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进戈 《机械》2000,27(Z1):120-121
在对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齿间载荷分配及接触线上载荷分布的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对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这一新型传动的润滑状态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八、齿面中点参考锥面几何参数计算动力锥蜗杆传动,以锥蜗杆齿面中点M为计算点进行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和啮合效率计算。引入相切于齿面中点M的参考锥面可以使上述各项计算简化,其几何参数计算公式见表7。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润滑状态,在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理论研究和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牛顿流体线接触等温状态下的最小油膜厚度公式,基于此建立传动副润滑状态计算模型,得出了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在一个啮合周期内膜厚比时域分布规律,最后分析了喉径系数、滚柱半径、中心距和润滑油动力黏度对滚柱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润滑状态的影响。算例表明,该传动副在整个传动周期内以部分弹流润滑为主;增大喉径系数、中心距和润滑油动力黏度,减小滚柱半径,能够有效改善传动副的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修改得到了一种新型蜗杆传动——并列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根据单滚子包络蜗杆传动原理以及空间齿轮啮合理论,构建了并列倾斜式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基础数学模型;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推导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基本特性参数——诱导法曲率、润滑角、自转角以及啮合方程、齿面方程等;根据得到的基本特性参数,分析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啮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关键参数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接触与润滑性能的影响,构建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啮合方程构建了该传动的润滑角与诱导法曲率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心距、传动比、蜗轮偏转角、滚子半径等关键参数对蜗杆传动润滑与接触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得知,在这些关键参数中,蜗轮偏转角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接触性能与润滑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建议蜗轮偏转角取值在0°~40°为最佳。选取了相应参数进行三维建模,验证了分析参数的有效性。该研究为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种由环面(或圆柱)蜗轮蜗杆副和锥蜗杆传动(或端面蜗轮蜗杆传动)复合而成的新型行星传动机构被提了出来。这是一种空间行星蜗杆传动装置,由中心蜗杆、若干行星轮组、行星架以及锥蜗轮或端面蜗轮组成。新型传动形式复合了空间行星传动和锥蜗杆传动副的一定优势,使这种传动装置具有同轴输入输出、结构紧凑、传动比范围大、传动平稳、承载力强、对装配误差敏感性小、润滑特性好等特点。给出了结构示意图,进行了相应的传动比计算、受力分析和简单的效率计算。该新型传动可以考虑用于军事、通讯、航天航空、重型机械和民用机械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滚锥包络端面啮合蜗杆传动,该传动副的优点为同时啮合的齿对数多和可消除间隙等。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和微分几何原理建立该传动副的啮合数学模型,从而得到该传动副的啮合函数和蜗杆齿面方程,再推出啮合性能的计算公式,运用Matlab软件分别分析滚锥小端半径、喉径系数及滚锥半锥角对该传动副啮合性能评定参数——诱导法曲率、润滑角、相对卷吸速度和自转角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传动副具有较好的啮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熊矢 《机械传动》2007,31(3):54-55
在动力锥蜗杆传动设计中,为了使工作传动时齿面接触应力小,而不致使锥蜗杆副尺寸、重量过大,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的锥蜗杆传动几何参数计算方法不同于美国Illinois工具工厂的方法,主要特点是:1.引入节锥面概念,以啮合分析为基础选择和计算几何参数;2.便于将锥滚刀标准化。文中系统地阐明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能同时满足高精度、大载荷要求的新型环面蜗杆传动.为获得啮合性能优良的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提出综合考虑传动齿面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对该新型传动的几何参数进行优选.通过对蜗杆副齿面啮合参数如诱导法曲率、卷吸速度、润滑角以及滚子自转角等的数值计算,分析表征传动啮合性能的齿面接触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而确定该新型蜗杆传动优化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以此为基础,建立以蜗杆副的滚子自转角及齿面综合系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以传动齿面润滑角、蜗杆轴的强度与刚度以及几何不干涉等为约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数值算例进行求解.数值实例表明,经过几何参数优化的蜗杆传动,其齿面接触性能和润滑性能明显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一种锥面包络锥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它的蜗杆齿面是由锥面圆盘刀具加工形成,它除了具有普通阿基米德锥蜗杆传动的优点外,还具有蜗杆齿面容易做成高硬度高精度齿面的优点。普通阿基米德锥蜗杆经锥面砂轮磨削后便成为这种锥蜗杆。国内某厂在高速铣床的传动机构中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对这类锥蜗杆传动的啮合理论的研究还很不完善,有关它的啮合原理的较全面的论述尚未见到。研究其啮合理论,分析其设计参数和加工参数对啮合性能的影响,对这种蜗轮副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篇幅所限,某些推导过程从略。  相似文献   

12.
熊载黎 《机械》1990,17(2):19-21
本文以摩擦学的润滑理论对常用的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建立弹流计算方法。通过计算能判定蜗杆传动所处的润滑状态,明确改善工作状况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锥蜗杆传动是一种新型的蜗杆传动(见图1),它与一般蜗杆传动的不同之处在于蜗杆偏置在蜗轮端面的一侧,并且蜗杆的节面是圆锥面所以被称为锥蜗杆传动。  相似文献   

14.
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建立了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蜗轮的变形协调条件,给出了该种传动受力分析的计算公式以及蜗轮与蜗杆之间滚滑摩擦系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推导了滚锥包环蜗杆传动啮合效率计算以式,最的, 用上述公式给出了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啮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研究工作对于该种传动的设计与制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锥蜗杆传动     
锥蜗杆传动是用于两轴交错成直角(或任意角)的一种新型齿轮传动机构。锥蜗杆偏置于锥蜗轮齿面上的一侧,而不同于一般的园柱蜗轮蜗杆传动。两者的节面是一对园锥面(蜗轮的节面实际上为一回转曲面),故称为锥蜗轮蜗杆传动(见图1)。锥蜗杆的节锥角一般为5°,锥蜗轮的面角一般取8°  相似文献   

16.
蔡毅  许立忠 《机械设计》2005,22(10):58-60
针对滚锥齿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以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采用罚函数法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同原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得到了满意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新型滚锥齿蜗杆传动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型滚锥齿蜗轮蜗杆传动的应力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新型滚锥齿蜗轮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防止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蜗杆传动装置的润滑,既要保持蜗杆传动散热良好,温升低,又要具有足够的粘度或油性,以增强抗粘着磨损的能力。重载、低速的蜗杆传动装置采用低粘度50号机械油添加油性剂集中循环润滑较好,还可采用28号轧钢机油灌注式润滑,效果也较理想。如我公司冷床蜗杆传动是中心距为420毫米的球面蜗轮副,原用45号机械油集中润滑,但箱体温度较高,铜蜗轮上啮合部位常有金属烧熔撕裂的痕迹,钢蜗杆上常粘有铜末,粘着磨损严重。64年,我们改为灌注式润滑,在50号机械油中添加了1~3%的硫化鲸鱼油,粘着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蜗杆传动的发热和温升是制约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作为中日国际合作研究课题“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研究”的前期工作,对蜗杆传动的发热和温升,齿面摩擦与润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关于蜗杆传动发热的温升,齿面摩擦与润滑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锥蜗杆传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熊矢 《机械传动》2002,26(2):44-45
在锥蜗杆传动设计中,由于计算较复杂,不易获得优良的设计结果。本文提出用双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根据齿轮啮合原理进行精确的计算,并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建立统一的目标函数,并做成CAD软件。使不熟悉锥蜗杆传动的技术人员也能设计出优良的锥蜗杆传动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