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v6是下一代Internet的核心协议,IPv4被IPv6所替代是必然趋势,但是这两种网络会有一段很长的共存的时间。文章介绍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和技术,以及校园网部署IPv6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诚  王春峰  刘敏 《电信科学》2004,20(10):45-49
目前,IPv6及相关协议已经相对成熟.然而,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和互通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直接影响了IPv6的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的各种互通与过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转换与互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穿透NAT实现IPv6终端互连的隧道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所有常见的NAT类型,无需特殊的IPv6地址前缀,可以向用户提供固定的IPv6地址.另外,针对IPv6网络和IPv4网络间的信息交互的不断增加,而基于通用处理器的IPv4/IPv6转换网关很难满足性能需求的现状,基于专用网络处理器平台研发了高性能的IPv4/IPv6转换网关,在IPv4与IPv6网络间实现了高性能的地址和协议转换,为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平滑升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IPv6是下一代Internet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终将被IPv6所取代。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建设IPv6网络应用。本文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和必要性,并结合高校校园网络IPv6的现状以及演变过程,提出了IPv6校园网部署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下一代Internet协议—IPv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IPv4升级的原因和IPv6的改进之外,讨论IPv4过渡到IPv6的几种方案并介绍IPv6相关产品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IPv4/IPv6过渡技术和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主要技术,并针对我国IPv6发展情况对网络过渡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IPv4与IPv6技术相结合高校校园网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锋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8):82-84,88
针对各大高校新、旧校区校园网络出现的问题,提出新校区采用IPv6网络技术,旧校区采用IPv4网络技术.两个网络之间的连接采用双栈IPv4/IPv6过渡技术,所有校园网三层设备均为IPv4/IPv6双栈设备,既运行IPv4路由协议,也运行IPv6路由协议.通过对域名系统DNS的查询可知,双协议栈主机中目的主机采用的是哪一种地址.对于双栈终端,IPv4网关和IPv6网关均部署在汇聚三层交换机上.在此提出的方法投资小,资源浪费少,运行切实可行,开发周期短,对于高校节约成本办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ETF提出的从IPv4向IPv6平稳过渡的多种机制分属双栈、翻译器和隧道等三个类型。在分别介绍了三类过渡机制之后,还讨论了影响过渡的其他因素,包括用户对IPv6的需求、网络升级的成本、新型设备的提供能力以及面临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炙手可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IPv4地址资源耗尽,为承载和传送网络从IPv4向IPv6过渡升级提供了契机。产业界各方正摩拳擦掌,为IPv6的规模商用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9.
IPv4到IPv6过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IPv4的局限性和IPv6的优势入手,提出了IP协议从IPv4过渡到IPv6将成为历史的必然,重点研究了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及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必经之路,IPv4与IPv6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共存期。如何实现IPv4与IPv6共存期的应用互访和平滑演进是实现IPv4向IPv6成功过渡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共存期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并着重介绍了协议翻译技术、隧道类技术以及地址复用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赵慧玲  陈运清  孙琼  王茜 《电信科学》2010,26(8):119-123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必经之路,IPv4与IPv6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共存期。然而,由于IPv4和IPv6的协议不兼容,导致IPv4向IPv6过渡时出现不同协议类型无法直接访问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实现IPv4与IPv6共存期的应用互访和平滑演进是实现IPv4向IPv6成功过渡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共存期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介绍了常见的过渡技术,并分析了不同过渡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与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宄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及过程,介绍了IPv6与IPv4互通技术出现的背景,以及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基本技术,分析了过渡期同IPv6“小岛”间以及IPv6“小岛”与IPv4“海洋”间的互通关系及解决方案,阐述了IPv4向IPv6分阶段过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IPv6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整个网络从IPv4过渡到IPv6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两种网络将在今后长期共存.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也将面临这种情况,所以研究基于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文中主要研究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并分析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地址/协议翻译技术这三种常用的过渡机制.结合目前校园网建设的现状,阐述了IPv6过渡技术在校园网改造的不同时期的应用现状,并提出过渡策略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IPv4/IPv6协议过渡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网络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使这一过渡尽可能地平滑,人们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几种主流的过渡机制,并就一个基于隧道代理的过渡方案给出其具体实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该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对现有IPv4网络向IPv6的升级,并保证了IPv6网络与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5.
由于IPv4地址的短缺,未来网络将向下一代IPv6网络过渡,并且由于IPv4与IPv6的差异,使得这两个网络之间无法互相通信。为在过渡期间,用户能够同时享受IPv4与IPv6两个网络的服务,运营商必须使用IPv4/IPv6网络过渡技术,以达到平滑过渡的目的。文章讨论在教育网中如何通过IPv4/IPv6协议转换技术使IDC机房从IPv4网络平滑过渡到IPv6网络的一个通信场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目前广电网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IPv4向IPv6过渡的目标、指导原则,在标准体系建立、网络升级以及业务迁移三个角度进行策略研究,为政府部门在IPv6规划过程中提供一定技术参考,为IPv6化后各地广电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做好技术铺垫。  相似文献   

17.
IPv6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协议,用来克服现有标准IPv4在可扩展性和服务方面的不足。介绍了NAT技术,探讨了IPv4/IPv6过渡中的地址转换机制,同时也指出NAT技术在IPv4向IPv6过渡中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IPv4向IPv6的过渡原则与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现网业务支撑系统的系统功能和业务处理流程,从功能改造、接口改造等几个方面给出业务支撑系统面向IPv6升级改造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4over6:基于非显式隧道的IPv4 跨越IPv6互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平  李星  崔勇  徐恪  王晓峰 《电子学报》2006,34(3):454-458
IPv6骨干网正在逐步建成并走向实用,纯IPv6的骨干网(如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已经出现,而已有的大量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仍存在于IPv4网络中,因此出现了大规模复杂IPv4网络通过IPv6骨干网互联的需求,然而目前没有满足这种需求的过渡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联过渡机制框架,对4over6过渡机制框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原型系统实现,对4over6机制框架进行了原理和功能验证测试.为减小路由开销,提出了ISP独立部署方案,增强了4over6机制框架的可实施性.4over6过渡机制框架具备对网络和端系统透明性、轻型和可自适应动态选路特性,网络管理维护负担小,可适应于大规模、复杂的网络互联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网络过渡时期IPv4和IPv6技术将长时间保持共存,但最终将过渡到IPv6。如何渐进地、无伤害地由IPv4过渡到IPv6是当前Internet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介绍了现有各种基于MPLS的IPv4向IPv6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