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油气回收工艺的本质安全水平,在梳理“三级冷凝+吸附”油气回收工艺的基础上,采用HAZOP和LOPA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风险较高的场景,利用HYSYS软件对不同入口油气浓度的工况进行模拟,并依据模拟结果计算最危险物流下的伤亡半径。结果表明,压缩机入口压力低、压缩机停机及工艺系统密封效果差是造成系统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且这些因素均会导致不同节点物流的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入口油气浓度越低,回收工艺中气相物流的体积分数越容易进入爆炸极限范围内;最危险物流油气浓度下可燃气体毒性扩散及超压爆炸引发的轻伤半径分别为100 m和161 m,可以作为应急救援及紧急疏散的安全距离。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油气回收工艺的安全管理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油气回收领域中存在的回收成本高、能耗高、三废等问题,利用活性炭吸附-冷凝综合技术实现了油气的高效、低成本回收,油气经过预冷器、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将大部分轻组分烷烃冷凝,再经过活性炭吸附,整套技术的油气回收率达到99%;对油气回收工艺参数中的预冷器温度、一级冷凝器温度、二级冷凝器温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条件为:预冷器温度0℃,一级冷凝器温度-20℃,二级冷凝器温度-45℃。  相似文献   

3.
使用PR模型对三级冷凝油气回收过程进行了模拟,考察了各级冷凝温度对油气回收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预冷温度在-30~20℃之间、二级冷凝温度在-80~0℃之间时,预冷温度和二级冷凝温度对油气回收率几无影响;三级冷凝温度越低,油气回收率越高;系统总能耗随着预冷温度和二级冷凝温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随着三级冷凝温度的下降而增加。综合考虑油气回收率和系统总能耗,最佳预冷温度、二级及三级冷凝温度分别设定为5,-35及-75℃。  相似文献   

4.
油气回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油气回收工作不但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应,在环保保护方面的更是会改变人们对石油行业高污染的传统认识.汽油属于易挥发挥发性的轻质油,挥发率在千分之七左右,油气混入空气形成爆炸气体,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时,极易发生爆炸,由于爆炸威力极大,往往给人们的人生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油库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极其必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油气回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三层冷凝分离技术和膜法油气回收新技术进行对比,并重点对企业在实施油气回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规划、统筹布局,使油气回收工程更有成效、经济效益更好的思路,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气回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油气回收工作不但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应,在环保保护方面的更是会改变人们对石油行业高污染的传统认识。汽油属于易挥发挥发性的轻质油,挥发率在千分之七左右,油气混入空气形成爆炸气体,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时,极易发生爆炸,由于爆炸威力极大,往往给人们的人生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油库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极其必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油气回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三层冷凝分离技术和膜法油气回收新技术进行对比,并重点对企业在实施油气回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规划、统筹布局,使油气回收工程更有成效、经济效益更好的思路,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品装车一般采用装车专用油气回收装置,本工艺采用罐车底部发油、冷凝+吸附+气相平衡的方法,将罐车、储罐的气相空间连通成一个气相系统,在装卸车台不需要单独建设油气回收装置,利用仓储罐区的罐组油气回收系统,分析评估装车油气回收工艺方案实施时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平衡的气相无需油气回收,减少了低沸馏分二次挥发,降低了能耗,工艺...  相似文献   

7.
云南瑞气化工有限公司(由云南煤化工集团与解化共同出资组建的新公司,生产精甲醇及二甲醚)硫回收采用丹麦托普索工艺,低温甲醇洗送来的富H2S原料气(H2S体积分数〉30%)经焚烧炉燃烧、转化炉氧化后进入WSA冷凝器,在冷凝器内SO3与水蒸气接触后被冷凝成浓度97.5%的成品硫酸。  相似文献   

8.
《氯碱工业》2000,(8):48
佳木斯科委提出的新技术内容是:在三效蒸发器尾部增设两段双层表面冷凝器间接冷凝二次蒸汽,使其热能得到回收.同时形成负压,维持三效蒸发器的正常生产,以此代替原来的水喷射器直接冷凝三效产生的二次蒸汽的传统工艺.技术原理是:采用两段双层表面冷凝器间接冷凝三效烧碱蒸发器排出的二次蒸汽,靠蒸汽体积收缩形成真空,抽吸蒸汽.二次蒸汽中不冷凝气体用ZBK型喷水离心泵连续抽出.  相似文献   

