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着重研究《卡斯特桥市长》在西方评论界的接受历程,结合哈代研究的整体脉络,分析现实主义批评与社会文化视角、现代主义批评与人文关怀视角、悲剧传统和文化研究视角三种批评视角的不同解读路径,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周代丧葬礼仪对后世的丧葬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后世的丧葬仪式发生了删繁就简的变化,但是以汉族为主体、土葬为主要形式的周代丧葬礼仪中的丧服制度、用器制度、棺椁制度、昭穆制度等基本制度与原则依然在现代丧葬礼仪中留有痕迹,这些制度体现了古人"孝"和"灵魂"的观念,起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以来,绘画艺术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坚持写实风格的艺术家们在光影的运用中,更多地采用了转换古典绘画语言,赋予新的观念的方式。同时借用了现代摄影技术对绘画光影的处理进行了各种大胆的尝试,获得了崭新的带有强烈主观表达与意味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方各种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认为现代艺术给现代建筑探索者们提供了灵感和理论基础.从而推动现代建筑与现代艺术平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西学界,现代主义是一个并不新鲜然而却较难取得共识与定见的话题。创刊于1932年上海的《现代》杂志,在积极译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系统介绍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理论学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现代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借鉴的基础,推动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及生活和知识的态度,实质是对资本主义近现代工业文明以来盼现代主义思潮的反叛和矫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唯物主义,关注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西方经济与政治霸权,着眼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的批判。由于二者都关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关注、新意味。研究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王明杰 《饰》2004,(3):39-42
如果要谈后现代设计,不得不花较大的篇幅来阐述现代主义设计。一般认为,现代主义设计发起于20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建立的一所现代艺术学校——包豪斯。包豪斯存在的时间虽然短,但由于其锐意进取、大胆探索,而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包豪斯已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艾略特笔下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打破了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无限性特征,采取现代主义时空观,紧紧围绕主题实现了最大可能的抽象与延伸,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情歌,代之以主人公普鲁弗洛克戏剧性的独白与叙事,凸显了他的现代主义意识流,反映了他作为陷入情感危机和精神空虚的现代西方人的彷徨与无奈.诗歌中弥散着现代主义气息,也折射出现代主义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现代产品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风格之处主要体现在装饰形态的转换。就产品装饰而言,“无装饰的装饰”代表了现代主义装饰的特征。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的功用不仅体现为“装饰性”,还体现为“文化性”,本文尝试从造型、功能、材料和审美趣味等四个方面,阐述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无饰之美”。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代设计史中重要的设计运动之一,它是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设计运动的设计主旨、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性的探求这三方面入手,对形成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声进行了分析阐述,从而使我们更加准确的认识现代主义设计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1.
颜色政治学的存在是造成颜色化文学经典的根本原因。瞿秋白、茅盾和红色经典《子夜》在接受史上的互动,是中国左翼文学批评史的完美实践。它不仅丰富了瞿秋白作为革命政治家的文艺理论内涵,也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实践品格,更生成了中国艺术史上的特异现象——红色、艺术与经典之间无尽的纠结。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横光利一的文学理论作品《纯粹小说论》和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野间宏的文学理论作品《萨特论》都是在积极吸纳同时代西欧文学潮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对于文学创作方法和实践的独到思想,都为同时代的日本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探讨两者间的传承和发展关系,从文学理论发展变化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把文学作为文学活动来研究在今天已经形成共识,而文学批评也是文学活动之一种,但是在当今的文学史写作中,文学批评是缺席的。既然文学可以称之为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史准确地说,应该是文学活动史,而这其中应该有文学批评史的一席之地,所以应该把文学批评纳入到文学史写作中来。  相似文献   

14.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女权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因而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却没有任何激烈的政治运动相伴,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清代大学者,王国维非凡学术成就的根基就是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仅贯穿于他所从事的广阔的学术领域,更突出体现于他的文论研究著作中.虽然王国维的创新精神具有开创、转折时期矛盾性的特征,但在社会保守陈腐、个人生活充满不幸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也给当今学人在学术研究上以深深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英美“新批评”理论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之滥觞,这一理论流派注重从形式入手对文学作品进行内部批评。一般认为其理论建树局限于诗歌领域,而忽略其小说理论方面的积极探索。研究布鲁克斯和沃伦这两位新批评代表人物的有关论述,梳理出新批评的短篇小说理论,这一补阙工作不仅可以使人们对“新批评”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回归文学、切实掌握文本批评方法,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郑振铎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他的小说、戏曲藏书为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他的小说、戏曲批评理论研究拓宽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弗莱“原型批评”理论曾在西方轰动一时。运用比较方法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研究,一方面指出这一批评理论在西方文学解读理论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这一理论的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而这种价值和魅力只有经过读者的欣赏和评析才能显现。文学欣赏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来完成的,文学评论是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剖析、认识和评判。文学欣赏和评析密不可分的,赏中有析,析中有评。  相似文献   

20.
简论明清小说点评与英美新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点评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而新批评是20世纪前50年影响最大的批评理论。本文从理论基础、批评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明清点评和英美新批评的相通相近之处,以期促进中外文论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