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液膜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污染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用乳状液膜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污染.选择了液膜体系,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表面活性剂、民用煤油及膜增强剂组成的膜相,稀硫酸的质量分数10%的内相组成的液膜体系,当乳水比ReW=1∶10、接触时间为8分钟时,可使氨氮含量在1000mg/L以上的废水,一级去除率达97%以上,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将地下水环境中不同挂膜时间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活性滤料用于地表水环境,进行高浓度氨氮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挂膜时间滤料抗浓度负荷、水力负荷能力均较强,滤柱出水氨氮浓度能够达标;在进水氨氮浓度为2.1 mg/L、滤速为12 m/h时,挂膜4 d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活性滤料对氨氮去除率达到了85.7%,去除效果良好;但该滤料受反冲洗影响较大,且挂膜时间越短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膜吸收法应用于氨氮废水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去除废水里氨氮的3种膜吸收方式中,吸收式膜吸收法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水中氨氮降至较低水平.因此,它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废水的pH是影响传质系数的最主要因素;氨氮浓度对膜通量影响较大,氨氮浓度越高,氨的膜通量越大;废水中氨氮或盐量较高时,能有效抑制水的渗透蒸馏通量,减弱对吸收液的稀释作用.通过运用吸收式膜吸收法对以无机污染物为主的高氨氮废水和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剩余氨水处理效果作对比研究,进而得出以下结论:膜吸收法适用于处理含盐量较高、中温、油性污染物含量较低的高氨氮废水.最后还初步探讨了膜的污染和再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耿佳  冯芳  孔丹  王东田 《材料导报》2013,27(2):116-120
利用壳聚糖对聚氨酯泡沫体进行化学改性处理,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用于高氨氮废水处理。考察改性后聚氨酯泡沫的密度、孔径、孔隙率、持水倍率等物性参数变化,并研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和挂膜率。结果表明:当壳聚糖溶液质量分数为2%、壳聚糖与戊二醛物质的量比为10∶1时,对聚氨酯泡沫进行改性后载体亲水性能良好,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负载量。进行曝气生物滤池的实验,研究优选改性聚氨酯泡沫体用于模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改性生物膜载体对主要污染指标呈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曝气生物膜法深度处理已有工艺中曝气池排出的染料废水(COD 300 mg/L,色度280).重点考察了气水比、水力负荷和滤床高度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生物膜法深度处理染料废水是可行的,在气水比为1.5:1、水力负荷为1.0 m3/(m2·h)条件下,经过BAF反应器深度处理后出水色度为41.2,去除率为85.3%,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一级排放标准;此外滤床高度对色度的去除也有着重要影响,色度的去除主要发生在0~0.8 m高度范围内,去除率达到84.8%.和其它技术相比,采用曝气生物膜法处理染料废水具有成本低、运行管理方便和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可为同类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为支撑体,二(2-乙基己基)磷酸(简称D2EHPA)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探讨D2EHPA-煤油-H2SO4中空纤维支撑液膜(SLM)体系对水中氨氮的传质行为.以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了料液初始氨氮浓度及pH值、载体浓度、反萃剂浓度对传质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导致传质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反萃剂H2SO4浓度为2 mol/L,料液相pH值在8~13范围内,提高料液pH值、增大膜相中载体浓度,均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D2EHPA-煤油-H2SO4体系对氨氮的传质能力随氨氮浓度降低而下降.料液中氨氮浓度下降和pH值降低是导致氨氮传质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调节料液pH值可调控和提高氨氮的去除与传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将微藻添加到膜生物反应器中,构建微藻-膜生物反应器(A-MBR)污水处理系统。考查了系统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N和P的去除效果以及微藻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A-MBR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率大于90%,出水中COD含量低于50mg/L,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A-MBR系统相比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系统(SMBR)对总磷去除率平均高10.1%,对NH4+-N去除率也更高。同时,A-MBR系统过膜压力差(TMP)平均增长速率比S-MBR系统下降19.4%,表明微藻可有效缓解MBR系统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林海  刘泉利  董颖博 《功能材料》2015,(3):3064-3068,3072
研究了柠檬酸钠改性沸石后其吸附水中低浓度氨氮、硝态氮、COD等污染物的效果和吸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并通过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测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手段测试分析了柠檬酸钠改性对沸石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结果发现,天然沸石经柠檬酸钠改性后,其同步吸附3种污染物的效果有较大提高,其中对氨氮的去除率由53%上升到92%。对硝态氮的去除率由2%提升到10%、对COD的去除率由5%提高到35%。柠檬酸钠改性沸石后其对氨氮及COD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属于单层覆盖,而对硝态氮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叶洛维奇吸附动力学方程在描述沸石吸附氨氮、硝态氮和COD的吸附动力学上,更具有优越性,说明沸石对3种污染物的吸附均属于化学吸附。测试分析发现,柠檬酸钠改性沸石后其组分中钠元素含量增加,表面变得比较光滑、孔径和孔体积增大,但柠檬酸钠改性并没有改变沸石的晶体结构,主要是因为引入了钠离子以及柠檬酸根的酸性作用,提高了沸石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9.
