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中特低渗,消耗式开采油藏开发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大安寨油藏属特低渗油藏,渗透率为0.1*10^-3μm^2,但细微裂缝发育。多年来靠消耗天然能量开采,采出程度仅为3%-5%。  相似文献   

2.
川中西部侏罗系大安寨段高气油比油井广泛分布,大安寨段油井也主要分布在高气油比井较多的地区,研究天然气成因对认识川中大安寨段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川中西部侏罗系大安寨段天然气与其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对比分析,并结合大安寨段凝析油轻烃特征研究表明:川中西部大安寨段高气油比井的天然气呈现腐殖型或偏腐殖型天然气特征,与下伏须家河组天然气特征相似,认为川中西部大安寨段高气油比井形成原因是大安寨段烃源岩生成的腐泥型天然气与须家河组腐殖型天然气混合的结果。在存在断穿大安寨段地层的断裂区域内,下伏须家河组天然气沿断裂侵入:一方面溶解了大安寨段原始油藏中的轻组分,并沿断裂运移到大安寨段以上地层散失;另一方面引起脱沥青作用充填靠近断裂处的大安寨段储层孔隙及裂缝,从而使得紧邻断裂处大安寨段储层勘探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储集层荧光、油气地化特征以及测试资料分析,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致密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介壳灰岩、泥质介壳灰岩以及致密灰岩均含油;不仅介壳灰岩中溶蚀孔和裂缝含油,而且致密灰岩基质孔(微裂隙和晶间孔)也均含油,呈现大面积普遍含油特征,其是油气井低产周期长的主要原因。在大面积普遍含油基础上,来自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天然气为川中低幅度无水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储集层中石油运聚提供了动力,驱动致密灰岩基质孔中分散原油的运移聚集,使得高气油比井分布较多的川中西部构造石油富集程度较高,而川中东部受华蓥山大断裂的影响,断裂普遍断穿大安寨段,导致储集层中的天然气沿断裂运移到大安寨段以上地层富集或者散失,储集层缺乏天然气驱动,导致其油气富集程度不如西部。  相似文献   

4.
罗啸泉  张涛 《天然气技术》2007,1(6):14-16,78
川西回龙地区大安寨段油气藏类型系裂缝性介屑滩油气藏,大安寨段油气藏属自生自储油气藏,回龙地区大安寨期处于滨浅湖相区,介屑滩规模小,储层较差,发育小型裂缝型油藏。  相似文献   

5.
文北─户部寨气田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北-户部寨气田是东濮凹陷继文留气田后新发现的煤成气田。其构造背景为凹陷内二级断层形成的中央地垒;盖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4亚段盐岩,厚400~500m,分布范围数百平方公里;气源岩为石炭-二叠系焕岩,煤层及碳质泥岩累厚逾百米,煤化程度为焦煤阶段,气源条件较好;储层为沙河街组非常规致密砂岩和中生界的孔隙-裂缝型致密砂岩,前者为深湖-半深湖相夹湖底扇、滑塌浊积的灰色粉、细砂岩和滨湖相的紫红、褐色粉砂岩,厚250~130m,岩心孔隙度8%~10%,渗透率小于0.5×10~(-3)μm~2,后者为河流相紫红色泥岩与粉、细砂岩,厚约300m,全区分布较稳定。由于该气田储层的致密特征,故在开发中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造含气层的措施,最主要的是应用了压裂改造气层的技术。文北—户部寨气田的发现,为该区勘探和开发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扩大了该区的含气面积,发现了中生界新的含气层位,增强了开采东濮凹陷深层致密砂岩天然气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裂缝优化需要考虑注采井网、储层物性等因素,综合优化压裂段数、裂缝长度、布缝方式及裂缝导流能力等,只有这些参数达到最优组合,水平井开发才能获得更优的开发效益。结合长庆油田XX超低渗透区块的储层参数,在既定的七点井网和储层特征条件下,将遗传优化算法与PEBI数值模拟运算相结合,考虑压裂水平井的人工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宽度及裂缝导流能力对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优化得出该超低渗区700m水平段的水平井人工压裂参数的最佳组合为:裂缝条数12~14条、裂缝最大半长175m,裂 缝导流能力(350~400)×10-3μm2·m,裂缝宽度0.8~1.3cm。  相似文献   

