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小型反渗透装置,研究各因素对海水反渗透膜(SWRO)脱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海水膜脱硼性能优于苦咸水膜和FILMTEC海水膜;不调节pH下脱硼率为60%~80%,调节pH脱硼率可高达98%以上;pH≤8.0条件下,脱硼率随进水压力增大显著提高,当pH≥9.5则影响减小;此外,海水膜的脱硼率基本不受元件回收率和进水硼浓度的影响.因此,提高pH和进水压力能有效改善反渗透脱硼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采用原系统中已经更换淘汰的反渗透膜元件材料,新建浓水回用反渗透系统,实现了废旧膜材料的循环回收利用。项目工艺流程采用了除垢过滤及反渗透膜除盐技术,以强磁过滤器、加药装置、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清洗/冲洗装置等构成主要材料设备单元。工业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经本工艺处理后的产水可回用于生产,既可以作为反渗透的进水,又可继续处理成适用于锅炉的补给水。  相似文献   

3.
卷式反渗透膜的损害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脱盐水处理工艺中 ,反渗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反渗透膜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反渗透制水系统的可靠运行 ,作为卷式反渗透膜的损害方式主要有 3种 :膜污染、水锤及背压 .对于反渗透膜来说 ,每种形式的损害均会使反渗透膜的性能下降 ,从而影响反渗透系统的性能 .通过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日常维护可以判断反渗透膜的损害形式 ,只要从设计、运行以及日常维护上采取恰当的方式和措施 ,可以保证反渗透膜稳定可靠地运行 .  相似文献   

4.
这项发明是一种由“双流道反渗透膜组件”作为基本部件,按发明的处理流体的四种组合方法,用管道联接构成多路多段的“双流道对流反渗透分离装置”;是一种使用操作压力较低的高压泵和脱除率较低的的反渗透膜,就可以将小分子稀溶液高度浓缩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装置可用于食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了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从百草枯生产废水中分离浓缩氨氮的情况,考察了膜通量、操作压力、进水浓度及pH值、外界温度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纳滤和反渗透膜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对氨氮的截留率达到37%和65%.若将反渗透膜产水做进一步的处理,可使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实现企业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进水pH值、原水回收率、膜前压力、进水盐浓度、进水水温、进水余氯浓度等运行条件对家用净水机中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家用净水机适宜的运行条件为:pH值在6~8,原水回收率为15%~50%,膜前压力维持在0.4~0.6 MPa,进水温度保持在15~30℃.  相似文献   

7.
采用纳滤膜、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对含锰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纳滤膜的操作压力、纯水/浓水比值、Mn2+浓缩倍数、Mn2+截留率及膜通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纳滤膜对含锰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一级纳滤膜对Mn2+离子的平均截留率大于98%;浓缩倍数和膜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升高,2.0 MPa时,浓缩倍数可以达到8.2倍,膜通量可达到28~32 L/(m2·h).一级纳滤产生的纯水用反渗透膜进一步处理,反渗透膜对Mn2+离子的截留率在97%以上,纯水Mn2+离子浓度在0.5 mg/L以下,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结垢是反渗透和循环水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根据反渗透膜表面和凝汽器管内垢成分的比较,从反渗透浓水和循环水的pH、游离CO2、碳酸根的变化、碳酸类化合物的平衡等因素对两个系统结碳酸盐垢的过程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反渗透系统结垢特点对其阻垢剂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抗污染性能是最近几年水处理工业对反渗透膜提出的新要求,相对于传统的反渗透膜,抗污染反渗透膜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反渗透系统的化学药剂使用量和反冲洗频率,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节省系统的运行成本.主要介绍了目前市场上的商品化抗污染反渗透膜、相关制膜技术以及抗污染膜的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反渗透膜法水处理技术工艺及原理进行分析与讨论,并结合方家山核电除盐水项目对反渗透系统的运行流程以及系统的主要设备进行了介绍,对反渗透膜法水处理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