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决煤气中的H2S对其在后续利用中造成的设备腐蚀和催化剂失效等问题,必须在煤气利用之前将其中的H2S脱除。以半焦为载体,硝酸锌及其与不同比例硝酸锰、硝酸铜混合的双组分或三组分溶液为前驱体,采用加压浸渍法制备了热煤气中H2S精脱除用吸附剂。在固定床硫化装置上对各吸附剂的中温精脱硫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借助XRD分析了含不同活性组分的吸附剂硫化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固定床硫化测试结果显示,加压浸渍法制备出的吸附剂在500℃时可将煤气中的H2S从500×10-6脱除到0.1×10-6以下(H2S脱除率大于99.98%);复合锌锰铜吸附剂Z20M4C6SC的穿透时间最长达到56 h,此时最大穿透硫容为13.84%。XRD结果显示,将Cu O添加到锌锰双组分吸附剂中,可以生成锌锰复合物Zn Mn O3,结合固定床硫化测试结果,说明Zn Mn O3的出现对脱硫反应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铁锰系脱硫剂对煤气中羰基硫的脱硫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相质谱、XRD,SEM,EDS等多种分析方法对脱硫剂、气氛及出口气成分等进行分析,在240~400 ℃、常压及空速为500~2 000 h-1的条件下,制备的脱硫剂对羰基硫脱除效果较好.从脱硫剂还原-吸附-脱硫过程的分析,推断脱硫剂的反应历程是羰基硫在还原性气氛下首先被加氢转化成硫化氢气体,之后硫化氢分子吸附在脱硫剂表面,并与脱硫剂中活性组分发生反应,转化为金属硫化物和水的过程.在无含碳氧化物气氛中,脱硫剂的脱硫净化度高,优于添加含碳氧化物气氛.碳氧化物的存在抑制了羰基硫加氢和水解两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导致COS出口浓度的增加,表明羰基硫在反应体系中以化学转化为主,即羰基硫优先在脱硫剂的活性中心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H2S,进而被吸收.  相似文献   

3.
以钢厂赤泥为活性组分,以聚苯乙烯(Polystyrene)微球为造孔剂,加入一定量黏土作黏合剂,经干混法制备氧化铁脱硫剂。采用压汞法、氮吸附、XRD对脱硫剂进行表征;采用热重法考察了氢以及预还原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氢与无氢气氛下氧化铁脱除H2S的行为不同,有氢气氛下氧化铁脱除H2S的速率小于无氢气氛下的脱硫速率,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种气氛下氧化铁脱硫的机理不同;脱硫剂在经H2深度预还原后,呈现出低价态,低价铁的本征硫化速率虽然高于氧化铁,但由于过度还原会引起脱硫剂的结构塌陷,反而会抑制脱硫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含铟锌渣氧粉在加压和加入氧化剂的条件下与工业硫酸反应时,硫酸初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铟和锌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锌渣氧粉中铟的浸出有较好的强化作用,能明显提高铟浸出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浓度400g/L,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120℃,高锰酸钾用量为矿样量的4%。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到90.6%。同时,加压氧化浸出工艺对锌渣物料中锌的浸出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科华  张登凯 《矿冶工程》2013,33(3):101-103
针对锌加压浸出渣浮选硫磺精矿的物料特点, 通过探索及连续试验, 对双桨叶螺旋干燥机干燥浮选硫磺精矿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双桨叶螺旋干燥机干燥硫磺精矿可行, 适宜的蒸汽控制温度约120 ℃, 出料含水以7%~8%为宜, 平均传热系数约为50 W/(m2·℃)。  相似文献   

6.
采用加压水溶液法,探讨制备α半水石膏时的晶体形貌控制、级配方法、废液循环利用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铝有良好的晶体粗化效果,柠檬酸钠对晶轴压缩的作用好于酒石酸钾钠;通过添加晶种并控制蒸压时间的方法,获得的级配效果最好;废液的循环利用,对开发绿色、环保、节能型石膏建材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采用热压浸渍法研制聚晶钻头的过程,并进行了野外试验与应用,使所研制的聚晶钻头,比较适应较软、中硬、研磨性中等的岩层,具有机械钻速高、钻头寿命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以含铟的锌渣氧粉为原料,以硫酸为浸出剂,研究了锌渣氧粉在高压釜中浸铟时氧化剂种类和用量、酸初始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氧化对铟的浸出过程都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在液固比为8、反应时间为150min、搅拌速度为575r/min、反应温度为90℃、空气压力为0.5MPa(表)和硫酸初浓度为500g/L的浸出条件下,在双氧水用量为0.5mL/(g矿)、高锰酸钾用量为0.025g/(g矿)时,铟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比无氧化剂常压浸出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以含铟的锌渣氧粉为原料,以硫酸为浸出剂,研究了锌渣氧粉在高压釜中浸铟时氧化剂种类和用量、酸初始浓度等工艺条件对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和氧化对铟的浸出过程都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在液固比为8、反应时间为150min、搅拌速度为575r/min、反应温度为90℃、空气压力为0.5MPa(表)和硫酸初浓度为500g/L的浸出条件下,在双氧水用量为0.5mL/(g矿)、高锰酸钾用量为0.025g/(g矿)时,铟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比无氧化剂常压浸出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以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为碳源,采用原位聚合加碳化处理的方法 ,成功制备了碳包覆氧化锌负极材料。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表面的碳层厚度均匀,结构完整。延长碳化时间提高了碳层的石墨化度,升高碳化温度增加了碳层的缺陷。电化学测试考察了碳化时间和碳化温度对碳包覆氧化锌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碳化时间由6h延长至10h,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减小,初始放电容量由400mA·h/g提高到530mA·h/g,循环性能在8h时最好;当碳化温度由600℃提高至800℃,材料在700℃时的电荷转移阻抗最小,循环性能最优,85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7.8%,因此最佳的碳化条件为700℃碳化8h。  相似文献   

