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亚楠  邓媛  霍威  马轮  石月  张晓东  杨刚 《辽宁化工》2012,(10):1008-1011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裂缝型油气藏在新增储量中将会占有更大的比重,储层裂缝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储层裂缝描述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论述了相似露头区描述、岩心镜下观测、人工压裂实验等目前储层裂缝描述的主要技术方法,简要总结了储层裂缝的特征分类、成因以及对后期开发注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云质岩油藏属于自生自储式源岩油藏,储层基质孔隙度2-7%,渗透率<0.05mD,属于非常规致密油藏。主要以多口出油井储层研究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钻井、测井资料和地震数据,井震结合寻找储层敏感性地震参数。根据裂缝检测理论和油气检测理论,运用裂缝分析和烃类检测分析等方法,对芦草沟组云质岩非常规储层进行综合预测。理清了裂缝有利发育部位与烃类检测有利区叠合部位即为有利储层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3.
顺北油田一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在加里东中-晚期及海西早期,受构造活动及热液溶蚀改造等因素影响,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十分发育。本文通过对该区岩石矿物成分分析,结合沉积相特征,将储层类型主要分为溶洞型、裂缝-孔洞及裂缝型。针对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识别,描述有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储层的展布规律,根据实钻井资料,井震结合,实现了研究区内有效储层识别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集层是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是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的重要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因此,识别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规律性差,通常难以识别。结合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对预测裂缝方法的研究,在预测裂缝时可以应用常规测井综合概率方法预测裂缝,也可以应用成像测井资料直观的识别裂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利用统计学的方法预测裂缝。  相似文献   

5.
对于裂缝-孔隙性双重介质油气藏来说,由于其特殊的储层结构,使常规储层保护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川西地区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对其进行合理的储层保护显得更加必要。通过对裂缝表面光电扫描及计算机成象分析系统对裂缝表面进行了精细描述和分析,对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裂缝的应力敏感特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提出了裂缝宽度预测模型;运用张量理论,在裂缝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和裂缝闭合特性的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储层的应力分布,得到了计算储层裂缝张量的应力敏感模型。运用上述结果对川西新场气田砂岩储层的裂缝宽度进行预测,为完井液配方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碳酸盐储层作为一种常见的储层,出现裂缝这种现象是十分常见的,裂缝作为一个复杂的地质体,怎样识别利用碳酸盐储层裂缝至关重要,用测井方法进行对碳酸盐储层裂缝的研究在进行剖析裂缝中必不可少,常规的测井方法能够更好地测量储层的放射性、电阻率、密度等物理参数,更好地进行裂缝研究。本文将系统介绍常规的测井方法来分析识别碳酸盐储层裂缝,以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裂缝型油藏天然裂缝发育程度较高,增产改造时需要对油藏可压性进行整体评价,以提高油藏整体改造效果,本文针对基岩裂缝型储层物性特点,开展储层岩石脆性、断裂韧性等岩石力学测试实验,结合裂缝型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点,对基岩裂缝型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三轴压缩试验与脆性评价、抗拉强度测试、全直径岩心压裂测试,建立基岩裂缝型储层的可压性评价模型,形成基岩裂缝型储层典型区块可压性剖面,确定影响复杂裂缝扩展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后期基岩裂缝型储层压裂裂缝形成机理及工艺优化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地下储层中的裂缝研究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探讨了电成像测井技术与常规测井技术、地层岩芯中的资料进行结合来对地层裂缝成因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浩  周文  陈洪德  谢润成  邓虎成 《辽宁化工》2013,(10):1220-1222
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储层以低孔渗、超深超压、致密砂岩地质特征为主。该地区目地层段裂缝是主要的储集和流通空间。裂缝识别是裂缝性储层勘探和开发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之一。基于岩芯样品裂缝类型的统计和分类,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储层裂缝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合取心井段岩芯裂缝的检验,证实该方法对裂缝评价效果与地层的实际情况相符,能较好的反映裂缝的发育情况。对该地区裂缝型储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M区块在潜山发育裂缝储层,会导致方位AVO变化。分析裂缝储层方位AVO特征对于了解该区裂缝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单井裂缝测井响应特征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典型裂缝储层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位AVO正演模拟及分析。