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鞍钢砬子山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和初步开采设计方案,确定了露天矿边坡的地质分区,分析了各分区的岩体结构特点,上盘边坡为岩石强度相对较高的块状结构。下盘边坡为岩石强度相对较低的顺倾层状结构,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单纯形优化法对各分区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砬子山矿区的合理边坡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张宝才  肖辉 《金属矿山》2009,39(9):192-194
根据鞍钢砬子山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和初步开采设计方案,确定了露天矿边坡的地质分区,分析了各分区的岩体结构特点,上盘边坡为岩石强度相对较高的块状结构,下盘边坡为岩石强度相对较低的顺倾层状结构,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单纯形优化法对各分区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砬子山矿区的合理边坡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煤沟露天煤矿采场边坡坡度大,坡体岩石强度较低,局部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坡体滑坡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保证采场边坡稳定,根据大煤沟矿山地质特征及现场实际情况,对其采场边坡工程进行地质分区,并对各区段代表性剖面采用极限平衡法对现状及年度计划条件下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边坡稳定系数,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边坡防治措施及建议,为矿山边坡稳定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青龙山垭口路堑边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边坡分区,确定各分区边坡的破坏模式,以及计算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边坡加固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场勘探资料、室内试验数据,并综合考虑边坡工程施工特性等因素,在某矿区不同层位岩石的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利用3种不同的岩体强度折减法(中小值与中大值强度折减法、内摩擦角折减系数法、工程经验系数折减法)分别计算了该矿区的岩体强度,并用信息熵赋权法综合确定了边坡工程岩体的力学参数和变形指标,为分析和评价矿山边坡工程的强度及变形稳定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宝铁矿中、东坑采场边坡实际情况,以岩石的地质成因为基础,以岩石组合特征、岩石结构构造、矿区构造特点等为重要依据,确立了岩组划分原则,并对采场边坡岩组进行了合理划分,评价了各岩组的工程性质,初步判断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为进一步评价边坡稳定性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平庄西露天矿为依托工程,在系统的边坡工程地质勘查、岩体结构、水文地质调查与渗流场分析、矿区地应力场测量和矿岩物理力学特性测试的基础上,采用RFPA2D进行岩体破坏过程模拟、位移分析与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西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和边坡优化设计,使西露天矿各分区的总体边坡角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疆金宝铁矿的不断开采,一些不利于边坡稳定性地质构造被逐渐揭露,增加了边坡的不稳定性,致使现场边坡出现了多种模式的破坏,对矿山生产与人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研究该矿边坡大量揭露的节理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首先采用三维摄影不接触测量方法测定了边坡岩体结构面的几何参数,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与边坡几何要素,将边坡岩体进行了质量分级分区,根据岩石力学试验确定了各分区边坡的岩体力学参数;然后运用正交试验法,量化了节理倾角、内摩擦角、黏聚力、抗拉强度和刚度对滑坡概率的贡献程度,得到了节理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对Ⅳ-1区域边坡进行了模拟计算,并给出了稳定性评价结果。研究表明:边坡节理倾角、内摩擦角、黏聚力是控制滑坡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金宝矿Ⅳ-1区域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高寒地区自然条件,对牛苦头矿区露天边坡4种典型的岩石样本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测定岩石的质量、强度变化特性,分析其外观特征、质量损失率及抗冻系数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岩样的质量在冻融状态下有较小降低,影响甚微;岩样在冻融初期其微观结构变化较大,冻融作用对岩石造成的损伤较大,而冻融后期其对岩石造成的损伤相对较有限。岩样在冻融作用后抗冻系数变低,矿区岩体抗冻性相对较强。试验结果为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指导矿山以后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露天边坡最优参数,选取了8个工程地质剖面,通过极限平衡分析了A~H剖面在三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基于设计参数,对8个边坡剖面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边坡各剖面最优边坡角结构参数,并根据工程地质分区,推荐各分区边坡结构参数如下:1)A、B、C、E、F、G剖面整体边坡角为46°,即Ⅰ区、Ⅲ区边坡整体边坡角46°;2)D、H剖面整体边坡角为45°,即Ⅱ区、Ⅳ区边坡整体边坡角45°。  相似文献   

