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当代玉雕艺术"一词在玉雕行业内是较为新颖的称呼,其艺术形态在玉雕艺术盛行之下存在着持久争论,当代玉雕艺术呈现出一种还未定型的状态。当代玉雕艺术是一门学问艺术,既是融合艺术,也是创新艺术。通过对当代玉雕艺术的理解,总结了当代玉雕艺术的四种创作方法:以时代为基,以创新为轨,以艺术为向,以文化为魂。运用当代玉雕艺术的创作方法,创作了多件当代玉雕作品,为当代玉雕艺术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宋世义 《中国宝石》2003,12(1):192-193
在我国的玉雕创作中,玉雕人物门类贯穿始终,成为中国玉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1浮雕———浮雕为一种雕刻方法。是在平面或弧面的玉料表面上 ,对本来是立体的人物、动物、山水、花卉等形象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 ,一般只是压缩厚度 ,对长与宽方位仍保持原来的比例关系来表现艺术形象。浮雕是一种介于绘画和圆雕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强调平面效果 ,一些在圆雕中无法表现的题材都可以在浮雕中大显身手 ,浮雕可以表现题材的前景、中景、远景和层次感 ,而立体圆雕则不好表现 ,题材的广泛性和接近绘画的表现方式使浮雕有着广泛的用途。浮雕主要分成浅浮雕、中浮雕、高浮雕、镂空浮雕等。浮雕装饰的题材范围也相当广泛 ,除了各…  相似文献   

4.
孟庆东 《中国宝石》2006,15(4):90-90
随着当代玉雕界不断对引入现代工艺美术的创作技法和新的玉雕形式所进行的探索,以人物为题材的玉雕作品的形式更加多样,创作正在向多样他的方向发展,这里结合笔者在玉雕创作中的探索,谈一点有关以人物为题材的玉雕作品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留白源于国画技法,是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的艺术手法,不仅在国画创作领域,留白在玉雕艺术的创作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效果.精妙的留白设计无论是在图案和主题的配比、整体与局部的协调上,还是在彰显玉石天然本色、营造意境、表达作者真情实感等方面都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现代玉雕创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樊军民 《中国宝石》2010,(4):223-225
玉雕是一个继承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对传统的继承是其发展的主导因素。从玉雕艺术的发展史来看,新的艺术现象总是发生在已有艺术格局的基础上.其中创新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创新的历程是渐进的.上古三代的玉雕演进到汉晋隋唐的玉雕.再到宋元玉雕.明清玉雕.在这样一个流变的链条中,任何一个艺术现象都能在之前的历史中寻找到渊源,也能在之后的发展中展现脉络。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特点,在于它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会令人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和遐想. 在中国的玉雕史上,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贯穿了"玉"的文化艺术.在玉器雕刻艺术品中,良渚玉器,战国玉器,以不可思议的原始劳动和高超的技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孙晓辉  Zona 《中国宝石》2012,(5):56-57
以寿山石雕起家的邱启敬,近年来,又推出了最新创作的青花和田玉系列,直溯中国古典人文传统,在东方人文艺术中汲取营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超越与反观·邱启敬(2006—2011)”大型个展便回顾了他的创作足迹。  相似文献   

9.
吴宏武 《中国宝石》2007,16(4):164-168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在向海外传播,特别是在中国传播、演化的过程中,和各民族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佛像艺术。而虔诚的信徒无不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供奉于佛前,于是,金、银,各种宝石、玉石,或者被用来为佛造像、或者对佛像进行装点,这一方面反映了信徒对于宗教的虔诚,另一方面,在佛教徒心中,只有世间这些最珍贵的珍宝才能与佛教的崇高精神内涵相匹配。 在中国文化中,玉石是最能代表中国民族性、象征一切美好品德的珍贵材质,所以在信仰佛教的华人文化圈中,用玉石为佛造像比比皆是,如上海的玉佛寺、辽宁鞍山的玉佛院、泰国皇宫中的大玉佛。中国民间也一直有供奉玉佛的传统。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佛教的兴起和佛像在中国的演化过程;下篇详细介绍了佛像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玉雕佛像的收藏知识,以飨读者。本期刊发上篇。  相似文献   

