农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也为玉米秸秆成肥变宝开辟了新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促进了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尤其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但是有的秸秆还田效果不明显,播种后还有个别地块出现苗黄或死苗现象,据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效果呢?笔者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山东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栽培技术很难满足人们目前的需求.为提升玉米的产量,应当利用玉米秸秆还田丰产增效栽培技术.从玉米秸秆还田丰产增效栽培技术的好处入手,简要说明如何在玉米种植中利用秸秆还田丰产增效栽培技术来提升玉米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苗生长和成熟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分充足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大田环境下,不同的秸秆还田措施、不同的时间对种子萌芽的时间和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希望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概况,详细阐述了目前推广应用的水稻、小麦、玉米等秸秆还田机械,小麦秸秆水田机械化还田配套技术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工艺路线,分析了现有秸秆还田机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今后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是玉米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善土壤结构,近年来,青海省玉米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玉米收获之后秸秆数量较多。玉米秸秆还田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玉米秸秆利用技术,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消除土壤板结,并且提高土壤的营养,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常规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提高效果还需研究并实施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量化分析玉米秸秆还田和小麦栽培技术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确定试验地点为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划定3块试验小区,每块试验小区的尺寸一致。将播种时间段控制在10月3~10日,1号试验小区(A1)的栽培技术为玉米秸秆还田后浅旋作业,2号试验小区(A2)的栽培技术为玉米秸秆覆盖还田,3号试验小区(A3)的栽培技术为铺撒粉末状玉米秸秆配合机械开沟完成后进行覆土盖籽、压草。对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影响小麦出苗程度,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程度,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实际产量和经济效益构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并分析。不同的玉米秸秆还田量会对小麦的栽培效果产生影响,对实际产量与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本次研究中结合数据认定,玉米秸秆还田1/3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技术要点,可以实现小麦栽培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东北玉米机械化收割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玉米收割方式,玉米秸秆还田,是解决玉米秸秆焚烧,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途径,秸秆碎混还田、秸秆翻埋还田、秸秆集条覆盖还田、秸秆覆盖免耕还田、秸秆有机肥堆制后还田是秸秆还田的五种主要方式。根据五种方式的优缺点,因地制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目前只有14%秸秆得到还田,有20%的秸秆被焚烧或废弃。一方面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田地板结,缺少有机质。另一方面将含有丰富有机质的秸秆焚烧掉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及交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产中复种指数的提高,秸秆还田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论述,来增加人们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在塔城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生产秸秆数量多。以往,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威胁到生态环境。为此,现阶段,推广玉米秸秆机械直接还田耕作方式就有其现实的必要性。玉米秸秆较其他作物亩还田秸秆数量多、秸秆养分含量高,而且秸秆较其他秸秆分解速度快,是改良土壤、增强肥效的不错选择。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及前景探讨》为题,分析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的特点,介绍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要求,概述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注意事项,就进一步推广玉米秸秆还田做技术性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从秸秆焚烧的危害,分析秸秆还田的优势,同时提倡推广玉米秸秆青贮、秸秆堆沤还田、秸秆气化技术、秸秆发展食用菌技术,以及玉米秸秆加工升值途径,从而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长治市为旱作农业区,多年来通过实施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来培肥地力,探索出一系列适合不同农业生态区域的还田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阐述长治市秸秆还田现状、发展历史、利用模式和实施效果,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当前和今后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随着国家的社会经济不断提升,农业经济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也在提高。但对于小麦、玉米等旱田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却在不断降低,大量秸秆被废弃、烧毁,浪费了大量资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直接对人民的交通安全与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急需寻找一条适合农作物秸秆运用的出路。现阶段,国内的秸秆还田机械技术还不能够满足大面积的旱地秸秆埋草还田,相关的技术设备性能与生产都不能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在联合收割机作业后的秸秆还田技术也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5.
秸秆翻压还田与水肥体化滴灌技术配套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干旱地区秸秆翻压还田后,由于水分不足造成的秸秆腐熟慢、春季出苗不齐等问题,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了土壤水、肥、气、热的综合协调利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生长,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实现了节水灌溉、节肥增产。该技术适用于吉林省降雨量小于450 mm的半干旱地区,要求土地平整,黑土层厚度在30 cm以上。操作技术要点: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模式与玉米大豆轮作相结合。第一年种植玉米,实施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第二年种植大豆,实施玉米大豆轮作。第三年种植玉米实施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玉米秸秆还田机具的推广,平原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基本得到了普及.但在丘陵山区,由于沟壑纵横,道路崎岖狭窄,多数地块秸秆还田机进不去,加之地块较小,还田机具作业不合算,直接制约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普及推广.到了秋季玉米收获季节,路边堆的、路上铺的全是玉米秸秆,使本来窄小的道路无法通行,有的不顾禁令干脆放火偷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大气的污染.针对这一问题,自2002年秋季开始,连续3年在自己的0.2 hm2耕地上进行了玉米秸秆整株直接还田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麦茬地、玉米秸秆还田地的直接播种问题,是现代农业中农机化发展产生的新问题.以开发研制适合高麦茬和玉米秸秆还田地播种机方面的实践为基础,从农机发展、生产要求、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机具提出了构思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陇东旱塬地区土壤有机质匮乏,充分利用作物秸秆中丰富的养分含量,在全膜覆盖下,探讨了不同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还田模式均能增加玉米产量,增产达15%以上。同时能提高耕层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9.
为了配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探讨玉米秸秆还田与尿素配合施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我们特意安排了玉米秸秆还田效果对比试验。在玉米收获时,利用还田机械全部进行还田,划定试验小区后,根据试验要求,将多余的秸秆按照面积搂出一半或全部,其余摊匀,然后进行耕作整地。  相似文献   

20.
1 农作物秸秆收获还田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收获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在玉米成熟后,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时直接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