研究表明,M区块裂缝储层厚度与地震分辨厚度相当,大入射角度入射时,地震记录方位AVO特征响应最明显,更有利于基于方位AVO裂缝检测方法进行裂缝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研究以ND地区火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储集空间的基础上,结合试采资料,建立了一套储层裂缝有效性定性、定量识别与评价方法,并综合评价了地应力、天然裂缝以及人工裂缝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裂缝发育带进行预测,为该区后期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裂缝性储层由于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构造应力的不同,在水力压裂中施工压力会有不同的表现。腰滩油田隐性裂缝发育,是导致压裂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裂缝性储层并不需要高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沟通更多的储层区域和更多的天然裂缝是保证油井压后高产稳产的关键。裂缝性储层水力压裂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有效控制压裂液向天然裂缝的滤失,本文从支撑剂优选、压裂液优化、施工工艺优化这三个角度来研究,保证施工的成功率。通过研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存在对储层产能建设意义重大。根据鄂尔多斯延长组岩心、常规测井及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对单井的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取声波和电阻率作为裂缝敏感参数,结合R/S分析法来识别裂缝,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兴马潜山带太古界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兴马潜山带太古界储层以区域变质岩为主夹少量侵入岩脉。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和破碎粒间孔,具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孔隙结构。储集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岩性、构造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古表生风化作用等。同时对不同岩性测井响应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储层岩性识别标准,结合试油试采资料,建立储层划分标准。这一研究成果及形成的储层评价技术对下步勘探以及开发方案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已有的钻井、测井资料入手,并结合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结果,对苏里格苏47区块山西组山1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具有砂岩孔喉分选较差,分布不均匀,且以细孔径为主。储层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和晶间孔较常见,可见残余原生孔隙,微裂缝和铸模孔相对较少。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微裂缝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存在对储层产能建设意义重大。根据红河油田延长组岩心、常规测井及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对单井的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取声波和电阻率作为裂缝敏感参数,结合R/S分析法来识别裂缝。再将研究结论推广到该区水平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致密砂岩储层中天然裂缝普遍发育,裂缝对油气井压裂及其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致密砂岩储层中的裂缝进行全面、定量评价及预测可以提高裂缝性油气藏的开发效果。本文综述了天然裂缝在致密砂岩中的分布规律及分类方法,对目前各种裂缝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提出了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验证和支持对提高天然裂缝发育分布研究的重要性,指明了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评价与预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层裂缝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缝性油气储层是一类典型的油气藏类型,其特点一般为储层裂缝发育,而基质可能岩性致密,固以裂缝作为油气储集和运移的主要形式。对于这类油气藏,储层裂缝的有效性是影响其生产开发的重要因素。前人对此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都比较零散;本文从几个主要方面归纳分析裂缝有效性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如粘土矿物充填、地质应力作用、储层污染等),并勾勒出模型演示其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9.
××潜山基岩是一套中上元古界的海相碳酸盐岩及滨海碎屑岩地层,具有构造复杂,裂缝发育的特点。以往在对该储层进行研究时,没有形成一套多学科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因此在对储层评价时,缺乏全面的统一标准。本文基于“四性分析法”,即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从基岩岩石学解析及成岩作用分析出发,建立潜山基岩地质特征及潜山储层发育的地质理论模型,结合基岩储层的测井特征以及生产试油资料,对潜山基岩储层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性分析法”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资料,建立一种适用于潜山海相碳酸盐岩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渗流规律与常规砂岩储层明显不同,此类储层开发过程中,存在生产井压力和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两相驱替实验分析了Sar油田储层岩心渗流规律、洗油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当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不存在裂缝时,储层水驱采收率仅有30%,而当存在一定裂缝时,由于储层平均渗透率增加,且存在基质和裂缝之间的渗吸作用,相比无裂缝油藏采收率可提高3%~10%,这表明,碳酸盐岩油藏在进行水驱开发时,存在一定裂缝的储层的水驱开发效果要优于不存在裂缝的碳酸盐岩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