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并分析了锚网索与底角锚杆耦合支护机理,并以某矿为工程背景,模拟并分析了高水平应力条件下合理的锚网索+底角锚杆+桁架耦合支护结构,提出了在高应力条件下,巷道的破坏是扭曲变形破坏,采用合理的锚网索与底角锚杆支护结构和支护参数,可有效控制巷道扭曲变形,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针对南屯煤矿93上02面上巷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巷道支护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通过对支护效果的分析,指出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在深部煤巷支护中的应用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南某煤矿140703综放工作面回风巷深井软岩巷道的地质特点,结合锚网索耦合支护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巷道锚网索初次耦合支护参数和二次耦合支护参数。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147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87 mm,巷道围岩变形量小,锚网索耦合支护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其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6.
7.
深部煤巷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南屯煤矿 93 上 0 2面上巷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 ,详细分析了巷道支护破坏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通过对支护效果的分析 ,指出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在深部煤巷支护中的应用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矾山磷矿419m水平大巷埋深超过350m,且受到工作面回采的扰动,巷道支护非常困难.通过对该矿工程地质调查与分析,确定了矿419m水平大巷的破坏原因,研究了深部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确定了该巷道的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锚网索耦合支护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充分发挥锚网索的耦合支护作用,有效控制巷道变形,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研究锚网索支护技术在高应力煤巷中的适用性,对32#层左九巷道原锚网索支护方案出现的问题和软岩巷道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确定支护关键部位。在此基础上,对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具体的耦合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1.
12.
许疃矿南翼运输大巷地质条件复杂且受高应力作用,巷道变形严重并难以趋于稳定,以往采用的U形钢强支等支护方法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及工程实践,提出了"锚杆与金属支架相互增强"原理,采用此方法支护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抑制巷道的变形并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九龙煤矿-890m进风行人大巷复杂的工程地质情况,巷道断面较大且高应力作用显著,现已发生严重变形破坏。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巷道围岩的力学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获得深部高应力巷道应力、应变演化特征,结合巷道周边围岩的成分分析、力学实验结果,基于FLAC3D对比优化深部高应力巷道联合支护方案,探究支护结构、支护参数的可靠性,提出以锚杆、锚索为核心的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方案。在巷道开挖后进行矿压观测,进一步验证支护方案以及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并实时监测围岩的变化特征。工程实践表明,在深部高应力巷道中采用锚网索喷联合支护,巷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得到有效改善,围岩受力更趋稳定,变形得到有力控制,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改变断层倾角的大小、断层破碎带厚度以及含水层水压对固液耦合模式下采动诱发断层界面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断层活化突水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断层的上盘断层界面所受的正应力及剪应力皆大于下盘断层界面所受的相应应力;在工作面推进相同步距时,断层界面所承受的正应力随断层倾角增大而减小,剪应力在倾角为一定范围内随增大而增加,但倾角超过一定角度后其又随之增加而减小;随断层破碎带宽度增加,断层盘界面所受的正应力越大,而剪应力越小;断层界面所承受的正应力及剪应力皆随含水层水压的增加而增加,且水压越大,断层突水危险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针对常村煤矿高应力软岩条件下巷道出现变形大、支护难等问题,分析了原支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顶板加强2个顶角和中部支护、对巷帮加强下帮支护的支护方案,并对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护参数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9.
高应力、低强度是引起软岩巷道产生塑性大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某矿皮带下山变形破坏特征及围岩力学状态,总结了其变形失稳原因;基于耦合支护理论,在原支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断面高强锚杆+长锚索+控底混凝土层耦合支护(方案1)和长短多级锚索+高强锚杆+柔性让压充填层+U型钢联合支护(方案2)2种优化方案,采用FLAC3D模拟了2种优化方案的支护效果,确定方案2作为最佳支护方案;工业性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案后,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底鼓量及两帮最大移近量分别为37.8 mm、97.8 mm和105.3 mm,基本控制了围岩有害变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