10.
吴宏武 《中国宝石》2008,17(1):144-148
《佛教艺术与佛教题材玉雕》在上一期中介绍了佛教的产生、传播以及佛像在中国的演变历程,本期承接上文,将继续介绍汉传与藏传佛像的艺术特点与玉雕佛像的鉴赏知识。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的玉雕产品市场已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但缺乏真正意义的引导,一种文化的、艺术的引导,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引导。暂且不论材料的稀有、珍贵,自然材料本身是有生命的,然而无谓的消耗已无法抹去人类道德的劣迹,更何况那些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的有意识的造物行为。海德格尔曾经在造物的伦理意义上提出这  相似文献   

12.
江茌勋 《中国宝石》2013,(9):180-183
远古时代,宝玉石用于祭祀鬼神,充当礼仪、美身、殓葬;中古时代,宝玉石是权贵、品德、财富的象征;近古时代,宝玉石成为人们玩赏、陈设、收藏之物。从古至今,宝玉石由少数权贵所有到君子所有,  相似文献   

13.
花鸟玉雕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世俗化,一味的向大众审美靠拢,成为社会功利诉求的代言者,丧失了在艺术美学和精神高度上的深层追求。重塑花鸟玉雕的美学观,既是当代社会多元化审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花鸟玉雕发展的新思路。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为花鸟玉雕在艺术美学和思想精神上,提供了众多可借鉴的对象。体系发展完善成熟的院体花鸟画与花鸟玉雕有着共同的表现对象;而传统文人作为传统社会中的精英群体,他们的审美意趣更能折射出整个民族的精神追求。笔者回溯传统,探究花鸟玉雕自身的问题成因,并对古代院体花鸟画和传统文人画意趣进行解读分析,从中获取可供参照的元素,塑造一种"形神兼备,艺术与思想融合;雅俗共赏,情趣与寓意融合"的当代花鸟玉雕新美学观。  相似文献   

14.
齐国华老师是辽宁省特级玉雕大师,近十几年来在深圳从事翡翠玉饰的设计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留有几百幅翡翠玉雕图稿。本刊特邀请齐国华老师开辟专栏,以希望能供业内人士切磋及初学者参考。同时,也希望能通过齐国华老师手绘图稿作品的发表,为业内设计人员及制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借鉴某些图稿为原型,在每位设计、制作者手中依据特定的料形及色彩的多寡、位置高低、薄厚、深浅等引发联想,借题发挥,进而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图案、造型,以丰富美化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徐立 《中国宝石》2013,(9):178-179
葛洪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1989年进入苏州玉雕厂2003年创建葛洪玉雕工作室。他认为,玉雕作品是雕饰与质地的绝妙结合,是将先天的美质与后天的纹饰巧妙结合。落款“红”。  相似文献   

16.
花鸟和弥勒作为两种不同的玉雕题材并非毫无关联.作为一名玉雕艺术创作者,笔者在创作实践中,体会到这两种题材之间有着某种文化关联.因此希望通过个人的玉雕创作实践以及对相关古代艺术作品的研究、解读,找出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协调两种题材在艺术表现上的审美冲突.本文将从院体花鸟玉雕和弥勒玉雕创作的合理性谈起,追溯古代院体花鸟、弥勒及佛教造像背后的文化脉络.同时从文化的内在联系上,阐明院体花鸟玉雕与弥勒玉雕之间的情与理、雅与俗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健康路     
作品选用黑白相间的翡翠原料,大胆运用黑白色彩,将翡翠石料中最普通的黑白两色作为俏色,化普通为神奇,以黑色为鞋底、白色为鞋身,巧妙设计出一双惟妙惟肖的翡翠运动鞋来。  相似文献   

18.
岫岩玉雕《画龙点睛》在第四届中国玉器百花奖大赛中,获得银奖。专家评委们一致认为《画龙点睛》创意新颖,工艺精湛,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