11.
红外吸收法测定煤中全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皮中原  尹杨林 《煤炭学报》2008,33(10):1173-1177
就影响红外吸收法测定煤中全硫的氧气流量、样品质量、燃烧温度、催化剂、样品推进方式等因素进行试验并确定了测定条件.标准煤样测定结果都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日常分析样品(w(St,d)<4.50%)测定结果与艾氏卡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2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草酸镍中的硫时,先将样品灼烧,再采用依次加入纯铁助熔剂、样品、纯铁和钨锡助熔剂的方式熔样,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库仑滴定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全硫含量的主要试验条件。该试验条件主要包括进样方式、催化剂用量和使用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邹文杰  曹亦俊  刘炯天 《煤炭学报》2013,38(7):1271-1276
微细粒中煤浮选的突出问题是选择性差、精煤产品灰分高,而润湿性是影响微细颗粒分选重要的界面性质,基于此,考察了煤样与主要杂质矿物高岭石的表面热力学特性。用Washburn动态法,以正己烷、1-溴萘、甲酰胺、去离子水为液体分子探针测量其对不同密度级微细粒中煤样品及高岭石的润湿过程,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润湿速率并计算亲油亲水比,联合Washburn方程和van Oss-Chaudhury-Good理论对不同密度级煤粉样品以及高岭石的表面自由能进行估算,并进行煤泥的分布释放实验。研究表明:随煤样密度级的增加,正己烷对煤样的润湿速率降低,且变化不大,去离子水对煤样的润湿速率增高,两者对高岭石的润湿速率分别为0.010 1,0.020 6 g2/s,远大于对煤样的润湿速率;煤样随密度级的增加亲油亲水比值LHR值减小,1.5~1.6 g/cm3与1.6~1.8 g/cm3中间密度级煤样的润湿速率和LHR值相近,高岭石的LHR值最低,为1.44,呈亲水性;各个密度级样品的非极性成分γLWs呈略微降低趋势且其值基本一致,均低于高岭石的γLWs,样品表面自由能极性成分中氢键作用的碱性力与LHR值呈正相关。该煤样分布释放浮选实验结果与各个密度级样品表面性质测试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加压溶气浮选设备选别微细颗粒的理论依据,并提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从理论上证明了溶气释放析出将会优先选择在疏水矿粒表面上发生,解决了传统浮选设备进行细粒浮选时碰撞几率过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软岩巷道底板岩体在边墙两侧松动围岩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是软岩巷道产生底鼓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底板极限承载力是判断是否发生底鼓的理论依据.借助极限分析上限法,在软岩巷道底板塑性区域建立满足力学边界条件的机动场,推导出底板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公式;运用极限分析下限法,以屈服条件和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静力场推导出底板极限承载力的下限解公式.所推导出的底板极限承载力上限解、下限解相等,进而得到软岩巷道底板极限承载力精确解.  相似文献   

17.
将重量法分析理论应用于煤中全硫测定中艾氏法的试验条件分析,介绍了影响艾氏卡重量法测全硫准确度的几大因素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Stober-Frink法由正硅酸乙酯制备出SiO_(2)微球,再将其作为模板剂,采用硬模板法制备LaMnO_(3)。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_(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LaMnO_(3)进行表征分析,利用循环伏安曲线、线性扫描、蓝电测试等研究手段对其电化学性能及放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iO_(2)微球模板可制备出球形空洞的多孔LaMnO_(3),其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比表面积为15.685 m^(2)/g,远大于共沉淀法制备的LaMnO_(3),并作为铝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材料,相比于共沉淀法制备的LaMnO_(3),其恒流放电稳定、放电电压较高。  相似文献   

19.
杨春林  王飞 《矿冶》2016,25(4):80-83
采用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磷酸铁锂中的残余硫含量,研究了仪器的最佳测量条件,进行了称样量和助熔剂加入顺序及用量等试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0%~1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