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雪  朱平  展义臻  王炳  董朝红 《染整技术》2007,29(10):32-35
利用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五氧化二磷和乙二醇、丙三醇的混合物成功合成了一种无甲醛棉用耐久性磷系阻燃剂。研究了阻燃剂的合成条件,红外分析确认了阻燃剂的结构,对阻燃剂的一些性能指标如酸值、含固量、磷含量和粘度等进行了测试,此外还研究了阻燃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工艺。该阻燃剂与多元羧酸及酸性催化剂构成阻燃整理体系,整理后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棉织物。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磷系无甲醛阻燃剂在棉织物整理的工业生产和实验提供数据支持,用磷系无甲醛阻燃剂OP-MDPA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与其他的棉织物阻燃整理方法进行对比,得到最优整理工艺。采用无甲醛阻燃剂OP-MDPA和无醛交联剂GF-415按一定质量比配制成新的试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阻燃剂质量浓度、处理温度、交联剂质量浓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OP-MDPA质量浓度500 g/L、无醛交联剂GF-415质量浓度50 g/L、焙烘温度185℃、pH值5~6时,阻燃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晰棉织物阻燃整理研究思路,结合棉织物结构特点,阐释了棉织物燃烧及阻燃机理,归纳了适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剂与阻燃整理工艺。结果表明:为了解决传统阻燃整理技术中的甲醛释放问题,棉织物低甲醛和无甲醛阻燃整理工艺成为研究重点;同时,针对传统棉织物阻燃工艺的环境污染问题,溶胶-凝胶、生物大分子沉积、超临界CO2流体等新型阻燃整理技术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指出,进一步揭示阻燃机理、研发新型高效阻燃剂与环保阻燃加工技术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棉织物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棉织物的阻燃研究也经历了从不耐久、半耐久到耐久性阻燃整理以及高效绿色阻燃整理的发展历程。以时间线为主线,介绍了棉织物阻燃整理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有机磷酸酯的铵盐类新型半耐久阻燃剂以及均三嗪类阻燃剂等无甲醛绿色阻燃整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阻燃剂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甲基膦酸二甲酯阻燃剂微胶囊.借助显微镜、扫描电镜、高性能粒度分析仪等对微胶囊制备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将制得的微胶囊与无甲醛交联剂联用,研究了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确定了最佳整理工艺条件.经整理后的棉织物阻燃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FR-C阻燃剂对棉织物阻燃整理的理想整理工艺及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使用FR-C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分析了影响阻燃效果的各因素,并与普通阻燃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R-C阻燃剂的最佳阻燃整理工艺为:阻燃剂用量120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3min;经过FR-C阻燃剂整理的棉织物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较普通阻燃整理的棉织物好,且织物透湿量和抗皱性有所提高,对织物强力损伤较小。认为:FR-C阻燃剂整理的棉织物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魏菊  吕彦彦 《纺织学报》2010,31(11):95-98
采用酯交换法,以亚磷酸三苯酯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阻燃整理剂季戊四醇亚磷酸酯。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为交联剂,对纤维素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阻燃剂及阻燃棉织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垂直燃烧仪和极限氧指数仪测试阻燃织物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通过交联剂与纤维素发生反应;阻燃棉织物经12次水洗后,极限氧指数仍可达到27.8%,具有良好的无甲醛耐久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8.
阻燃整理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工作者在阻燃整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阻燃机理、新型阻燃剂及阻燃方法(微胶囊包覆阻燃剂法、物理处理诱导接枝阻燃整理)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阻燃整理存在的问题: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整理,低甲醛或无甲醛阻燃整理,无卤阻燃剂开发,低毒、抑烟阻燃剂的开发,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等.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阻燃剂的开发、阻燃剂的整理技术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磷系无甲醛阻燃剂对纯棉针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究了最佳整理工艺以及整理棉织物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当阻燃剂用量为450 g/L、催化剂用量为10 g/L、165℃焙烘2 min时,织物的阻燃效果和强力保留较好;经30次及50次水洗后整理棉织物的损毁长度分别为8.5 cm、8.6 cm,整理棉织物甲醛含量低于5 mg/kg;由TG和DTG知,相对于未整理棉织物,整理棉织物的残碳率提高29.95%、最大质量损失速率降至15.93%/min,阻燃剂在整理织物受热分解最快的高温段起到减缓分解的作用;活性红B-2BF、活性黄B-4RFN、活性深蓝B-2GLN染色棉织物阻燃前后的色差分别为1.52、1.89、4.2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自制阻燃剂BP-F在棉织物阻燃整理中的应用和阻燃机理,发现BP-F阻燃整理棉织物可以在凝聚相中起到优秀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的优化阻燃整理工艺为:阻燃剂BP-F 250 g/L,用纯碱调节整理液pH值至6,160℃焙烘75 s;经过整理后的棉织物无续燃,极限氧指数可达30.9,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同时整理织物的白度和强力损失小.  相似文献   