7.
张大椿 《钻采工艺》2015,(2):47-50,8
川中侏罗系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垂向上发育有凉高山、沙溪庙、大安寨、东岳庙、珍珠冲五套油层,其中大安寨灰岩储层为主力油层。长期以来,对大安寨储层的试油手段单一,大多采用小规模的酸化解堵,无有效的增产改造措施。借鉴国内外超低孔渗、非常规石油成功开发经验,川中在大安寨开展了三种不同井型的加砂压裂试验。通过对6口井加砂压裂参数、泵注程序、造缝效果和产油能力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加砂压裂工艺在川中侏罗系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的难点与对策,为川中致密油藏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大安寨段介壳灰岩致密油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油藏是一种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源内或近源聚集的非常规致密油,其中大一亚段、大二亚段和大三亚段储层以介壳灰岩为主,大面积连续分布,是一类典型的近源型湖相介壳灰岩致密油。致密油储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孔隙结构复杂,组构选择性微孔隙和微裂缝是重要的有效储集空间。岩石物理实验揭示,储层连通基质孔隙度平均值约为2.13%,虽然低于国内外其他致密油,但高于前期单一酒精法确定的有效孔隙度平均值(0.97%)。生产动态资料证实,大安寨段介壳灰岩致密油不是简单的孔隙型或裂缝型,其具有复杂的孔、喉、缝组合特征或储渗模式;较发育的介壳控制型微裂缝使储层内流体难进易出,虽然孔喉细、分选差、排驱压力高,但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和退汞效率仅略低于部分储渗模式,且好于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大安寨段是少数具有较高自然产能的致密油储层之一。介壳灰岩致密油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其规模有效开发仍面临基质渗流阻力大、单一开发方式效果差等问题,需要借鉴北美Bakken组和中国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致密油的开发经验,研究基于体积压裂和精细施工的有效开发技术以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9.
川中八角场构造大安寨段凝析气藏形成机制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角场构造下侏罗统大安寨段凝析气藏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规模较大的凝析气藏,研究其成藏机制对认识整个川中该段的成藏特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根据天然气及原油的碳同位素特征,分析了大安寨段的油气成因;结合地震资料解释成果上断裂的展布以及大安寨段油气的分布特征,指出了八角场构造大安寨段凝析气藏的形成机制,进而探讨了天然气对大安寨段油气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该构造靠近断裂的井,其天然气、原油的碳同位素值以及凝析油的轻烃特征异常,明显存在来自下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的侵入;②断裂的分布及规模控制着下部须家河组天然气混入的规模,大安寨段之所以能形成凝析气藏,在于存在断穿须家河组烃源岩与大安寨段储层的断裂,使须家河组天然气得以大量侵入,从而改变了大安寨段油藏的原始气油比,形成气侵型凝析气藏;③邻近的金华构造断裂规模较小,天然气侵入较少,仅在局部形成高气油比的油气井,而未形成凝析气藏;④天然气是川中大安寨段致密储层中石油运聚的主要动力,影响着低幅度无水致密储层中石油的富集程度及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10.
川中大安寨段裂缝评价及储层产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大安寨储层属于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孔隙-裂缝型储层,裂缝以低斜水平缝为主.研究利用双侧向测井曲线,结合三孔隙度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进行裂缝评价.大安寨储层的产能不受局部构造圈闭的控制,也与构造位置高低无关.由岩性、相对纯灰岩厚度、纯灰岩孔隙度、裂缝发育程度、储层厚度这5个主要指标确定了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指标Q.储层综合评价指标与油气产能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可用于储层产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王良  杨建  彭钧亮  陈岗  韩慧芬  张曦 《钻采工艺》2023,46(1):163-168
川中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主要发育在大二亚段,资源基础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但工程地质特征及可压性评价手段不明确。为建立可压性评价方法、优化储层改造对策及工艺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储层工程地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川中大安寨以页岩和灰岩互层为主,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孔隙度平均为5.9%,孔隙主要集中在0.001~0.1μm范围,发育有微米级孔隙;矿物组分以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为主,平均黏土矿物含量41%,平均岩石力学脆性指数为58.5%;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不高,灰岩段破裂压力与页岩段差值9~10 MPa,不利于裂缝在纵向上扩展。文章建立了页岩油储层可压性模型,基于页岩油储层可压性及岩性特征,提出了通过提高缝内净压力以实现层间突破、采取密切割压裂+暂堵转向的组合储层改造工艺来提高裂缝复杂程度的技术对策。通过现场试验,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改造效果从最初的油花微气到日产油2 m3/d,现场应用效果不断突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川中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发现了大量的工业油流井,但油藏分布极不均匀,油井产能有高有低。通过大量岩心、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压汞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公山庙大安寨段致密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含油性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的研究表明:川中公山庙侏罗系大安寨段岩性主要以介壳灰岩和泥质(含泥)介壳灰岩为主,大安寨段物性较差,喉道均值小,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的发育主要受灰岩中的泥质含量、高能滩和溶蚀作用的控制。图9参10  相似文献   

