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鉴定、X粉晶衍射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手段,查明了龙胜滑石矿中不同品级矿石的矿物组成特征:矿石主要为片状变晶结构和片粒状变晶结构,以块状构造为主,局部见条带状构造和脉状构造。特级矿主要成分为滑石;一级品和1号矿主要由滑石和石英组成;二级品和2号矿主要由滑石和绿泥石组成;牛皮矿主要由绿泥石、滑石和石英组成。矿石白度主要受致色因子Fe影响:灰绿色的牛皮矿因绿泥石中Fe2+含量高而导致矿石白度低,黄白色矿则因褐铁矿中Fe3+致色。本研究使用连二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对黄白色矿进行白度提高试验,常温常压条件下反应120分钟后,矿石渣浆白度值由初始的67提高到80,获得产品指标达到涂料油漆滑石粉一级品标准、塑料滑石三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岩体分级方法进行了归类,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同时采用RMR分级、Q分级和MRMR分级3种方法进行了工程岩体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将用于岩石力学参数的工程处理及矿山岩体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辉县景区减灾防灾提供地质依据,根据实际工程概况,研究了辉县部分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及防治措施,预测评估了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以及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评估区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对铁路建设用地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以及工程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得出了此区地质灾害评估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评估结果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对该类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煤矿矿山建设可能引发并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煤矿建设安全。对马岭山煤矿矿山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危险性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煤炭地下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煤炭地下开采引发的开采沉陷、矸石山堆积、矿井突水和瓦斯灾害等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危害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S225南段改建工程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为二级公路,全线长度46 km,属重要建设项目。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为解决社会发展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地质灾害风险。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两方面入手,结合茂名市高州市150MW农业光伏互补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案例进行实际研究,以期为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复杂地质环境的影响,当下煤矿开采作业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了煤矿生产安全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矿井作业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煤矿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必要采取合理手段进行有效防治。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在煤矿开采中的地质灾害的相关特征进行详细介绍,并深入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各项因素,根据灾害类型和诱发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金锁石林建设项目可以助推当地旅游发展,为了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对金锁石林征地建设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介绍金锁石林征地建设区工程概况,包括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中和建设后区域可能遭受、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进行预测评估;充分考虑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分级,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估,根据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建设是提高地灾防治能力的重要手段。广西在地灾治理新机制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与实践。本文对广西地质灾害防治的成功做法,尤其是梧州模式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其成功的原因,所做的创新,值得借鉴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最后,从土地、资金、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天宝山Ⅱ矿体矿区工程地质灾害的情况,分析研究了工程地质灾害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提出了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措施,采取拦、填、疏、排、护等治理措施,对矿山开采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寿阳县主要地质灾害的四种类型以及发育特征,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得出结论:寿阳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内在在因素控制,以及大气降水、地表水、采矿、边坡开挖等人为外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分析了煤矿地质灾害特征,重点介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各类损失,而且还可以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高效进行.通过对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乡结合部的区位特征,选取了太原市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工业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及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建设项目评估区的范围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的特征及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然后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了综合分区和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通过对一个典型实例的详细分析,为地质灾害技术人员在城乡结合部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了思路、技术路线和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