11.
张广知  方进 《纺织学报》2022,43(7):90-96
为解决纯棉织物的阻燃及其耐洗性问题,以生物质植酸和双氰胺为原料,制备了无卤生物质环保耐洗阻燃剂PD,并应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能谱仪等分析表征了PD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并对整理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阻燃及耐水洗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剂PD为多活性磷氮型阻燃剂;纯棉织物阻燃整理时,阻燃剂PD质量分数为35%;PD处理样在800 ℃热解残炭量为13.32%(氮气气氛),垂直燃烧的损毁长度为4.5 cm,极限氧指数达43.6%,且阻燃织物经40次标准洗涤后,极限氧指数仍能达到29.1%;制备的阻燃剂PD是一种阻燃效果和耐水洗性能优良的生物质环保阻燃剂。  相似文献   

12.
纯棉织物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朱平  王仑  王炳  隋淑英 《印染》2003,29(6):5-7
采用多元酸作为交联剂对棉织物进行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研究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条件,探讨影响阻燃效果的各种因素。与N—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工艺进行比较,本工艺不仅显著降低织物中游离甲醛含量,还提高了阻燃效果,且阻燃剂、交联剂的用量大大减少,阻燃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三种含磷多元羧酸对棉织物的抗皱、阻燃作用,结果表明:棉织物经含磷多元羧酸整理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抗皱效果和耐洗涤性能,其中PBTCA整理后的综合效果最好;三种含磷多元羧酸都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其中PBTCA的阻燃效果相对最好,但与专用阻燃整理剂尚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高效无卤阻燃棉织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棉织物的阻燃效果与耐久性,以磷酸二氢铵(NH4H2PO4)和尿素为原料,经磷酸化改性制备无卤耐久阻燃棉织物。通过研究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阻燃棉织物接枝率与白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脱水葡萄糖单元(AGU)、NH4H2PO4与尿素的量比为1∶2.5∶15,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为90 min。测试了阻燃棉织物的阻燃性能与耐水洗性能及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阻燃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由原棉织物的18%提高到50.9%,达到不燃级别;经800 ℃热分解,残炭量上升到40.0%左右,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经30次标准洗涤测试后,LOI值仍可达到28.5%,表现出较好的耐洗涤性;该法实现了棉织物的高效耐久阻燃。  相似文献   

15.
沈华  卢霜  刘金华  朱泉 《纺织导报》2012,(3):40-42,44
棉用耐久阻燃剂DM-3070是磷酸酯类无甲醛阻燃剂,采用2D树脂作为交联剂可有效地与棉纤维交联,使阻燃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耐洗性能,布面甲醛含量可控制在75mg/kg以内。相对于传统的含甲醛的棉用耐久阻燃剂,可以有效改善生产环境和服用性能,并为完全无甲醛耐久阻燃整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多数磷氮阻燃剂不耐氯的特性,以亚磷酸二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甲醇钠、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分2步合成了磷氮耐氯阻燃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阻燃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将其应用于亚麻织物的阻燃整理,并对整理后的亚麻织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耐久性以及耐氯性测试。结果表明:经合成的耐氯阻燃剂整理后的亚麻织物炭长达5.8 cm,整理后亚麻织物经过20 mg/L 的有效氯溶液浸泡1 h后炭长还可保持9 cm;阻燃亚麻织物经12 次水洗后,仍能达到国家B2标准,证明成功合成了含磷氮的耐氯耐久阻燃整理剂。  相似文献   

17.
方寅春  陈吕鑫  李俊伟 《纺织学报》2022,43(11):113-118
为实现涤/棉混纺织物同时具有阻燃和超疏水功能,以生物基的壳聚糖(CS)和植酸(PA),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在涤/棉混纺织物上构建阻燃涂层,并采用含氟的超疏水整理剂处理涤/棉混纺织物。测定了织物的阻燃和超疏水性能及热稳定性;并观察了阻燃处理前后织物及其垂直燃烧后残炭的外观形貌。结果表明:经CS/PA阻燃处理后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值)可以达到30.6%,经超疏水处理会使其LOI值有所降低,但静态接触角可以达到150°以上,可获得阻燃超疏水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水洗耐久性;织物经阻燃超疏水处理,有利于提高其高温稳定性和促进其成炭,CS/PA阻燃涂层可发挥膨胀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纯棉织物阻燃整理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瑞芬 《印染助剂》2004,21(3):11-14
在探讨纯棉织物阻燃机理的基础上,对织物阻燃耐久性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得出了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亚磷酸二甲酯和三聚氯氰为原料制备了含三嗪活性基的棉织物阻燃整理剂,并应用于棉织物,研究了各种工艺条件如阻燃剂用量、整理液pH值、焙烘温度及添加剂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