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根据两相流动换热理论,提出了一个板式换热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分布参数法求解各控制方程,得出了制冷剂的温度、压力、气液相速度以及冷冻水温度、压力沿通道方向上的分布情况.此模型可用于分析换热器的整体性能,为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制冷系统的匹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风速分布不均匀性对空气源热泵风侧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50kw空气源热泵V形风侧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该换热器来流风速分布不均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风速的不均匀分布对换热性能影响很大,当风速最大偏差超过50%时,换热量降低11.33%;2)风速分布不均匀也是造成制冷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导致各回路制冷剂出口过热度存在差异,各支路出口过热度相差越大,换热器换热性能越低;3)在风速最大偏差条件下,随着平均风速的增大,换热器换热性能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3.
平行流换热器中热流体分布均匀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百叶窗式翅片、多流程和多管并列的独特结构,平行流换热器会产生两侧流体分布的问题,尤其是有相变的制冷剂流量在多个平行扁管中分配的均匀性变得异常重要,是影响换热器性能的关键,同时现有相关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改进结构以促进制冷剂、空气更加低耗高效的换热是现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这里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空气气流分布和单相、两相制冷剂流量在集管中分配的均匀性受工况、结构和流体流动特性影响很大,同时换热器传热是制冷剂和空气相互耦合的结果,任一流体分布不均都会导致部分管段低效甚至失效进而使换热器整体性能衰减。  相似文献   

4.
以工业广泛使用的板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模拟了人字型波纹板片组成的冷热双流体通道的流动和换热,分析了板式换热器流道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研究了波纹板片的几何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以传热过程中产生的火积耗散为目标函数,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NLPQL)对波纹板片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传热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采用R410A制冷剂的Ф7mm铜管换热器与Ф5mm铜管换热器的性能与成本。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测试工况和迎风尺寸下,Ф5mm铜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比Ф7mm铜管换热器的好,可以节约大量铜材和铝材,且制冷剂充注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空调室外换热器通常使用流路数目均一的流路,使空调器无法在不同的制冷剂流动特性下均具有最佳的换热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室外换热器的分布式流路方案,以提升空调器的全年换热性能。首先根据制冷剂在换热器内的沿程流动特性提出流路数目随制冷剂干度增大而增大的分布式流路方案;然后通过换热器仿真软件分析分布式流路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分布式流路对空调器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与采用固定流路的空调室外换热器相比,采用分布式流路的空调系统的全年性能系数APF提高了1. 8%~5. 8%;室外换热器的额定制热量、低温制热量、超低温制热量分别约提高了4. 3%、7. 5%、5. 9%。  相似文献   

7.
蜂窝板换热器内部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蜂窝板换热器湍流流动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蜂窝板换热器的三维流动传热过程;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通道内流动阻力和换热性能及其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相同当量直径的平行平板通道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蜂窝板换热器在换热系数提高的同时流动阻力也增大了,在雷诺数Re=3000~15000的范围内,其传热努塞尔数比平行平板增大了0.93~2.12倍,阻力系数增大了2.24~2.35倍。最后从场协同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蜂窝板强化传热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热冷混合波纹板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搭建实验测试平台,提出用总压降、换热效能、传热量与消耗泵功比值和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四个性能指标,评价实验测试的板式换热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板式换热器都发生总压降随质量流量提高而增大。随着波纹倾角的增大,总压降也随之提高。当质量流量保持恒定时,大波纹倾角换热器达到最大效能状态,小波纹倾角时换热效能最低。当波纹倾角增大后,获得更高的换热效能。60°换热器表现出最高的温差利用效率。提高质量流量,板式换热器Q/N比值发生减小,形成更平缓曲线。混合型换热器获得比其他单一纹倾角更高的Q/N比值。随着波纹倾角的增大,不均匀系数速率也更快。对同一板式换热器进行测试发现,当质量流量增加时,不均匀系数也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蜂窝板换热器湍流流动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蜂窝板换热器的三维流动传热过程;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通道内流动阻力和换热性能及其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相同当量直径的平行平板通道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蜂窝板换热器在换热系数提高的同时流动阻力也增大了,在雷诺数Re=3000~15000的范围内,其传热努塞尔数比平行平板增大了0.93~2.12倍,阻力系数增大了2.24~2.35倍.最后从场协同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蜂窝板强化传热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氨制冷剂存在可燃性和毒性,因此减少其在制冷系统中的充注量极为重要。小管径换热管通常可以提供更高的表面传热系数,这可以作为提升换热器紧凑性同时减少系统中充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搭建了氨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及压降测试实验装置,测试了氨制冷剂在4 mm水平光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及压降,并分析了干度、质量流速及热流密度对换热及压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着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越高,流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越大。此外,氨制冷剂在管内的两相摩擦压降也随着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固定干度下,质量流速的升高导致压降增大。  相似文献   

