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相异步电机弱磁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弱磁方法,探讨了传统1/ωr方法、考虑转矩电流分量改进型的1/ωr弱磁方法和基于电压控制策略的转矩最大化弱磁方案,并对比分析了三种弱磁策略的关键控制量的仿真波形,同时比较验证了弱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气系统,该系统采用高压磁饱和式可控变压器和大电流整流元件构成直流电源,采用SCR-D调速型式的电极自动调节器,该系统已用于DZH-0.2型真空自耗电弧炉的技术改造,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5.5 MW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WTGS)电气系统的过载能力,在建立弱磁控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基于弱磁控制的5.5 MW WTGS过载性能。根据当WTGS遇到阵风时,风机无法及时回桨导致风机超速过载的特性,本套电气系统采用了弱磁控制。利用弱磁控制可以及时调节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定子电流的优点,既提高输出功率和增加转速范围,又降低过载时过电压、过电流对WTGS电气系统的危害。通过某5.5 MW WTGS电气系统的过载试验,验证了在高速永磁类风机的过载性能方面弱磁控制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对转子侧换流器考虑了电网故障时定子磁链变化对有功、无功解耦的影响,并将反映电流耦合及定子磁链变化的附加量作为前馈分量加入电流指令值,对传统矢量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对网侧换流器,提出一种考虑直流环节两侧功率不平衡及电网电压突变的改进控制策略。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案对转子过电压、过电流及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效提高了双馈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5.
三次谐波电流闭锁式变压器过激磁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过激磁的原理、危害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异常升高的原因分析,找到了过激磁保护误动的原因。根据变压器过激磁时三次谐波电流的特点,将差动电流中三次谐波电流加入到过激磁保护逻辑程序中,起到谐波电流监测,闭锁过激磁保护的作用。为验证三次谐波电流闭锁式过激磁保护原理,采用专业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构建变压器过激磁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再利用MATLAB软件对仿真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保证了保护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以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积分表达式为依据,应用减反射膜的光学原理,对具有阳极氧化、SiO和SiO2三种减反射膜的AlxGa1-2As/GaAs太阳电池分别进行了反射光谱、短路电流、开路电压的实验测试。研究表明,阳极氧化膜、SiO膜具有良好的减反射性能,而SiO2膜的减反射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接地极入地暂态电流对变压器励磁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针对UHVDC入地电流暂态的计算方法,并搭建了受端地区直流偏磁仿真模型,计算了地表电位和偏磁电流在入地电流暂态过程中的响应,并分析了变压器的励磁特性。结果表明,暂态过程会显著增加10 km范围内的地表电位和偏磁电流,在UHVDC引起的变压器直流偏磁计算时应考虑入地电流暂态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静态转换开关是实现双电源供电场合下电源之间相互切换的一种有效措施,在中压静态转换开关带变压器负荷系统中,开关切换可能使变压器铁芯产生直流磁链分量,导致铁芯磁饱和,从而导致冲击电流。对此,首先分析了切换电源后直流磁链分量的构成,重点分析了两路电源相位差对直流磁链分量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磁链监测的消除直流磁链分量的切换策略,防止由于直流偏磁导致的变压器铁芯饱和,从而消除切换冲击电流;最终通过多种工况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提出的冲击电流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同步发电机通常采用非线性电阻灭磁方式,建立了非线性电阻(包括碳化硅和氧化锌)灭磁的Matlab仿真模型.其中考虑了空载特性的非线性和转子阻尼绕组的效应.通过对某水电站的667 MW水轮发电机进行灭磁仿真,最终得出了磁场电流、电压、d轴阻尼绕组电流的变化情况,以及非线性电阻等各部分吸收的磁能和灭磁时间,从而更真实直观地展示了非线性电阻灭磁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压直流接地电流场相关概念,主要阐述了接地、入地电流和跨步电压及其相关指标;指出在接地极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接地极周围土壤电阻率、相关接地参数的计算以及接地极型式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入地电流产生的电流场对变压器和系统交流电网的偏磁影响、接地极装置及地下金属管网的腐蚀以及对电气化铁路的电磁影响,并概述了相应的抑制措施,包括进行变压器及交流电网直流偏磁的治理,地下金属管网及接地装置腐蚀的防护,同时也探讨了共用接地极模式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建立大地二维乃至三维电场模型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考虑大地横、纵向差异,更精确地了解大地电性结构,进而准确地计算直流接地极周围地电流场分布,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建设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摘要: 溪洛渡—浙西±800 kV直流输电工程试运行期间,浙西换流站受端电网的很多变压器出现了直流偏磁问题,其同时发生地磁扰动(GMD)的地磁感应电流(GIC)直流偏磁的安全风险需要研究。针对溪洛渡—浙西±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电网,建立了浙西电网和金华换流站的GIC计算模型,运用节点导纳矩阵法计算了浙西电网GIC;根据溪洛渡—浙西直流输电试运行期间-500 A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测试数据,计算分析了GMD和接地极共同作用下浙西电网的偏磁电流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浙西电网安装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容量,不能满足消除GMD和接地极共同作用的需要,建议根据中科院和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事件的预报,避开有太阳剧烈活动的时间安排检修或调试,避免抑制装置发生过载的问题,保障浙西电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凤滩水力发电厂1号发电机转子过压保护投运近10a,氧化锌阀片泄漏电流有增大的趋势,其中个别已超标,且灭磁开关为双断口直流断路器,有合闸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在厂部的“十五”技改中,对1号发电机转子过压保护进行了更换。  相似文献   

13.