13.
根据胜利油区的地层渗透率、孔隙度,在27个低渗透油田和46个中、高渗透油田的放射性同位素测井中进行了粒径为100~300μm、300~600μm、600~900μm放射性同位素131Ba微球粒径选择实验,确定了放射性同位素131Ba微球的选择原则。当油藏渗透率K<100×10-3μm2、孔隙度<20%时,放射性同位素粒径为100~300μm;当油藏渗透率K>100×10-3μm2、孔隙度>20%时,放射性同位素粒径为300~600μm或600~900μm。在此基础上得到胜利油区选用同位素粒径明细表,对于指导施工,提高放射性测井资料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川中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油气藏为裂缝型复杂油气藏,长期以来一直围绕其天然裂缝系统为目标进行改造与开发。近年来,美国以巴肯组、鹰滩组为代表的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此,提出对川中大安寨段油气藏既围绕天然裂缝同时更强调基质孔隙为目标进行改造。为此,对龙岗公山庙大安寨油气藏进行了压裂改造研究,涉及油气藏地质特征、前期改造评价、压裂酸化工作液、水平井分段技术、改造工艺、压后评估等方面。先后在公115H、龙浅3、公003 H17共3口井进行了水平井分段复合压裂现场试验,并在龙浅009 H2、高浅1H井进行了水平井分段酸压裂现场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认识和结果,并针对压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涪陵大安寨地区的目标层段是大安寨段大一亚段致密灰岩段和大二亚段泥页岩。裂缝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了储层的好坏,所以裂缝的发育状况是该项目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主要在根据P波各向异性理论,利用叠前方位角资料计算裂缝密度和方位描述大安寨的裂缝储层的发育状况。研究表明,裂缝发育带在区域上呈现一定的分区性。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金华地区大安寨段勘探开发研究成果,中江-回龙地区大安寨段有利储层分布区及勘探潜力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通过开展沉积相研究、古地貌分析、裂缝预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以及含气性检测等研究工作,指出研究区大安寨段处于滨、浅湖交汇相带,东部浅湖相区存在古地貌高部位,该区域裂缝发育,在大一段储层段表现为顶部弱振幅反射、中低阻抗地震响应特征,同时具备“低频共振、高频吸收”含气性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是储层较致密和勘探难度较大的层系。 以野外剖面及钻井岩 心描述、薄片鉴定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为基础,结合岩相古地理、测井和孔渗等资料,研究了大安寨段 的储层特征,确定其为特低孔、特低渗裂缝-溶蚀孔、洞、缝型非常规储层,位于浅湖介壳滩与半深湖-深 湖过渡带的湖坡为有利储层的发育相带,储集空间由不同尺度的各类裂缝,溶蚀孔、洞、缝,粒缘孔(或 缝)、粒内孔和晶间孔等次生孔隙,以及泥页岩中的纳米-微米级有机质孔(或缝)和黏土矿物层间孔(或 缝)组成。 储层发育条件可归结为“层、相、位”三要素:“层”要素为区域分布较稳定的大二亚段,其厚度较 大,泥页岩中有机质与脆性矿物含量均较高和基质岩中纳米-微米级有机质孔与黏土矿物层间孔(或缝) 均较发育;“相”要素为黑色泥页岩与介壳灰岩不等厚互层组合的湖坡相带,该相带在成岩过程中因差异 压实作用往往可形成分布较密集的成岩压裂缝;“位”要素为多类型与多期次破裂作用和溶蚀作用追踪 叠加发育的部位,该部位是大安寨段致密储层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位置,即大安寨段页岩气(油)非常 规储层勘探与开发的“甜点”位置。  相似文献   

18.
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为典型自生自储致密油藏,储层物性差,纵向裂缝较发育,单井产量受多因素综合控制,无法用常规油藏勘探开发思维及已有行业评定标准进行分析。通过对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进行研究,结合《SYT6943–2013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预测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甜点区,并和当前掌握的地质情况与开采情况对比。研究表明:使用层次分析法可将模糊定性的地质结论量化为科学权重,有效解决了因地质资料不足而造成的分析瓶颈,降低了勘探风险;但致密油属非常规油藏,与常规油藏差别大,评估时各参数并不是越高或者越低越好的线性关系,而是需要找出参数区间或者上下限;层次分析法需与行业标准结合运用才能提高运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户部寨地区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文留和卫城构造之间,南北长9km,东西宽2.5~4.0km,面积约32km2。该区沙三—沙四段构造为卫西和卫东断层控制下形成的地垒带,呈北北东向展布,地层倾向100°~120°,倾角20°~40°,构造内部被两条北北东向贯穿整个构造的断层及一系列小断层分割成两个反向屋脊带和多个断块。主要含气层位为沙四段,地层厚度300~350m,砂岩层发育,砂岩含量百分比60%~70%,储层致密,孔隙度7%~12%,渗透率在1×10-3μm2以下,孔喉半径小,排驱压力大,不经…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陕141井区上古生界气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庆气田陕141井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三角洲的一部分,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储集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相沉积。储集空间主要是充填剩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包括溶蚀粒间孔、溶蚀粒内孔、铸模孔等)及微裂缝。不同岩石类型的储层具有不同的储集空间组合:岩屑砂岩的储集空间由次生溶蚀孔、晶间孔及微裂缝组成;石英砂岩则由充填剩余粒间孔、粒间溶蚀孔及高岭石晶间孔组成。储层孔喉半径偏小,孔喉结构复杂;孔隙度一般为4%~8%,渗透率一般为0.1×10-3~1×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研究认为,该区气藏类型为岩性圈闭气藏。盖层与储层的组合方式、盖层的封闭能力及盖层的分布面积是控制气藏形成的关键。气藏的分布受网状河道砂岩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