11.
李若兰  丁杰  霍正齐 《制冷》2013,(3):76-81
本文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节能元件-换热管的强化传热技术,指出传热技术发展新途径。简述典型强化换热管的构造、性能,分析换热管强化传热机理。  相似文献   

12.
隔热室体传热系数和蓄热系数的非稳态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青  王珂 《计量学报》1997,18(1):38-41
本文依据传热的基本原理,建立分析隔温室体传热系数的热系数的非稳态(长温、降温)理论,利用数学处理,提出了准确实用的试验测量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壤源热泵系统热平衡失调现象,提供系统类型和系统实际使用情况下冷热平衡的分析方法,验证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土壤源热泵系统常年稳定、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效度-传热单元数(ε-NTU)法,建立了中温热管换热器的离散型数学模型。研究了中温热管换热器冷侧和热侧的传热特性。建立了单根热管的传热模型来修正计算热管热阻时所产生的温度误差,分析了单根热管的传热过程对整个换热器换热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安全衔接热管不同温度区域内的每排热管和强化中温热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以及中温热管换热器的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木质热处理库热分布测试的必要性及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通过对库内温度做热分布测试来作为木心温度安放位置的依据;将传感器经航空插与电缆线相连接来克服传感器引线不够长带来的问题;采用无线测温装置来实现实时温度传送与数据记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调排风的空气源热泵的节能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空调系统的排风热和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参数,并比较了空气源热泵在以空调系统排风和室外空气为低温热源时的性能参数,得出了在以空调系统排风为低温热源时能较大的改善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参数.最后分析了以空调系统排风为低温热源时空气源热泵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低温工况下制热能力衰减问题,通过换热器设计优化,研发出基于喷射补气的余热回收型热泵空调系统,并进行了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准二级压缩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制热性能.在环境温度为-20℃,车内温度为20℃,余热量为1.8 kW的制热工况下,相比于无余热回收工况,系统制...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方法是便于计算机模拟复杂结构换热器特性的有效方法。减少轴向导热量是提高换热器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填料间壁式换热器的热网络模型为基础 ̄[1],定量地分析了轴向导热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轴向导热对换热器性能影响最为严重的部位;为设计和制造高效率的填料间壁式换热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Zuev  P. I. 《Measurement Techniques》2003,46(2):198-204
Commercial heat energy metering is considered, particularly the details of Russian water-based heat supply systems, with emphasis on minimizing the metering costs.  相似文献   

20.
在福州地区以天然能源为热泵冷热源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夏热冬暖地区城市-福州的气候、水文条件为基础,结合一住宅全年空调负荷的DOE-2.1模拟结果,分析在福州采用天然能源作为热泵的冷热源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1)全年绝大部分时间内适合利用空气作为冷、热源;(2)闽江、内河周边的用户适合采用水源热泵;(3)温泉聚集地区不适合采用地下水和岩土作为冷源;(4)夏季适合联合使用岩土和辅助散热装置作冷源,冬季只使用岩土作热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