11.
王强  吴尚 《现代矿业》2023,(9):247-250
边坡稳定性是影响露天矿山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系着矿山的人员财产安全,而矿山日常生产中的爆破活动又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某矿区进行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等获得了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同时,采用强度折减法,利用FLAC3D软件,对矿区4个分区边坡在爆破振动荷载下的稳定性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此矿山在爆破振动荷载工况下各分区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均大于许用安全系数,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都龙锡锌矿采场边坡服务年限长、高度大,为保证露天开采安全,根据矿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矿岩物理力学性质等,采用岩石质量系数法和岩体质量指标法开展岩体稳固性评价。结合露天边坡布置情况,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对各段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情况,揭示了不同区域边坡的破坏模式及不良地质构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岩质边坡的勘察相对较为简单,不像土质边坡那样当岩土结构复杂时使得勘察较为困难,但当岩质边坡为顺向坡、且有软弱夹层时,其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一直是勘察人员难以把握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结构面大型现场直剪试验、规范查表法及反算法等综合评价法,确定了岩质边坡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并对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供类似工程作对比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铜录山矿陡边坡岩体质量的模糊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启太 《矿冶工程》2000,20(4):30-32
针对铜录山矿陡边坡设计与控制要求, 建立了岩体质量评判的解释结构模型, 并根据岩石强度、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观测资料, 结合铜录山矿不稳定区域的实例, 先对系统模型化, 然后求解并评判, 工程实际应用证实所用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边坡地下水渗流场分析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本文以水厂铁矿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工程勘查,钻孔压水、注水试验等对矿区水文地质环境进行了调研,并采用有限单元法对I地质分区边坡剖面进行了渗流场模拟研究,预测了边坡开挖至最终境界时的水压分布状况,为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渗透系数和渗流场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基于RMR法和BQ法的边坡工程岩体质量评级及力学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勘探资料和室内试验数据,并综合考虑边坡工程施工特性等因素,采用RMR法和BQ法分别对矿区边坡的工程岩体进行了质量分级和评判,综合确定了矿区各岩体的强度范围。实例分析表明综合预测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地预测岩质边坡质量的等级问题,从而为采取经济、合理的支护加固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边坡稳定性是露天矿开采安全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不同二维极限平衡法,对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区,初步确定采掘场工作帮、端帮的坡角、地表境界,为矿山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地质依据。通过对不同的边坡滑移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采用STAB2009分析验算边坡稳定性,简化Bishop法计算,整体单形法优化。结果表明,非工作帮、西端帮可能的破坏模式为顺层滑移破坏模式,东端帮、工作帮可能的滑移破坏模式为圆弧滑移破坏模式,推荐了各边坡的最终帮坡角。勘察边坡稳定性揭示了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帮坡破坏模式规律。  相似文献   

18.
露天矿山断层破碎带附近的终了边坡的稳定性是矿山开采过程中重点研究对象,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为了研究某矿山岩质破碎终了边坡的稳定性,以强度折减法为计算核心,采用雷达探测法提供基础岩体数据,并通过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法和结构面检测法等综合技术手段对该矿山两处破碎带(Ⅰ-Ⅰ剖面和Ⅱ-Ⅱ剖面)的岩体性质及边坡的稳定性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Ⅰ-Ⅰ剖面和Ⅱ-Ⅱ剖面的岩体力学参数均相对较低,但是边坡的整体性相对较好,且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得出两个剖面的最大剪应变的变化均不大,且两剖面最大剪应变的位置均出现在终了边坡的底部,边坡的上部和中部均没有产生大量的应变集中现象;通过对该矿区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两处破碎带随着矿区的开采,台阶坡面角设计为60°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61和2.41,两个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露天采矿技术》2016,(10):20-24
以霍林河矿区地质情况和历年边坡监测数据为依据对霍林河矿区边坡变形进行三级预警。主要论述和分析了霍林河矿区主要边坡监测位置,受地质性状、降雨等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通过此规律再结合实际边坡位置情况做出预警。  相似文献   

20.
大型露天矿山边坡岩体结构与破坏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水厂铁矿矿区地质环境、构造、地层、岩性与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进行了边坡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与边坡岩体的结构分析。根据岩体的结构特征、结构面的产状与采场边坡方位的空间组合关系,确定了边坡岩体的结构类型和边坡潜在的破坏模式,为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