9.
对油气回收与排放控制系统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报告了冷凝法和吸附法用于油气回收与排放控制过程的特点和基本设计原则。针对冷凝法,指出了其高效、安全、适用范围广、但能耗较高的特点,分析了三段式冷凝流程的基本设计原则和影响因素,说明了冷凝器除霜的重要性及工业上的常用除霜方法。针对吸附法,指出了其回收效率高、但不适于高浓度油气的特点,分析了吸附法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解吸的典型工艺及其设计要点,指出了吸附罐的设计基本参数和要求。考虑到冷凝和吸附两种单元操作的特点,采用冷凝+吸附集成技术,既结合了冷凝法和吸附法的优点,又避免了两种工艺的缺点,既能够良好的实现最终排放指标,又兼顾了整体系统工艺的优化和节能,装置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陶瓷膜冷凝器用于烟气脱白烟过程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语  王乐  季超  黄延召  薛志磊  陆剑鸣  漆虹 《化工学报》2019,70(6):2192-2201
将平均孔径5、20和50 nm的管式陶瓷外膜制成膜冷凝器,并搭建膜面积0.3 m2的膜冷凝中试实验装置,开展陶瓷膜冷凝器在烟气水、余热资源回收及脱白烟领域的中试研究。对比采用不同排布方式的两级陶瓷膜冷凝器的水、热回收效果,考察进气相对湿度、进气温度、进气线速度等操作条件和不同孔径陶瓷膜的排布方式对膜冷凝器水通量及水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两级膜冷凝器中,烟气、冷却水均为串联流动时,可得到更高的水、热通量及回收率。过程水通量随进气相对湿度、进气温度、进气线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水回收率随进气相对湿度、进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进气线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三级膜冷凝器中,采用每级均填充平均孔径50 nm的管式陶瓷外膜的排布方式时,可获得最佳的水、热回收效果;不同孔径陶瓷膜的排布方式对膜冷凝器水回收效果影响明显,对热回收效果影响不大。在各实验工况下,三级膜冷凝器水通量及水回收率最高分别可达38.5 kg·m–2·h–1和50.6%。与传统换热器相比,陶瓷膜冷凝器不仅可实现水、余热的同时回收,且其总传热系数为415 W·m–2·℃–1,换热效果更佳,并能明显缓解“白色烟羽”等视觉污染。基于陶瓷膜的膜冷凝技术在中试实验阶段展现出良好的回收效果,在资源回收及脱白烟过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过程工业与过程工程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简要叙述了过程工业与过程工程学的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甲醛工艺的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宏青 《化肥设计》2005,43(4):12-14
叙述了甲醛生产的工艺路线,采用PRO(Ⅱ)模拟软件,以TopsФe公司过量空气氧化法流程为代表,对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甲醛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该流程的基本工艺数据和部分热负荷数据,为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谭霞 《广东化工》2016,(9):198-200
通过对脱硫溶剂、工艺路线及塔板型式的对比选择,确定了溶剂再生塔的工艺设计方案;利用工艺模拟软件PROⅡ对溶剂再生塔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restricted to the control of process variables in batch dyeing. Most of the work carried out in this field, is concerned with complex, sophisticated pressure dyeing machines for colouring packages, fabric beams or fabric rope. Before considering this equipment, it is desirable to examine the types of instruments used in many non-automatic dyehouses and the variables that are normally controlled by some form of instrumentation.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revival and intensified research on machine learning take place while an intensified focus of companies on digitalization developed. The willingness and acceptance to apply innovative methods in industry has grown. Gray box or hybrid process modeling represents the combination of rigorous (white box) process modeling with machine learning (black box) models. In recent applications, the presented method has been utilized for process models at Evonik.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workflow for developing hybrid process models and is meant to share the experiences made during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彭德萍  卿周君 《广州化工》2012,40(13):159-160,163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是目前使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主增塑剂。本文以DOP酯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基础,对酯化工序扩容前后进行了讨论。主要针对反应釜数量和反应温度的控制两个方面进行了基本的工艺计算。  相似文献   

17.
李勇 《化肥工业》2009,36(6):61-64
介绍了合成氨装置ICI-AMV工艺与KBR工艺各自的特点,对两种工艺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生产合成氨,吨氨实际能耗均约为30.6GJ。  相似文献   

18.
19.
结合哈萨克斯坦国某油气处理厂硫回收装置硫磺成型工艺的选择过程,推荐采用钢带造粒硫磺成型工艺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硫回收装置硫磺成型技术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哈萨克斯坦国某油气处理厂硫回收装置硫磺成型工艺的选择过程,推荐采用钢带造粒硫磺成型工艺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