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使开采的井口天然气达到管输标准,脱水是必不可少的处理工作,但传统的脱水工艺弊病很多,膜法脱水是新引进的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天然气膜法脱水的原理入手.提出了膜选择的特征参数,并深入剖析了膜分离装置各部分的作用,最后通过膜法脱水、传统的三甘醇脱水和分子筛脱水的对比研究和工程实例的数据,充分说明了膜法脱水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水合物和天然气脱水新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发展过程、形成条件以及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腐蚀堵塞作用,对我国天然气脱水创新技术———膜法脱水、汽提脱水的原理与工艺过程进行了全面论述。考察了气体处理量及操作压力等对我国1.2×105m3/d天然气膜法脱水的工业试验装置的脱水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海洋平台常用天然气脱水技术进行了介绍,通过对膜法脱水、超音速脱水和超重力脱水三种新型天然气脱水技术流程的阐述,提出了新型天然气脱水技术在海洋平台上的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8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套撬装式膜法天然气脱水装置在蜀南气矿付1井站投入运行。 撬装式膜法天然气脱水装置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引进的第一套井口天然气脱水的实验产品,该膜法脱水专利技术在四川油气田使用尚属首次。与传统的脱水装置相比较,膜法天然气脱水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以及操作费用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涩北一号气田是青海油田主力生产区块之一,从1995年开始试采。试采期间气液分离采用井口注醇、站内节流降温的低温分离工艺。随着气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层能量衰减速度加快,导致压力急剧下降,仅靠低温分离工艺已不能适应气液分离要求,必须依靠外部脱水装置进行深度脱水,导致生产运行费用急剧增加。为解决该问题,通过技术改进和理论计算,提出了站内先加热后节流常温分离工艺后,再用三甘醇脱水装置脱水的改进方案, 并在2号集气站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取消了注醇工艺,简化了操作流程,彻底解决了由于甲醇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使综合运行费用降低了38.8%,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说明在气田开发中后期,当井口压力下降,采用节流膨胀制冷无法满足天然气外输要求时,气液分离采用常温分离工艺要优于先前的低温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6.
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国内外高含硫天然气集气工艺的成熟技术的应用,阐述了近年来国内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分子筛脱水工艺技术,气液混输技术,高含硫气田集输技术,特种材质选择技术等。对我国高含硫集气工艺发展方向、重点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化工》2007,32(1):78
2006年11月22日,一种用全新工艺技术的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在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并投入新疆吐哈油田天然气生产。该产品的研制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国内天然气脱水工艺水平,填补了国产撬装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在新疆天然气市场应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干法”集成净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天然气“干法”集成净化技术,并给现场试验,对天然气“干法”集净化成技术及天然气膜法脱水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康凯  李刚  许予勖 《青海石油》2008,26(1):61-64
涩北一号气田是青海油田主力生产区块之一,于1995年开始试采。试采期间气液分离采用井口注醇、站内节流降温的低温分离工艺。随着气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层能量衰减速度加快,导致压力急剧下降,仅靠低温分离工艺已不能适应气液分离要求,必须依靠外部脱水装置进行深度脱水,导致生产运行费用急尉增加。为解决该问题。通过技术改进和理论计算,提出了站内先加热后节流再脱水的常温分离工艺,并在2号集气站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取消了注醇工艺,简化了操作流程,彻底解决了由于甲醇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使综合运行费用降低了38.8%,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工艺技术的成功应用,说明在气田开发中后期,当井口压力下降,采用节流膨胀制冷无法满足天然气外输要求时,气液分离采用常温分离工艺要优于低温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脱水作为天然气处理的重要环节备受关注。天然气中水的存在会导致天然气热值和管输能力的降低,当环境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时,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合物会堵塞和腐蚀管道,因此天然气脱水具有必要性。为使天然气脱水深度满足管输和生产要求,常用的脱水技术有溶剂吸收法、低温冷凝法、固体吸附法、膜分离法和超音速法。通过将不同技术的气液分离原理、技术特点与实际生产应用相结合,提出了不同脱水工艺的适用生产条件;另一方面阐明了传统脱水工艺和新型脱水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发展瓶颈,为天然气脱水工艺的改进及新型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超音速分离管技术在海上平台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明  王春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2,41(1):39-42,47,120
天然气超音速分离管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天然气脱水和脱重烃技术,同常规技术相比,具有投资少、效率高、能耗低、体积小等优点,但是存在处理过程压力损失过大的缺点。文中通过分析,探讨了超音速分离管技术在海上平台天然气脱水和烃露点控制工艺中的应用,并与常规的天然气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雅克拉凝析气田高压脱水工艺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雅克拉凝析气田位于新疆阿克苏境内,2005年11月29日建成投运的260×104m3/d雅克拉集气处理站是目前中石化最大的高压凝析气处理装置。该站的高压分子筛脱水工艺为两塔流程,采用差压再生(吸附压力5.9 MPa、再生压力2.8 MPa)、再生气自动回收工艺技术,并采用时序控制程序自动切换,具有工艺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热能利用率高、脱水露点深度高、操作维护简单、投资较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自建成投产以来运行稳定,效果十分显著。该工艺装置的成功应用,对类似脱水装置设计、操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管道输送和化工利用的要求,天然气必须经过脱水处理。