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暴艳峰 《甘肃冶金》2009,31(4):116-117
粘结性及结焦性是煤的两个重要的加工工艺指标,在炼焦工艺中是指导炼焦配煤的两个主要参数,本文指出了酒钢应用这两个指标的不足以及应用镜质组反射率测定仪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攀钢炼焦配煤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桂茹  邹力 《攀钢技术》2000,23(4):10-15
分析了攀钢可用的炼焦煤的来源,以及各单种煤的结焦性与它们对焦性与它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进行了配煤炼焦试验,对攀钢今后优化配煤结构,建立和完善配煤体系,稳定煤源和选择新的用煤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3种强粘结性炼焦煤粘结小颗粒惰性物质和大颗粒惰性物质能力的强弱,得出:当惰性物质的粒度小于0.4 mm时,较低变质程度的气肥煤和肥煤对其粘结性略强于较高变质程度的焦煤,而当惰性物质的粒度大于0.4 mm时,较高变质程度的焦煤对其粘结性明显优于较低变质程度的气肥煤和肥煤气肥煤和肥煤,且随着惰性物质粒度的增大,焦煤粘结性的优势更加突出。从而揭示出国内常用评价炼焦煤粘结性的指标——粘结指数G值在评价气肥煤和肥煤粘结性特征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叶付亮 《山东冶金》2010,32(6):14-15,18
民生煤化针对炼焦用煤矿点多、煤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各矿点煤种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测量分析和综合评价,采取了按需采购、分类存放、质量通报等稳定用煤质量的优化管理措施,满足了煤焦质量需求,达到了降低生产用煤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类气煤、气煤、瘦煤、贫瘦煤等弱粘结性炼焦煤进行煤质分析及配用研究,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孙彬  项茹  宋子逵 《武钢技术》2011,49(6):11-13
对印尼、蒙古、美国等国炼焦煤质量的工业指标、工艺指标、煤岩指标、单种煤焦炭显微结构进行研究,提出采购部门在引进新增炼焦煤资源时,不能仅依据国内常用工业指标和煤岩指标,还得根据流变性、膨胀性及其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等多方面来判定煤质,从而确定合理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7.
稳定配煤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来煤以及煤场现状的分析,指出济钢焦化厂在备煤工序上存在煤质难以判断、煤场容量小易导致混煤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煤岩分析仪判断来煤混煤情况和指导煤种堆放、建立煤场操作大票制度、利用20kg试验焦炉确定煤种结焦性等稳定配煤质量的措施.实施后,焦炭质量稳定,抗碎强度(M40)提高1.3%,耐磨强度(M10)改善0.47%,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印尼途琥炼焦煤的应用存在的分岐及认识盲区,利用鞍钢建立的炼焦煤评价体系对途琥煤进行煤质评价,并与鞍钢目前相近煤种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印尼途琥煤属于品质较好的1/3焦煤,具有较好黏结性和结焦性指标、较宽的塑性温度范围,显微结构特征显示其属于单一煤层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为1.037,途琥煤灰中碱酸比较大、碱金属含量较高。在全面、准确掌握途琥煤煤质特性的基础上,建议将途琥煤与其他煤种配合使用,并给出了应用煤岩方案进行配煤的具体实例,为鞍钢海外发展进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煤的黏结性及炼焦煤中镜质组的荧光特性。总结了炼焦煤中镜质组荧光的产生机理以及荧光特性参数与其黏结性、结焦性的关系。为完善炼焦煤的黏结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指导,同时对配煤炼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济钢焦化厂来煤以及煤场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在备煤工序上存在的煤质难以判断、煤场容量小易导致混煤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煤岩分析仪判断来煤混煤情况和指导煤种堆放、建立煤场操作大票制度、利用20kg试验焦炉确定煤种结焦性等稳定配煤质量的途径,实施后,焦炭抗碎强度(M40)提高1.3%,耐磨强度(M10)改善0.47%,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煤质的工业分析、岩相分析、20 kg小焦炉试验和工业实验,对澳大利亚进口炼焦煤峰景北和博池进行研究和试验。通过研究和试验表明,两种煤均为灰分、硫分偏低且质量稳定的炼焦煤,配煤炼焦中有利于提高焦炭质量,满足高炉的开炉和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梅钢公司炼焦用煤资源的地区分布特征及用量分布特点,重点评价了不同地区肥煤和焦煤的质量特点及灰硫特征,单独分析了平焦焦煤的质量特点,并针对生产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配煤炼焦的意义和在配煤炼焦技术中单种煤的结焦特性。对炼焦煤的煤质评定、配煤方法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黏结性和结焦性是评价炼焦煤工艺性质的主要指标。本文评述了国内外表征炼焦煤黏结性和结焦性的几种主要方法,包括黏结指数、胶质层指数、基氏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等研究进展,指出黏结指数、基氏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检测方法采用均相加热温度场,对炼焦煤的单向受热、层层结焦的成焦过程模拟性较差。虽然胶质层指数模拟了这一过程,但设备的自动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黏结指数只反映炼焦煤本身的性质,与焦炭质量几乎没有相关性;而胶质层最大厚度、基氏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等只能从某个侧面反映炼焦煤的结焦性,如何开发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可同时从胶质体的黏结能力、数量、质量和膨胀性等方面共同表征炼焦煤黏结性和结焦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煤的热解结焦过程包含了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对该过程的研究是探索不同炼焦煤结焦机制以及煤质评价与表征方法的必要途径。通过测量炼焦煤结焦过程中固定区间的温度变化,计算了16种炼焦煤在结焦过程中的有效热扩散率曲线,并对不同结焦阶段的曲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炼焦煤有效热扩散率曲线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热塑阶段的“V”特征,以及半焦阶段的热扩散率范围。有效热扩散率曲线热塑阶段的“V”特征与传统的煤热塑性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半焦阶段有效热扩散率均值(TDMS)主要受该阶段焦炭的多孔体结构致密性(SDI)以及光学组织指数(OTI)的综合影响,SDI越高,OTI越高,则TDMS越低。  相似文献   

16.
赵金龙  申海根  曹祎  李建国 《河南冶金》2004,12(6):16-17,46
以安钢焦化厂进厂精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全分析中Y—G回归方程。统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挥发份段Y—G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并对日常分析进行监控,分析结果与预测相吻合,有效地防止了异常数据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魏缘 《山西冶金》2021,44(1):148-149,174
煤炭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能源,其各组分检验的准确性对煤矿企业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具有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煤质检验过程中水分、灰分、硫分等关键指标所存在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为降低检验工作中的误差、提高数据准确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侯兴  金宏钧 《炼铁》1996,15(3):55-56
由于烧结矿生产能力不足、生产和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工艺不完善,新钢生铁高炉熟料比长期低于60%,烧结矿品位长期在47%~50%徘徊。要使高炉增铁节焦,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处理好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作者通过回归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