混凝-陶瓷膜微滤处理阴极电泳漆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混凝与陶瓷膜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阴极电泳漆废水的方法,研究了pH值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操作压差、膜面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和有效的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料液pH值为6.7时,混凝过程对CODCr去除率的贡献约63%,之后的微滤使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增加到85%.采用平均孔径为0.2μm的氧化锆膜,在膜面流速4.2 m/s,压差0.10 MPa,温度30℃,膜稳定通量约250 L/(m2.h),渗透液可作为涂装车间循环冲洗水用.混凝作为前处理过程有助于提高膜的渗透通量,降低膜污染,改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天然沸石对水中Zn(Ⅱ)的去除效果,采用NaCl、MnO2、NaCl-MnC2对沸石进行改性,并分别详细研究了MnO2制备中各主要因素及NaCl改性液浓度、改性质量体积比等对改性沸石去除Zn(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nO2改性的最佳条件是沸石与KMnO4和MnSO4溶液凝胶化反应30min,陈化2.5d,沸石质量/(沸石质量+理论生成MnOh质量)为0.6、灼烧温度为400℃,NaCl改性的最佳条件是NaCl改性液浓度为1mol/L、沸石质量/NaCl溶液体积为0.04g/L、改性温度为75℃.在最佳MnO2和NaCl改性条件下对沸石进行NaCl-MnO2联合改性,改性后的沸石用于处理Zn2+初始浓度为50mg/L的水样,其对Zn2+的去除率高于NaCl改性沸石和MnO2改性沸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利用空气/甲烷混合气体对模具表面进行离子氮化的新工艺,分析了渗层的硬度、组织及物相。结果表明,通过加入甲烷气体,可以实现用空气直接进行离子氮化处理,通过调整甲烷流量,可以获得不同的渗氮硬度和物相。  相似文献   

12.
张济彬  喻仲文  桂慧 《包装工程》2023,44(22):348-357
目的 分析和反思有关参与式设计(PD)理论形成与实践的文献,并解决三个问题,强调“参与”设计的项目中为什么使用已经淡化了“参与”概念的PD;在商业环境中进行PD实践的前提;PD的核心理念是否应当按照某些指标排序。方法 筛选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PD相关研究文献,用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划分出PD研究的四个阶段,通过CiteSpace 工具筛选各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文献,定性分析各阶段的文献。结果 梳理了PD的发展过程和核心理念,得出了PD的本质,分析了PD实践与PD理论间的隔阂,并探讨了PD未来的研究方向。结论 PD本质是文化、政治思想在设计活动中的表达;设计项目中使用PD可能是为了程序正义;“有用”是商业环境中进行PD实践的前提;对PD核心理念的排序是合理且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电梯是大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结构封闭,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学员不易全面了解电梯的结构.提出了一种交互式电梯虚拟场景模型,以VRML为平台开发了七层七站虚拟电梯,可直观地观察电梯的基本结构和使用过程,还可以通过与场景的交互细致了解电梯运行中各环节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下一代网络的SLEE API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一代网络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的体系结构。为满足不同层次业务开发者编写业务(或应用)的需要,提出不同抽象粒度的SLEE应用业务编程接口(APIs)的体系框架。最后列举了两个用这些APIs实现的业务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复合微孔玻璃膜的研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由原硅酸四乙酯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得的溶胶作为涂膜液,在多孔陶瓷基体上通过多次涂膜-干燥-加热过程,最后在盐酸中浸沥,可制成多孔的无机复合玻璃膜.探索了复合玻璃膜的成膜工艺因素涂膜方式和次数,加热和酸浸沥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的脱粘损伤监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压电传感与主动Lamb波监测技术相结合, 研究在静拉伸加载状态下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T700/BA9916)界面脱粘及扩展过程中的信号特征, 并采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系统对接头损伤状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T型接头脱粘首先发生在三角填充区, 后向突缘扩展; 接头失效前, 信号能量和最小二乘峰值因子随时间呈线性递减, 能够表征脱粘程度, 利用自适应微粒群算法改进后的网络训练值与实验观测值之间的误差为3.8%~4.7%。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reports on the discussions at the ONR Workshop on Fracture Scaling, held a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 June 1999, under the chairmanship of Z.P. Baant and Y.D.S. Rajapakse. The workshop dealt with size effects in structural failure and scale bridging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The lectures at the Workshop were published in Volume 95 of this Journ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record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extensive discussions prepared by invited specialists. The records show which are the areas of disagreement among leading researchers and which are those where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相似文献   

19.
生产过程控制是对“5MIE”质量因素的探讨,其控制活动体现在每一个生产工序中。根据ISO9004标准,从生产过程控制的角度,探讨了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并重点讨论了关健和特殊工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生产过程控制是对“5ME”质量因素的控制,其控制活动体现在每一个生产工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