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我国热力系统保温技术比较落后,又得不到足够重视,浪费能源现象十分严重。热源(锅炉)、热输送系统(热力管道)和热用户(用热设备等)统称热力系统。其中热力管网散热损失一般占供热总量的10%左右。据调查全国该项节能潜力约340万吨标煤。厦门市热力系统同样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一、厦门市热力系统现状。三年来,厦门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对本市主要热力系统进行监测,发现三分之一的锅炉表面散热超标;35%左右热力管道保温不合格;95%以上的蒸汽阀门、法兰裸露。如果对上述设备管道进行有效的保温,全市一年…  相似文献   

2.
<正> 热力管道保温,主要是指输送热水、蒸汽的管道保温工程。辽宁省是全国耗能的大户,热力管道数不胜数,所以减少热力管道散热损失、提高热效率、节约保温投资潜力很大。仅以抚顺某厂一条φ100—φ500毫米、压力为10公斤/厘米~2、长25000米管线为例,由于保温工程质量欠佳,管理不善,全部热损失每小时竟达23×10~6千卡,相当于10公斤/厘米~2、300℃新蒸汽32.1吨/时的热量。该厂每年用于管道的维修费就高达200万元。因此,加强热力管  相似文献   

3.
使用优良的保温及外护材料是提高热力系统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据报道,我国热力管网散热损失超过10%,而发达国家在5%以下。近几年来,国内保温材料发展较快,如岩棉、矿渣棉、微孔硅酸钙、聚氯酯泡沫塑料等,其性能已接近或超过国际水平,但保温层的外护材料比较落后,影响了保温的效果。近两年发展起来的铝—玻璃钢复合材料(AFC)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保温外护层的更新换代产品,在热力管网的建设和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铝—玻璃钢外护材料是由聚酯、铝箔、纸、  相似文献   

4.
一、阀门保温的意义国家标准GB4272—84《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的规定:“阀门、法兰及其附件表面温度高于50℃的都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如不保温,必将增加散热损失,并使热力管道的输送效率降低。经测试,一只不保温的Dg150的阀门,蒸汽温度300℃时,一年的热损失相当于4吨多标煤;而一只Dg500的不保温阀门,当蒸汽温度200℃时,一年将损失12  相似文献   

5.
南京炼油厂热力管网总长39.9km,输送介质为蒸汽,压力分1MPa和3.5MPa作为32套生产装置驱动蒸汽透平及生产用汽,年耗汽量达1.3Mt,年耗燃料油97.5kt,是用能的特大用户。管道保温质量不符合标准,直接影响蒸汽的有效能的使用。以往蒸汽管网的保温以水泥石制品为主,防雨层以水泥加硅藻土抹面。表面普遍开裂,经测试管道的散热损失超过国标的1.12~2.5倍,总计热损相当于5300t燃油。 1987年对蒸汽管网进行改造,经过普查、测试、论证、方案制定、选定保温材质实  相似文献   

6.
介绍热力管道传统保温方法存在的缺陷,通过对管道外保护层设计方法的改良以及管道结构的改变,从而减少管道热力输送过程中的散热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 一、概述现代工业生产和民用建筑设施,由于保温保冷不好,造成了大量的热量散失。例如某家工厂,500台热设备和38平方米热力管网保温不好,造成的热损失,相当于每年损失18000吨原油。  相似文献   

