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降膜蒸发器原理及其核心部件一一布液器,并通过流场模拟与理论分析,总结3种布液器方案的优缺点,为研发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水平圆管外柱状布液液膜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降膜式发生器中,由于溶液的喷淋密度,管间距不同以及溶液物性的影响,溶液在管间的流动分为滴状布液,柱状布液和膜状布液,本文对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水平管外的柱状布液的液膜流动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搭建以TFE-TEGDME溶液为制冷工质对的摇摆吸收式制冷实验台,对竖直管降膜吸收器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静止状态下实验表明:当溶液质量流量为0.1~0.2 kg/min时,液膜呈层流和单色波状态;当流量为0.5 kg/min和0.8 kg/min时,液膜表面出现稳定波状流与合并波状流;当质量流量为1.2 kg/min时,液膜出现脱落现象。在不同波形下吸收器的吸收效果差别很大。摇摆状态下实验表明:随着摇摆幅度的增大或摇摆周期的减小,液膜受到的扰动越大,当摇摆幅度达到15°或摇摆周期达到4 s时将出现合并波状流和脱落现象;在同一个摇摆幅度和周期下,液膜在摆幅边缘受到扰动较大,在摆幅中间流动较为平缓;当溶液质量流量为0.28 kg/min时,在摇摆幅度为8°或摇摆周期为10 s时系统的COP最大,而当流量为0.14 kg/min时,COP峰值出现在摇摆幅度10°或摇摆周期8 s时,同时说明溶液质量流量更大时液膜受到摇摆的扰动就更大。  相似文献   

