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综述了纳米S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WPU)的背景和改性原理。目前纳米S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常用且较成熟的三种方法:溶胶-凝胶法、共混法以及原位接枝聚合法。对这三种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方法进行分类概括,阐述近年来在这三种方法中用纳米S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一般纳米粒子采用有机物质(如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加以处理。在纳米技术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中有两种方法效果明显:一种方法称为原位聚合法,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粒子加入到单体中,然后引发单体聚合,从而达到纳米改性聚合物目的,再由硅胶分解成纳米SiO2,将此工艺与聚酯多元醇合成工艺结合一起,即可制得纳米聚酯多元醇。用此纳米聚酯多元醇原料可制得高性能的纳米改性氨纶(包括干法和熔纺法)。  相似文献   

3.
一般纳米粒子采用有机物质(如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加以处理。在纳米技术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中有两种方法效果明显:一种方法称为原位聚合法,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粒子加入到单体中,然后引发单体聚合,从而达到纳米改性聚合物目的。再由硅胶分解成纳米SiO2,将此工艺与聚酯多元醇合成工艺结合一起,即可制得纳米聚酯多元醇。用此纳米聚酯多元醇原料可制得高性能的纳米改性氨纶(包括干法和熔纺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专利     
《工程塑料应用》2011,(6):102-103
<正>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纳米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主要由聚氨酯、纳米高岭土组成,先将纳米高岭土进行有机插层改性以获得层间距较大的有机改性纳米高岭土,然后采用本体-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聚氨酯-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制备水性聚氨酯(WPU)/纳米Si O2(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几种方法(如纳米Si O2表面改性法、溶胶-凝胶法和原位聚合法等),特别综述了采用化学接枝改性法制备纳米Si O2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共价键连接的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WPU/纳米Si O2杂化材料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聚氨酯微球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其特点,包括悬浮聚合法、反相悬浮聚合法、自乳化法、分散聚合法、SPG膜乳化法;并对乙烯基聚合物和有机刚性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微球和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粒子对聚氨酯改性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几种纳米粒子如凹凸棒土、纳米SiO2、碳纳米管、蒙脱土、纳米碳酸钙粒子对聚氨酯的改性现状,并提出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即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碳酸钙、蒙脱土、纳米碳纤维等对聚氨酯硬泡结构、性能的影响及改性机理,总结了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硬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以PBA(聚酯二元醇)、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DMPA(2,2-二羟甲基丙酸)和BDO(1,4-丁二醇)为原料,DBTD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TEA(三乙胺)为中和剂,乙二胺为扩链剂,水为介质,采用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纳米SiO_2(纳米二氧化硅)改性WPU(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_2能有效提高WPU胶膜的热稳定性,并且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的纳米SiO_2改性WPU胶粘剂之性能优于共混法;当w(纳米SiO_2)=2.0%、w(DMPA)=4.7%(均相对于预聚体质量而言)和R=n(—NCO)/n(—OH)=3.0时,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的纳米SiO_2改性WPU胶粘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0.
改性纳米SiO_2/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原位聚合或直接共混合成了由吐温-80改性的纳米SiO2与聚氨酯的复合乳液,并用粒度分析、UV-Vis和DSC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得的复合乳液涂膜的性能提升比直接共混明显,加入适量通过吐温-80改性的SiO2纳米粒子可以使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好,而且能够同时增加涂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耐候性.  相似文献   

11.
室温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的耐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PTMG)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采用三羟甲基丙烷脱水蓖麻油酸酯(TMPDCO)进行改性,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室温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研究了TMPDCO的含量、亲水基团含量、软段多元醇种类与相对分子质量、封端剂以及氮丙啶交联剂等对聚氨酯涂膜耐水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合成配方,获得了优良耐水性能的水性聚氨酯树脂。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类单体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丙烯酸类单体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归纳分类,主要介绍了对水性聚氨酯膜改性的接枝改性法及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改性的物理共混法、嵌段共聚法、核-壳乳液共聚法和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点以及改性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分子中引入了亲水基团,水性聚氨酯树脂在耐水性、耐溶剂性、透气透湿性、配伍性和干燥速度等方面表现较差,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如采用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改性、有机氟改性、植物油改性、环氧树脂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和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等,并讨论了辐射聚合、交联及固化等辐射技术在共聚物乳液制备上的研究及应用。最后对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设计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点以及改性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分子中引入了亲水基团,水性聚氨酯树脂在耐水性、耐溶剂性、透气透湿性、配伍性和干燥速度等方面表现较差,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如采用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改性、有机氟改性、植物油改性、环氧树脂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和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等,并讨论了辐射聚合、交联及固化等辐射技术在共聚物乳液制备上的研究及应用。最后对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设计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水性聚氨酯(WPU)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电气绝缘及国防等领域,但是由于WPU制备过程中会引入亲水基团,导致其耐水耐油性、耐化学品性、耐候性等不如人意,需对其进行改性。本文对WPU的最新改性方法,如有机硅改性、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纳米无机材料改性等进行了综述,并对WPU改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半结晶性线型高分子,具有耐热、抗酸碱、易成膜等特点,一直被作为成膜物质的优选材料。然而PVDF表面能低、有极强的疏水性,纯PVDF膜通量低,用于水相分离时易吸附蛋白质、胶体粒子等而导致膜孔堵塞,造成膜污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PVDF膜进行改性,以改善膜的抗污染能力。常用的改性方法有表面涂覆、物理共混、物理填充、表面化学接枝等,其中,共混是经济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方法,已成为改善膜性能、降低制膜成本的重要手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因其具有优异耐低温、高弹性和耐磨特性、丰富的结构-性能可设计性,在PVDF改性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综述了TPU改性PVDF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潘红霞  肖明宇  陈大俊 《化工进展》2006,25(9):1064-1068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物理共混、种子乳液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评述了聚氨酯的结构、聚丙烯酸酯、引发剂以及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无机纳米粒子和交联等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改性方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e nano-SiO2 is used to modify th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nd the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re studied in) prepared by the in-suit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the blending method. Th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I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rmal gravimetric (TG), transmittance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Dynamical Mechanical Analysis(DMA).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blending method, the in-suit polymerization has more advantages in that the nano-SiO2 is evenly dispersed in th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obviously in microphase separation and better in resistance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water.  相似文献   

19.
功能聚氨酯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提高聚氨酯材料生物相客性和生物稳定性的改性方法,如表面活性端基改性、表面接枝聚合、表面形成互穿网络、使用表面活性剂、与纳米无机材料共混,介绍了功能性聚氨酯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表明聚氨酯材料的功能化改性仍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改性芳香族聚醚聚氨酯水分散体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丙烯酸酯对聚氨酯进行改性是提高聚氨酯综合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预聚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综合性能良好的聚氨酯乳液。研究表明:聚合温度与时间影响聚氨酯粒子的形态与结构,丙烯酸酯的接枝改性使聚合物成膜后微区结晶现象减弱。控制合适的工艺条件制备得到耐水性及良好力学性能的改性聚氨酯乳液。该聚合物乳液可替代传统的溶剂型聚合物,应用于室内木材、塑料及金属的涂覆,环境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