8.
基于常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常规系统),提出了带有MC的八级和十级MC回热系统。文中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的设计参数为依据,使用Ebsilon软件建立热力系统模型,并采用枚举法和遗传算法分别对再热压力和加热器焓升分配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MC后,最佳再热压力分别为12 MPa、3.2 MPa和12.5 MPa、3.5 MPa,低于常规系统。优化后十级MC系统循环效率最高,为49.201%;高压缸中压缸损提高,在MC机组参数的选取时应综合考虑收益和损失。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典型长期在役热力蒸汽管道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和保温结构进行实地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建模,探究两种不同因素对热力蒸汽管道保温性能的影响机制。其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通过现场采样并利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进行实验测量,保温结构参数以结构偏心率和底部镂空夹层厚度为关键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验测量的管道散热损失能够很好吻合,其保温性能恶化系数分别为1.65和1.64。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所选取热力管道,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偏心和镂空结构对保温性能恶化所占比重分别为67.7%,13.8%和18.5%。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介绍了东北地区重型行业热力管网保温现状,并用传热公式和单位热损失指标两种方法计算了管网的散热损失。对建筑物供暖采用单位供暖,有效热指标和工业卫生标准规定的通风换气系数测试室内外温差计算采暖有效热的方法。计算出热网、建筑物采暖热效率。对各厂目前供热系统进行测试。并比较了各种系统的优缺点。指示集中供热优于分散供热。热水采暖比蒸汽采暖节约能源等等。给机械工厂热力管网及采暖节能提供了一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热力管加热桥面融雪化冰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赤石大桥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建立了其热力融冰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热力管间距为100、150和200mm三种情况下融冰系统的热量传递过程和桥面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主桥向底面传递的热损失基本可以忽略,而引桥的热损失较大;在热力管层铺设2mm厚度的隔热材料,引桥向下传递的热量损失减少5%左右;从向桥面传递的热量来看,100mm间距融冰系统的融冰能力要远大于200mm间距融冰系统;在340.00 W/m2的融冰负荷情况下,当热力管外表面工作温度为25.00℃时,100mm间距敷设的热力管融冰系统,能使桥面平均温度在2.50℃以上,并且桥面温度场较为均匀,能有效融冰。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蒸汽是许多工业生产操作(如加热、干燥、蒸发、蒸馏、清洗、溶化等)的必需能源,减少蒸汽在输送过程中的热能损失是节能的关键。据国家计委统计,全国的炉体和管道由于保温不善,一年的热损失折合原煤达3000万吨左右,所以,在目前能源紧张的形势下,强化热网管道的保温技  相似文献   

13.
绝热保温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热力管网的散热损失,约占供热系统煤耗的7.6%。用热设备的制作和安装大多是比较复杂的,而对供热系统的绝热保温,相对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但是这轻而易举的工作却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致使大量能源白白被浪费  相似文献   

14.
南京炼油厂热力管网总长39.9km,输送介质为蒸汽、压力分1MPa 和3.5MPa 作为32套生产装置驱动蒸汽透平及生产用汽,年耗汽量达1.8Mt,年耗燃料油97.5kt,是用能的特大用户。管道保温质量不符合标准,直接影响蒸汽的有效能的使用。以往蒸汽管网的保温以水泥(石至)石制品为主,防雨层以水泥加硅藻土抹面,表面普遍开  相似文献   

15.
我厂供热管路保温一直沿用泡沫保温瓦、膨胀珍珠岩、岩棉等保温材料,热力管网热损失大,即满足不了生产工艺要求,又使供热成本增加,综合能耗上升,影响了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经多方调查,我们选用了一种新型无机微孔、轻质、高效、低耗、节能型复合硅酸盐系列保温涂料。...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抽汽背压式汽轮机(BEST)系统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蒸汽机组参数的选取,基于某电厂二期2×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扩建项目,建立1 000 MW超超临界高效二次再热蒸汽机组的设计计算,使用EBSILON软件建立完整的热力系统模型,得出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压力和锅炉效率等参数对BEST系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2级回热的BEST系统来说提高主蒸汽的温度比提高主蒸汽的压力更能提高系统的发电热效率;BEST系统最佳工况点的再热蒸汽压力是15.028 MPa/4.079 MPa;锅炉效率变化范围在85%~95%时,随着锅炉效率变化1%,系统发电热效率随之变化0.51%。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管道保温技术中,强化保温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有效节能措施。目前,我国三北地区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很快,热网系统愈来愈火。热网在输送热介质的过程中,由于其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因而将有一部分热量通过表面散失,采用强化保温的方法可以减少散热损失。据估算,目前全国每年消耗在供热上的燃料约两亿吨标准煤,热网管道散热损失约占总能耗的10%,因此合理的保温是当前节能措施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 4272)中规定,为减少保温结构散热损失的保温层厚度应按“经济厚度”的方法计算。而按《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87 R411-1)的经济厚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时,只考虑保温层本身热阻,未考虑保护层的热阻,有一定误差。而若设备器壁不采用金属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企业对热力管道的保温比较重视,但对阀门、法兰盘,因其形状复杂,保温困难,只能裸露在外,任其长期损失热量。虽然在一条蒸汽管道上阀门、法兰的表面积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其热损失却也不可低估。为了减少阀门、法兰的热损失,节约能源,我厂确定,对阀门选用硅酸铝耐火纤维作保温材料保温,外罩玻璃钢罩壳保护。这种方式虽然说不上新颖,但比较可靠,能防风雨,易于装卸,较耐用,保温效果也较好。现将保温效果作一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
蒸汽阀门的保温是工业热力系统保温过程中经常忽略的细节,本文主要通过热力学量化计算的方式分析一只蒸汽阀门(横置)在不做任何保温处理的情况下损失的热能,从而更直观地反映出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经常忽略的节能细节,希望能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