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过程控制对象链接和嵌入(OPC)技术的高可靠性改进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励磁调节器,调节器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主控制器扩展以太网模块实现了与监控计算机间的OPC数据交换;配合高集成度外围电路实现了频率测量、同步移相触发脉冲形成;采用改进的适应式参数自调整PID控制策略实现了鲁棒控制.论述了PLC/外围接口电路、开停机控制、励磁限制保护、改进PID控制、OPC通信等.水电厂运行表明,设计的调节器具有功能丰富、可靠性高、动静态特性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结合PLC与触摸屏,采用Fuzzy—PID控制算法替代传统的PID算法,设计了同步发电机的双励磁调节装置。其研究方法优化了系统硬件结构,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强了系统抗干扰能力。主要介绍了励磁调节器的软、硬件构成,以及触摸屏监控界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提升系统的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宏伟  焦留成  康润生  王福忠 《微电机》2004,37(6):34-36,27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结合的模糊PID速度调节器,并通过模糊规则在线调整PID控制的参数。介绍了模糊PID速度调节器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和模糊规则。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控制品质好等优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线情况下,改变PID参数的微机励磁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对开发新品种有一定的参考价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DSP(TMS320LF2407A)的谐波励磁发电机数字电压调节器工作原理.运用PWM技术、高频开关管和变参数PID算法实现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控制,并使用Delphi设计了上位机监控界面.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调节器具有调节速度快、精度高、性能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模糊励磁调节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姜惠兰  张强  安敏  唐晓骏 《高电压技术》2005,31(5):69-72,78
针对发电机励磁调节器设计过程中输入和输出变量的隶属度函数以及量化因子的选取问题,在常规模糊式励磁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来优化模糊参数,进而设计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发电机模糊励磁调节器。仿真实验证明,该励磁调节器比传统PID励磁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更好,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同步发电机自调整模糊PID励磁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和模糊逻辑推理的同步发电机PID励磁控制器.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出一组最优的PID初始参数.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当前的电压偏差及电压偏差变化率通过模糊推理和相关计算得到PID参数的调整比例系数,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调整.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励磁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8.
电压调节器的工况十分复杂,其具有非线性、突变等变化特点,传统PID控制算法存在超调、控制准确度低等不足,为改善电压调节器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改进PID算法的电压调节器控制算法。将PID的三个参数编码成为一个萤火虫位置相量,通过模拟萤火虫种群的觅食和寻偶行为找到最优PID参数,然后通过PID参数在线调节实现对电压调节器的智能控制,最后采用Matlab 2012软件进行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PID参数优化算法,改进PID算法可以使电压调节器控制系统的超调量减小,响应时间加快,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自适应模糊PID发电机励磁电压调节器设计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应用自适应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理论及非线性寻优方法,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发电机励磁电压调节器。它能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以及给定的性能指标实现模糊参数、模糊规则实时自动调整,以期获得快速、优化的励磁调压控制。数字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调节器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控制效果比晶闸管励磁调节器要好,且能有效地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PCC的高可靠性模糊PID励磁调节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一种基于PCC的高可靠性智能励磁调节器,它实现了用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模块进行同步信号周期测量、移相触发脉冲形成,并采用基于模糊规则的适应式参数自调整PID控制策略,从而使励磁调节器具有移相精度高、调节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电站试验及运行表明,该调节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智能神经元PID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PID转速调节器的适应性、鲁棒性及抗干扰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神经元PID转速调节器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智能神经元PID转速调节器采用2个神经元控制器进行设计,同时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磁链调节器和转矩调节器分别采用滞环调节器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智能神经元PID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能快速跟踪参考转速变化,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P的励磁调节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在移动电站励磁调节器数据数据处理慢的问题,介绍了基于TMS320LF2407A的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利用DSP数据处理能力强、片内外设丰富的特点,实现了交流采样、频率测量等功能.控制器采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控制策略,通过MOSFET功率器件进行励磁电流的PWM调节.经过实验验证,这种基于DSP的微机励磁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TMS320F2812的智能数字调节器的设计,该调节器利用DSP处理器强大的数据运算、丰富的片内外设资源和实时控制能力,实现了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泛使用的同步发电机数字励磁调节器使用简单的单片机控制,采用PID+PSS控制策略,励磁调节器体积大,模块间干扰大,速度低,可靠性差。针对此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DSP(TMS320F2812)的数字励磁调节器,采用PID+PSS+NOEC综合控制策略,实现了大部分调节功能与控制功能的软件化。实验证明,把DSP用于同步发电机数字励磁调节器中,简化了硬件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可以实现优良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LabVIEW RT、LabVIEW FPGA软件模块和CompactRIO硬件平台,设计了一种具有先进触发控制的励磁控制器。控制器由上位机、励磁调节器和励磁触发器构成。励磁调节器和上位机分别完成PID控制和人机交互功能。基于CompactRIO内嵌FPGA电路开发的励磁触发器则实现同步信号的频率可靠追踪和可控硅触发脉冲的高精度控制。搭建试验验证平台对新型励磁控制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各部分可靠运行,整体协调有序,脉冲触发控制满足高精度要求;该控制器提高了励磁调节中的触发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网络的分布式励磁控制系统,其智能功率柜在励磁调节器退出运行后可以通过自身通信状态和预置优先级选出替代的在线控制设备。本文提出了一种阳极电压运行方式供智能功率柜独立运行时使用。现场试验验证了智能功率柜切换逻辑的可靠性,也证明了阳极电压运行方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发电机励磁控制关系到系统电压稳定和无功分配。复杂突变工况下,采用工程整定方法得到的PID参数很难满足系统稳定的高品质要求,寻找参数的智能优化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禁忌搜索(Tabu)是一种高效搜索算法,模拟人类记忆来跳出一般优化方法的早熟局限。本文通过动态调整邻域范围、终止准则,改进禁忌条件来提高算法效率。建立励磁调节系统及PSS模型,以综合电压性能指标为适应度,应用Tabu优化PID参数,并在RTDS实验装置上进行验证。优化后的PID控制,电压跟踪和抗干扰性能都有明显提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火电厂主汽温控制系统具有大惯性、大迟延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整定PID参数的控制策略。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系数,同时利用混沌优化方法的局部快速搜索能力,实现全局最优化。该控制策略不仅具有常规PID串级控制的特性,而且具有智能控制器的自学习能力,增强了系统对不确定因素的适应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全局优化的能力,对PID控制的参数优化设计是成功和有效的,系统动态品质明显优于通常的PID串级控制,系统控制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Some of the modern voltage regulator systems are utilizing the proportional, integral, and derivative (PID) control for stabilization. Two PID tuning approaches, pole placement and pole-zero cancellation, are commonly utilized for commissioning a digital excitation system. Each approach is discussed including its performance with three excitation parameter variations. The parameters considered include system loop gain, uncertain exciter time constants, and forcing limit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for various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t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digital controller is tuned with pros and cons for each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