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针对寒冷地区既有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方面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寒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寒冷地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建筑改造的重点及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2.
系统分析影响严寒地区乡村住宅的诸因素,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在设计中的权重和相互制约关系,从而得到最佳的节能住宅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使设计成果得到验证和最佳完善,以期能够推进严寒地区生态乡村住宅和社区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秦巴山区乡村建筑的生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巴山区乡村的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乡村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进行探索,在满足当地村民住宅的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的基本需求上,满足使用者更高一级的需求;同时提出生态化设计原则,采用适应地貌环境、适合农耕生产的建筑形式以及节能的建造技术,使住宅舒适、美观。通过现状调研,剖析当地民居建设的经验与不足,归纳山区乡村建筑生态化的特征,提出考虑地理适应性、建筑适合性和技术适宜性角度的建筑生态化营造方法,该方法可为其他相似地区生态民居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农村住宅建设缺乏"四节一环保"的观念,住宅能源浪费严重,推广农村住宅节能节地是能源节约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寒冷地区市郊住宅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总体规划、住宅体型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节地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实现农村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适度发展东西向住宅是推进住宅建设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寒冷地区东西向住宅的实践价值及设计规律,以为贯彻国家节能省地住宅产业策略提供思路.论文探讨了东西向住宅的节地可行性、气候适应性和市场适应性;结合对该类住宅发展演进的研究,指出东西向住宅已成为当今住宅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通过对住宅户型五种典型布局形式的总结,提出了寒冷地区东西向住宅的适应性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夏热冬冷地区住宅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节能施工技术,包括住宅墙体节能施工技术、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楼面节能施工技术、门窗节能施工技术和外遮阳技术等.并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为例,分析了建筑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住宅体系的思路,为绿色低碳住宅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苏北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能耗普遍较大问题,对该地区气候特征、建筑热环境、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体系的系统结构.通过热工测试取得了室内温度对比数值,对热源及室内外供热系统改造提出了改进设想,并制定了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总节能率达59%,用于节能改造的投入控制在现时同类建筑造价的9%以内,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寒冷地区农村组合式太阳房的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的实地考察,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住宅现状以及农民的生活习惯,提出适合该地区环境特点的一种低造价的被动式太阳房形式——"直接受益式+附加阳光间式"组合式太阳房.以吉林省农村住宅为例,计算该组合式太阳房与当地现有住宅在采暖期的采暖能耗.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该组合式太阳房的节能率为7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秸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秸秆制成的轻体保温砌块具有轻质、高强、保温性能好、吸水率低、抗冻融性能高、防火、防水、防虫鼠害及环保节能等特点,成本低廉,实现了北方寒冷地区单一墙体材料节能50%(240 mm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辽宁省辽西北农村住宅现状,从住宅的节能理念入手,对辽西北等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在材料的选取、构造做法以及构筑物举措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做法来改善农村住宅在能源节约方面存在的不足,降低能耗、减少农村住宅的建设成本,提高居住室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该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现状,从建筑朝向和平面布置、体形系数的控制和住宅外围护结构的技术等方面探讨该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双层复合保温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能耗现状和保温技术特点,并基于对目前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保温和节能目标的要求,提出了符合当代村镇住宅特征的屋顶上层与下层分设保温层的复合保温构造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及模式内涵,建立了该模式下的吊顶封闭空间热平衡数学模型,给出了不同保温层选材的厚度参考值.该模式的提出为我国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保温和节能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住房建设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克服主观和客观的影响,确保新农村住房建设的质量、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此,一要齐抓共管,因地制宜确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二要求真务实,分期分批建设新农村住房;三要更新理念,扎扎实实狠抓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四要淡化地域,以强带弱促进工程质量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锦州地区农村住宅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当地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深入了解农民生活,确切知道农民意愿,探求农村住宅形式,旨在使新农村住宅建设更好的适合本地区农民需求。  相似文献   

15.
Climate features in Northern China includes longcold spells in winter and short cool periods in summer.The rural houses here are traditionally made of a370mm or490mm brick wall and some other local ma-terial.In the last few years,though plan and exteriord…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能源消费正逐步由生物质能源向电力转变。因此, 从农村视角识别影响农村用电碳排放的潜在驱动因素, 是我国推进农村低碳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基于人口、富裕度和技术的随机影响回归模型(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 STIRPAT), 结合岭回归, 分析2005~2018年广东省农村用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城市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收入水平以及住房条件等因素都与广东省农村用电产生的碳排放呈正相关。其中,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广东省农村用电碳排放的最关键因素。此外, 农业经济发展与广东省农村用电碳排放也呈弱脱钩关系。最后, 针对如何减少广东省农村用电碳排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农村房屋是否可以买卖问题,法律定位模糊,相关的法律法规杂乱无章.实践中,法院审理农村房屋买卖案件的结果不同,使农民不能真正享有物权.通过立法对农村房屋能否买卖以及如何办理买卖手续等问题予以明确,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东北农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独特的乡土基因———火炕为基础,孕育了独特的"炕居"模式和"炕居"文化,"炕"集居住、交往、情感、采暖等功能与一身,对空间组织和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扶余县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对炕居模式的技术改造,创造适宜的居住模式,为吉林省新农村住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灾后永久性农村住宅设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索了地震灾区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永久性住宅设计问题.农村经济的独特性使得农村住宅不仅有居住职能,还肩负生产的功能,尤其是灾区地区,住宅的多功能性更加重要;因此,建筑设计应尽可能考虑农村的实际生活情况,在满足农户生活的条件下又使住宅成为经济复苏的载体,同时结合生态与绿色节能的手法,力求住宅的经济、实用和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