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主要介绍丁苯橡胶生产装置中丁二烯自聚物的特性与危害,分析了自聚物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吉林石化公司丁苯橡胶装置实际运行中丁二烯自聚物的产生,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国内同类生产装置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特种橡胶制品》2020,(2):60-60
近日,兰州石化抓住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利润见好和所需原材料丁二烯外购价格下调的有利时机,统筹谋划,通过3条措施确保2大橡胶产品产销一体化。(1)积极协调铁路部门保供原材料。(2)强化组织橡胶生产。加足马力组织5万吨/年和1.5万吨/年2条丁腈橡胶生产装置、15万吨/年丁苯橡胶生产装置高负荷生产,确保超额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  相似文献   

3.
硫酸生产中的余热回收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分析大气温度变化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并指出长期以来对硫酸装置附属的发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重视不够,使大气温度较高的夏季,特别是南方地区的硫酸企业余热回收的发电效率大大降低.该问题希望引起有关设计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4.
马军忙 《大氮肥》2010,33(3):197-199
针对甲醇装置配套的空分装置空压机机组负荷提不上去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技改方案,实施后机组负荷显著提高,空压机气量在夏季高温运行时达到142000m3/h,确保装置高负荷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出料高温显热回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传统工业装置中乙苯脱氢反应出料的高温显热回收工艺,提出利用"L"型组合式三级换热器来回收反应出料的高温显热,改善了以往工艺中第一段换热器换热管因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拉裂而影响生产稳定运行的问题,该工艺在国内某8万t/a苯乙烯生产装置上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丁二烯抽提装置回收丁二烯脱重系统生产中存在的聚堵和产品纯度较低的问题,通过阻聚剂系统改造、增设除氧系统、优化控制,延长了运行周期、提高了回收丁二烯处理能力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1,3-丁二烯自聚合问题一直是影响丁二烯抽提装置精馏系统长周期运行的瓶颈问题。结合理论与生产实际,探讨和分析了丁二烯抽提装置精馏系统1,3-丁二烯自聚合类型及聚合机理,以及引起聚合的原因。并针对分析出的引起1,3-丁二烯聚合的主要原因,找到相应的抑制自聚合的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延长丁二烯抽提装置精馏系统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8.
直接氯化装置工艺参数的调整与安全、高负荷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高温直接氯化装置的运行情况,分析了装置运行初期多次出现由于尾排气含氧量超标而造成系统连锁停车的原因,并根据装置的实际情况,调整个别工艺参数,使该装置的生产处于安全、平稳、高负荷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丁苯橡胶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体回收单元关键设备易堵聚、运行周期短的原因,通过优化工艺操作条件、进行技术改造、规范操作等手段,延长单体回收系统的运行周期,达到连续平稳生产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罗扬  蒋刚  李文国 《大氮肥》2011,34(1):28-30
针对三聚氰胺装置甲铵液返回尿素装置中压系统回收利用,造成尿素装置中压回收负荷增大的问题,结合设备性能及生产状况,对高压甲铵泵泵体进行扩能改造,实现两套装置高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11.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onitrile (AN) onto butadiene rubber (BR) was carried out in toluene at 80°C, using dibenzoyl-peroxide (BPO) as initiator. The synthesized poly acrylonitrile-grafted-butadiene rubber (AN-g-BR) was characterized by N% elemental analysis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acrylo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SBR/NBR) blends were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blend ratios in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AN-g-BR, where the homogeneity of such blends were examined with intrinsic viscosity (η) measurement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illustrate disappearance of the macro-scale phase separation of SBR/NBR rubber blend as a result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AN-g-BR into that blend. Viscosity measurements confirm homogeneity of that ble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races exhibit shifts in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T g's) of SBR and NBR in their blend, indicating some degree of homogeneity.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ubber blend vulcanizates with different blend ratios, in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AN-g-BR, were investigated before and after accelerated thermal aging. The SBR/NBR (25/75) homogeneous blend possessed the best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after thermal aging, together with the best swelling behavior in motor oil. The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BR/NBR (25/75) filled blen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inorganic fillers during thermal aging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2.
许广华  王宪久 《广州化工》2010,38(10):204-205
通过对大庆石化公司顺丁橡胶装置生产过程的实践和分析,提出几种降低丁二烯系统氧含量的工艺方法和控制手段。从而减少丁二烯系统自聚物的生成,提高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顺丁、丁腈橡胶离聚体改性聚氯乙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马来酸酐接枝橡胶和金属离子交联形成离聚体的方法可提高顺丁橡胶(BR)、丁腈橡胶(NBR)、PVC三元共混物的相容性,以交联剂、引发剂、接枝单体为三要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综合评分法,优选了三元离聚体配方,在此基础上用部分硬脂酸锌代替无机氧化锌作离子交联剂,使合金材料获得了满意的性能,与未经改性PVC/BR/NBR三元共混物相比,硬脂酸锌离子交联马来酸酐接枝的三元合金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01%,断裂伸长率增加113%,红外光谱证明了马来酸酐接枝顺丁胶与锌离子的离子交联的存在,且硬脂酸锌的效果优于氧化锌。  相似文献   

14.
丁二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极易挥发,爆炸下限非常低,而且爆炸范围也比较大,一旦遇到着火源就极有可能发生着火爆炸,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生产安全及员工人身安全。同时在生产、储存和转运过程中,由于丁二烯本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会发生自聚反应,产生丁二烯的二聚物、过氧化物等聚合物,此聚合物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自爆,所以丁二烯的安全储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世界和中国丁二烯橡胶的供需状况与未来趋势以及价格走势,综述了丁二烯橡胶催化体系和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提出了发展我国丁二烯橡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姜波 《山东化工》2014,(6):124-126,131
根据上海石洞口煤气制气有限公司利用现有资源及设施条件,拟建一套24kt/a丁二烯抽提装置,通过对DMF,NMP和ACN法进行比较,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荐采用DMF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丁二烯生产技术近几年进展状况,讨论我国丁二烯的供求关系。认为未来几年我国丁二烯供应是过剩的,丁烯氧化脱氢法拓宽了我国丁二烯的来源,但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工艺不够稳定等问题,大面积上马存在隐忧。  相似文献   

18.
丁二烯属于化工生产的重要烯烃原料,丁二烯的生产加工工艺方法比较多,现在工业上大多采用萃取精馏法生产丁二烯,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该生产方法又可分为乙腈法(CAN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N-甲基砒咯烷酮(NMP法)。通过对丁二烯加工工艺的研究,结合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丁二烯的生产工艺,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丁二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丁二烯装置设计能力为 12×10~4t/a,2009年开始使用江苏太湖新材料控股对叔丁基邻苯二酚(30%),装置运行多年来、较好地阻止聚合和过氧化反应,尤其液相中的的阻聚郊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