4.
溴化锂风冷垂直降膜吸收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文龙 《制冷学报》2001,15(4):11-15
通过对溴化锂溶液在降膜吸收过程中传热、传质特性的分析,建立了垂直降膜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考虑了对流及变膜厚等因素对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对风冷垂直管降膜吸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的结论对垂直降膜吸收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水平管降膜式蒸发器管间流型的转换规律,设计一种多层布液器,采用可视化方法研究开孔规格、布液高度和管间距对管间流型转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流量下,流型转换的临界雷诺数与布液孔径、布液孔间距、布液高度、管间距、流动介质有关。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临界雷诺数Re与伽利略数Ga的关系,发现柱状流到柱-膜状流的过渡区域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分液器性能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并对改进型分液器的流量分配性能开展了研究.依据两相流理论,分析了分液器安装角度、流型、液相表观质量流率与流量偏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型的吸收式制冷工质时-TFE/NMP(2,2,2-trifluo-roethanol/N-methylpyrolidone,中文名:三氟乙醇/氮甲基吡咯烷酮),因其良好的工作特性而被国际制冷界所重视,但有关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现象却有人进行过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建立了单根管吸试验台以研究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规律。在不同TFE/NMP溶液流量和不同冷却水流量条件下,测得两组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其数据结果加以分析后,得出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量和质量传递规律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船用条件下吸收器内溶液降膜吸收的特点,建立了摇摆状态下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转动附加惯性力对降膜流场中液膜厚度、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的影响.采用膜内积分与全隐式有限容积相结合的数值方法求解理论模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摇摆状态下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由于转动附加惯性力的存在,液膜内速度、温度和浓度等参数分布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环境干球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60%、进水温度为47.5℃的情况下,对带经济器的热泵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存在最佳辅电子膨胀阀开度,使整机性能最佳,并分析了形成该最佳喷气工况的原因,归纳了该最佳喷气工况的两个主要特征:吸排气温度最低;辅膨胀阀后与喷入口温差最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根不同尺寸规格的横纹管,通过实验研究提高其吸收效率,选择吸收性能最优的管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差和管内冷却水流速的增大,溶液吸收氨气的量增加,管外溶液传质系数增大。当管外氨水溶液喷淋密度从小变大时,光滑管和横纹管的传质系数均先增加后减小,过程中出现了最大值。该系列实验的结果表明横纹管比相同工况的光滑管有更高的强化传热和传质能力,当溶液喷淋密度为479.6kg/(m?h)时,横纹管比光滑管的传质系数增大了97.8%。三组实验中均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横纹管的传质系数随凹槽尺寸变化而改变,2号横纹管表现出更强的吸收氨气能力。该管凹槽宽度与横纹管外径的比值为0.0814。通过对凹槽内溶液流动模型分析,比较了溶液通过凹槽时掺混和涡流的流动形态,得出了不同尺寸规格横纹管吸收性能差异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风冷和水冷联合冷却的竖管降膜吸收器,考虑汽液界面的阻力、变膜厚、横向对流和冷却水的冷却作用的影响,建立了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耦合数学模型和同心管环空内冷却水换热数学模型.计算了沿竖管内表面的液膜厚度、温度、浓度以及冷却水在混合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分布等参数.分析了冷却水进口温度、LiBr溶液Re数和PE数等参数对传热系数和吸收速率的影响.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得出的结论对联合冷却吸收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搭建了降膜蒸发实验台,研究了水平单管外的降膜蒸发传热特性。测试管为外径19mm、有效实验长度为2500mm的光滑管和强化管。实验采用R404A作为管外降膜蒸发工质,与管内热水进行换热。布液采用喷嘴喷淋的方式,通过21个喷口当量直径为2mm的喷嘴完成。分别在变饱和温度(0、5、10、15℃)、变热流密度(从8到30kW/m2)和变喷淋量(从0.07到0.11kg/(m·s)时进行实验,研究了降膜蒸发换热性能相应的变化情况,得到R404A的管外降膜蒸发换热的一些规律,这对降膜蒸发器的设计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相变储热型热泵热水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热泵型热水器,阐述了其结构、原理.利用相变材料放出潜热提高进水温度,在不需用热水时,压缩机不必停机从而加热融化相变材料以储存热量.依据设计方案,制作实验样机,并进行初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此外,通过与其它类型热水器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其经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两级冷凝热泵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在高温工作区时,压缩机功率及压缩机排气温度往往偏高,这不仅给机组的安全稳定性带来了隐患,同时系统的效率也会明显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两级冷凝热泵热水系统以及相应的控制方式,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泵热水器相比,这一系统不仅能提高供水温度,而且能让热泵热水机组在高温工作区的冷凝温度相对较低,从而在提高供水温度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机组最高压缩机功率以及最高压缩机排气温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高效。  相似文献   

15.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工业和建筑中的各种形式低温余热,提高余热资源回收率,但设备参数对热泵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本文基于温度对口和梯级利用的原则,对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内传热部件进行热力及传热分析,通过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热泵机组数学模型,分析热网供水温度、蒸发器进口低温余热水温度和驱动热源温度这三个...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小型太阳能热水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系统主要采用降膜吸收器、降膜蒸发器、弦月型通道热虹吸提升管等新型设计。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首次设计了一套二次发生装置,使系统能在较低的初始溶液浓度范围(46%~54%)下运行,并保持较高的放气范围和吸收率,有助于提高吸收器性能;并使冷剂水产量较之不使用二次发生器的情况增大1.68倍,明显改善了蒸发效果;对冷凝器与蒸发器间压差的建立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改善了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平均制冷系数可达0.725。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用筛板式制冷剂分布器的操作流量、开孔数目、开孔大小、孔口流出系数、分布均匀度等设计参数展开讨论,由此总结了制冷剂分布器各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制冷剂分布器的理论设计思路;针对筛板式制冷剂分布器设计参数的讨论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分布器。  相似文献   

18.
王智超 《制冷学报》2007,28(2):36-41
研究了空气热泵(逆布雷顿)循环应用于干燥的可行性,建立了相对简单的模型对比热泵干燥技术与传统的空气通风加热干燥技术的能量效率,应用综合性能指标和热力学关系对系统各个部件进行建模。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的方法表明,与传统的通风加热干燥技术相比,空气循环热泵式干燥机的能量利用效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