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低热值焦炉煤气,实现煤气/煤粉混合燃烧,内蒙古远兴能源公司对1台75t/h煤粉锅炉燃烧器与受热面进行了改造,即在原煤粉燃烧器下方增设了6只双通道煤气燃烧器.增设的燃烧器采用六角大切圆倾斜向下布置方式,原煤粉燃烧器喷嘴向下倾斜8~10°,增加凝渣管与省煤器面积.改后的运行与测试表明:各种燃料与负荷工况下,锅炉燃烧稳定,过热汽温正常;全烧煤气时锅炉出力可达59 t/h,排烟温度低于160℃;煤粉/煤气混烧时最大蒸汽流量可达77 t/h,排烟温度约为155℃;全烧煤粉时锅炉出力高达81 t/h,排烟温度小于147℃.  相似文献   

2.
锅炉不同层燃烧器燃用不同煤种煤粉的分层混烧方法可避免掺混后的煤粉因燃烧特性变化而造成锅炉结渣等运行不安全因素。在对电站锅炉分层混烧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微机开发的煤粉分层混烧优化指导系统,以混烧后煤价最低为目标函数,以负荷曲线和锅炉对煤质的要求等为约束条件,对各层煤粉量分配比进行最优化处理,以指导操作人员对入炉煤进行合理调配。运行试验表明,该指导系统操作灵活方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电站锅炉煤粉分层混烧计算机优化指导系统研究$浙江大学!杭州310027@周洁@袁镇福$浙江大学!杭州310027$北仑电厂!浙江宁波…  相似文献   

3.
目前工程上主要依据国标GB 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附录K提供的方法对锅炉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进行测算,然而该方法适用于传统的煤粉锅炉,对于煤粉与高炉煤气混烧锅炉却不适用;此外,煤粉与高炉煤气混烧锅炉还存在中储式制粉系统无法准确计量入炉煤量,从而影响到混合燃料特性的求取,以及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计算等难题。对此,提出通过迭代计算间接获得混合燃料特性,有效避免了直接计量入炉煤量带来的困难;同时,分析并得出了适用于煤粉与高炉煤气混烧锅炉的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计算方法,其结果可为该类锅炉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哈尔演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2×300 MW火电机组工程的锅炉设备为亚临界参数,燃烧煤粉和煤气的混烧锅炉.介绍了该锅炉设计方案、基本结构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直吹式制粉系统W火焰锅炉上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不同煤种采用"磨内掺混、炉内混烧"的方式难以掺混均匀,难燃尽煤种细度难控制,燃烧稳定性、经济性差;"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方式煤粉细度可控,不同煤种燃烧器可均匀投运,并可采取不同的配风和燃烧控制方式,炉膛温度均匀,燃烧稳定,锅炉热效率比"磨内掺混、炉内混烧"提高1.65%。  相似文献   

6.
煤粉和高炉煤气混烧锅炉燃烧问题的分析及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75 t/h煤粉和高炉煤气混烧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飞灰可燃物较高、排烟温度较高、锅炉燃烧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分析,应用稳燃腔燃烧器对该锅炉进行了改造,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使锅炉在带负荷能力以及效率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MW电站混烧高炉煤气的锅炉设计特点及性能分析,并根据气-固两相燃烧混合燃烧理论和高炉煤气的特点,完善系统,优化燃烧,合理调整减温水,通过逐步掺烧实践,实现了在燃用贫煤的情况下大量混烧高炉煤气的目的,提高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减少了高炉煤气和和环境污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产能220 t/h煤粉锅炉为例,分析了高炉煤气的燃烧特性,结合煤粉锅炉煤粉燃烧器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墙式布置的辐射稳燃旋流预混高炉煤气燃烧器,改造结果表明:煤粉锅炉可以掺烧的高炉煤气达25%左右,锅炉各参数运行安全稳定可靠,避免排放的环境污染,节约了大量动力用煤,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掺烧石油焦对煤粉锅炉燃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鹏 《华东电力》2003,31(6):66-68
石油焦燃烧热值高 ,价格低 ,电厂煤粉炉掺烧石油焦经济效益可观 ,但锅炉的燃烧变得更为复杂。通过在上海石化 4 1 0 t燃烟煤煤粉锅炉上 4种不同的煤焦掺混比的燃烧试验 ,研究石油焦掺烧对煤粉锅炉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确定运行的调节手段 ,即通过改变气流扩散强度和采用大一些的过量空气系数 α。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沙角发电 C厂 3号炉 (1970 t/h)燃烧调整试验结果 ,在阐述锅炉运行的经济性特点基础上 ,分析了氧量、炉膛—风箱压差、燃烬风风量、燃烧器摆角开度、一次风风速、煤粉细度和磨煤机组合方式等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 ,提出了燃烧优化调整后的运行方式 ,为同类型锅炉提高经济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