超音速技术用于天然气脱水,与传统工艺相比有明显优势。介绍了超音速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和Laval喷管结构设计;对我国超音速脱水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认为3S型分离器与J-T阀并联然后与分子筛串联使用可用于天然气的脱水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天然气脱水有效降低H2S对高含硫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的腐蚀危害。 方法在国内外高含硫天然气脱水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优选确定了三甘醇溶剂吸收法作为顺北二区高含硫天然气的脱水处理工艺,并在传统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顺北二区高含硫天然气的特点,局部优化改进了传统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增加了原料气进吸附塔前的分离处理工艺和闪蒸气回收处理工艺;同时,基于富甘醇预热位置、再生纯度以及H2S的影响,开发了两级贫/富液换热预热、LNG气化气提的富甘醇再生工艺流程。 结果改造后,脱水工艺通过增压回收处理实现了脱水系统含硫尾气零排放,通过LNG气化气提实现了三甘醇高效脱硫和提纯相结合,解决了酸性环境下再生装置的腐蚀及检修难题。 结论该脱水工艺有利于顺北二区总体开发规划的实现,形成了适用于顺北二区高含硫天然气的高压集输脱水流程,为后续顺北天然气区块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天然气超音速脱水净化装置现场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技术存在处理量小、设备占用空间大、投资高、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2000年壳牌公司最先将超音速脱水技术用于天然气处理。它利用天然气在超音速状态下的蒸气冷凝现象进行天然气脱水,将膨胀机、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功能集中于一体。该装置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无需人员职守、制造运行成本低等优点。2003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北京工业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超音速分离管的研发工作,相继完成了基础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室内试验研究,近来又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为超音速脱水工业化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发现:超音速分离管进出口天然气露点降最大逾35 ℃,最小逾10 ℃;分离管的产液量为17 mL/m3,整个系统的产液量在28~40 mL/m3。该系统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水露点还可进行轻烃回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气体分离膜技术已在天然气净化领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在天然气脱水领域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为此,介绍了天然气膜净化和膜脱水技术的原理;根据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笔者多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所积累的经验,综述了天然气膜净化技术的工艺流程、膜材料、膜组件形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塑化现象及其抑制方法;还对天然气膜脱水技术的工艺流程、膜材料、膜组件形式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提取氦气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国海 《天然气工业》2008,28(8):114-116
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含氦天然气迄今仍是工业化生产氦气的唯一来源。我国氦气资源相当贫乏, 含量很低,提取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在保护有限氦气资源的同时,研究开发先进的天然气提氦技术对于提高氦气生产的经济性、保障国家用氦安全和促进我国天然气提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目前提氦技术的分析介绍,低温冷凝法较为成熟,但能耗、成本较高;吸附法、吸收法和膜渗透法等其他提氦技术各具特点,但目前限于适用条件尚不能规模化工业应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天然气提氦技术不断改进创新,吸附法、膜渗透法等提氦工艺发展迅速,联产法、联合法工艺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都为促进天然气提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富气是指富含C3、C4以上组分的天然气,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准噶尔盆地已开发的7个气田均为凝析气藏,凝析油稳定工艺中排放的富气压力低、流量小且不稳定,回收利用较为困难。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准噶尔盆地气田富气回收所采用的分子筛脱水、加热稳压就近作燃料,二次循环处理等几种工艺技术,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英买力凝析气田分子筛脱水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英买力凝析气田采用分子筛脱水工艺对天然气进行脱水,并首次在国内使用高压、高温湿气对分子筛进行再生,在投产过程中出现了分子筛脱水和再生效果不好、填料漏失、床层垮塌、过滤器堵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影响分子筛脱水的各个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投产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修改控制程序、提高再生温度、控制再生气升温速度、减小环境影响、锥形过滤器增加滤网等一系列的措施,最终使分子筛达到理想的脱水效果,为西气东输提供了合格的天然气,为以后相似条件下采用分子筛脱水工艺的操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ѹ����Ȼ����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用压缩天然气(CNG)能否达到汽车使用要求,在天然气硫含量、热值等符合商品天然气规定指标的前提下,关键在于脱水。CNG的含水量达不到要求,CNG加气站和CNG汽车就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危害极大的事故发生。因此,通过什么脱水方式将CNG 中的水含量脱到合格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我国地域辽阔,油气分布广,全国性管网未形成,加之各油气田处理方式各异等原因,致使我国当前送往燃料市场的商品天然气的含水量随地区不同和季节变化而不相同。因此,在设计CNG加气站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合理地设计CNG脱水系统。介绍了CNG脱水的必要性,脱水深度的确定,低压、中压、高压脱水方法说明,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特点,以及最佳脱水方案选择等。最后指出,CNG脱水系统成败的关键在于设计,只有正确的设计才能保证CNG 脱水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从而保证CNG 加气站和CNG汽的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