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力浊积流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强、连通差、物性差的特点,常规的面积注采井网不能适应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平面、纵向水驱动用差,影响水驱开发效果。根据油藏地质体特征结合试注开发的注水特征,采用新型的相控注水原则调整井别,对主力相带注水,高注低采、厚注薄采,实现平行物源的线性注水,能够实现重力浊积流油藏有效注水开发,该井网在辽河油田L35块投入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采用一套直井注采井网开发的碎屑岩油藏,受各小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影响,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井注水层段内各小层吸水不均,高渗层强吸水,对应同层位油井见效快,易水窜,低渗层吸水量小或不吸水,导致水驱控制储量动用程度差,影响油藏开发效果。通过对M油藏注水效果分析,结合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含油饱和度等动态监测资料,利用渗透率极差、非均质系数以及变异体系数值大小,提出了注水井段内各小层细分重组方法,指导现场注水井段优化调整20井次,新增水驱动用储量146万吨,阶段注水累增油2.5t,取得较好效果,可为其他油藏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考虑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的特点,基于流管法和变截面Buckley-Leverett非活塞驱油理论,推导并建立了一套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采指标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渗流阻力确定注水劈分系数,利用非活塞水驱油理论预测各层的开发动态,能够定量的分析各层注采指标和水驱波及状况。实例分析表明,渗透率高的层吸水产液能力远大于渗透率小的层,随着渗透率高的层注入水快速突破,渗流阻力越来越小,逐渐形成高速渗透通道,而渗透率低的层越来越难动用,甚至在综合含水大于98%时,渗透率低的层仍未见水,即纵向驱替越来越不均衡,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该方法真实准确的反映了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可用于指导油田进行细分层系、分层注水和调剖堵水等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4.
长春岭油田油藏埋深浅,原始地层温度低,油水粘度比大,是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储量动用率只有29%。针对浅薄层油藏特点,以精细地质认识为前提,以改善地层原油流动性为目标,开展化学降粘驱、氮气泡沫驱技术提高驱油效率,通过不断完善注采规律认识,开展周期注水技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同时采取有效的调堵技术缓解平面矛盾,均衡地层压力分布,目前在浅薄层油藏注水开发上取得较好效果,对长春岭地区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指进现象;而储层倾角的增大则使水驱前缘的含水饱和度增大,移动距离变小,有利于削弱指进现象。在油藏高含水阶段,指进现象十分明显,会严重影响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指进现象的研究,分析形成指进现象的原因,进而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为改善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油井含水的变化及水淹特征取决于产层的地质、物理特性,地层油水分布以及油田开发方式等,即是在一个油藏范围内,对各井含水变化及水淹特征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油井或注采单元的含水变化过程有自己的特点,而含水采油也使油藏储量的开采过程复杂化,特别是多层层系的注水开发油田,当含水率较高时,有时令使一些地层压力低的小层不出油等等.为了研究油水驱替过程能反映出该井泄油范围内所发生的现象及各因素影响下的水驱过程特征,本文在常规特征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能更显著的反映水驱特点,在此提供一种新的无因次量分析方法,以补充特征曲线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李小益  曹堂路 《当代化工》2016,(10):2339-2342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低,注水困难的特征,通过分析具体油藏的地质、储层及原油物性和最小混相压力等条件,确定了该油藏满足进行CO_2混相驱的要求。使用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对该油藏进行模拟,对比连续注水、连续注气和周期注气三种开发方式,发现周期注气开发效果最好。当注停时间比为2:1时采出程度最高,分析其原因为注停时间比为2:1时,低渗透油藏能量的传播使地层压力重新均匀分布。对比不同CO_2驱替压力,发现当驱替压力在CO_2最小混相压力附近时采出程度最高,驱替压力大于最小混相压力,随着压力增大,采出程度越低,分析原因为储层发生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纵向非均质平板岩心模型,模拟油层水驱、聚驱、凝胶调剖,采用电阻率法得到剩余油分布情况,得出转注聚前不同注水PV数情况下模型内剩余油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注水PV数越小,水驱阶段采收率越低,模型内剩余油越富集,越有利于提高化学驱洗油效果;转注化学驱越早,对高渗透层的波及程度及洗油效果越好,越有利于波及高渗层油藏两翼死油区,对过渡带的洗油效果越明显,对低渗透层作用不明显;方案1-1驱替最终采收率最高,为56.8%。  相似文献   

9.
锦99块杜家台油层为一普通注水稠油油藏,采用大套合采方式生产。进入开发中后期后,注入水沿渗流阻力小、水洗严重的高渗层突进,形成水流优势通道,注水效果差。为缓解开发矛盾,开展了区域细分层系、轮替采油的先导实验。通过有目的的分阶段开采一套层系,形成单独层系的有效注采井网,降低层间干拢,并使其它动用层系油水关系得到重新分布。实现了稠油注水区块开发中后期有效开发,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宝贵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藏存在着非均质性严重、注采困难、注入压力过高等问题,很难实现高效开发利用.与常规注水注气驱替开发方式不同,渗吸采油技术利用地层流体的密度差和储层毛细管的油水置换能力,逐渐成了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重要手段之一.从低渗透油藏特征、渗吸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渗吸体系发展现状、渗吸采油与储层改造联合技术效果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