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1 100kV特高压输电工程,避免其可能造成的直流偏磁风险意义重大。为此,结合安徽电网规划情况,对接地极附近165km范围内的大地构造调研和现场实测反演得到等效的土壤模型,依据场路耦合理论建立安徽电网交流系统直流电流分布计算模型,计算各个变电站主变中性点电流,分析了直流偏磁对安徽省交流电网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换流站和特高压站变压器受直流偏磁的影响,针对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提出直流偏磁抑制措施,制定治理原则,进一步探究综合治理方案,从而使治理效果、治理经济性达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电网调峰新技术策略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常规调峰机性能的分析,根据上前国外最大容量储能技术-超导磁储能技术发展及最新研究状况,提出在我国发展SEMS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种理论设计  相似文献   

15.
双馈变速恒频风电系统矢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强  潘建  孟丽 《节能》2003,(11):37-39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成为并网风电机组发展的趋势 ,采用双馈发电机实现的变速恒频变频器容量小 ,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针对双馈发电机数学模型 ,运用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规则 ,实现转子电流与磁链的解耦 ,达到控制定子侧恒频恒压输出的目的 ,并简要介绍了控制部分的数字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参数,考虑光电压V和耗尽区宽度W的变化对光电流JL的影响,较严格地计算了CdS/CdTe和CdS/Cu2S两种异质结单晶薄膜太阳电池的光优特性曲线。然后在J^ⅠSC=J^ⅡSC的条件下,以由上述两种异质结构成的二重结太阳电池的CdTe,Cu2S厚度进行匹配,计算各种组合下二重结太阳电光伏特性曲线。理论证明最佳匹配厚度Hmax约为9.06μm,最大短路电流、开路电压、转移效率分别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分析了机械驱动式、液压驱动式、硅油离合器式和磁/电流变离合器式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指出智能化的驱动及控制方式将有效改善工程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环保噪声等性能,这也是冷却风扇驱动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使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电流幅值很大,增加了电机铜耗。通过分析不同磁链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磁链与转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变磁链的直接转矩控制改进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四相开关磁阻电机模糊自适应控制的直接转矩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快,能有效减小定子电流幅值,抑制转矩脉动。针对电机起动过程中电流脉冲大的问题,在改进方法中加入电流控制模块,可明显降低起动时电流的幅值,提高电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电压跌落和恢复过程定转子磁链的表达式,并利用空间矢量图分析了磁链的变化规律。当故障持续时间较短,且电压恢复时刻为半工频周期的奇数倍时,电压恢复时的过电流较电压跌落时更为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对Crowbar电路的结构及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改进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蒋说东  刘军 《太阳能学报》2014,35(8):1319-1326
针对目前感应电机无源性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无源化方法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方案。该方案从功率控制的角度考虑,设计新的状态期望值计算方法。根据定子端有、无功功率目标值直接计算出定子电流的期望值,从而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然后结合定子电压方程计算出转子电流参考值。此计算方法无需给定定子磁链,从而可避免给定定子磁链不准确而引起定、转子电流及定子磁链跟踪误差的问题;设计定子电流反馈控制器,不仅可改善系统的无源性,且可提高定子电流和定子磁链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