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应用穆斯堡尔效应及正电子湮没技术,对Fe-B(B_(15~21) at%)及Fe_(82)B_(13)Si_5非晶合金进行了分析,其穆斯堡尔谱呈现参数连续变化的六指峰。经计算机解得的内场分布P(H_i)表明,P(H_i)在Fe-B系中与B的含量有关;而P(H_i)在Fe_(82)B_(13)Si_5中则因不同热处理而不同。Fe-B_(15)和经过磁场退火的Fe_(82)B_(13)Si_5都呈现出高而较窄的P(H_i)分布,Fe-B_(15)系中P(H_i)的最大内场H_i移向低场的一侧。对在Fe_(82)B_(15)Si_5中的正电子平均湮没寿命,则经在磁场中热处理后为最大。实验结果表明,Fe-B系的热膨胀系数在B的含量为15%处为极小值;而Fe_L(低自旋铁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一组含镁磁铁矿的穆斯堡尔谱(室温),MgO的含量由0.28%至8.02%。得到以下结果:(1)各实验谱均由两套六线谱组成。组分谱2(H_i小)被指派给B位上按1:1进行电子跳变的Fe~(2 )与Fe~(3 ),组分谱1(H_i大)被指派给A位的Fe~(3 )加上B位剩下的Fe~(3 )。在有类质同象替代或非正分的磁铁矿中,不是B位上的全部铁离子都参与电子跳变,而是B位上成对的Fe~(2 )与Fe~(3 )进行电子跳变。当B位上Fe~(3 )数目多于Fe~(2 )  相似文献   

3.
一、场分布对频率测试的影响通常应用的测试腔频率的谐振法如图1所示。若结构其余尺寸不变,所有环尺寸改变△b引起的腔谐振频率变化为△f,则各环分别改变△b时,频率变化为C_i△f。C_i为场分布系数。同样对栏片可以定义系数D_i。显然,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供了拟合超精细场连续分布的展宽六线谱与顺磁峰,四极分裂双峰和标准铁磁六指峰等混迭的穆斯堡尔谱,求解超精细场分布函数P(H)的二种计算机算法,给出了程序框图,讨论了有关问题。算法1为“剥谱拟合法”。其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可对混迭谱S_α(l)中相应各分立参量谱S_p(l)(顺磁峰、四极双峰,铁磁六指峰)进行剥谱运算,得到仅含分布参量的纯展宽六线谱S_c(l)=S_α(l)-S_p(l)。进而可采用本文概述的求解纯展  相似文献   

5.
将冷轧态的65%Ni的铁镍坡姆合金在480℃长时间退火热处理,其冷轧态及经不同时间退火样品的室温穆斯堡尔谱的特征如下:1.各谱都由铁磁性的六指峰组成。2.各峰的线宽都很宽。3.线宽明显不对称。4.增加退火时间使谱形不对称增加,并使谱线变宽。用Hesse法计算所得的超精细场分布的特征如下:1.超精细场分布范围在250至340kOe之间。2.冷轧态样品超精细场基本上以300kOe为中心对称分布,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其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用NMR法测定DMHMP-UO_2(NO_3)_2和 DRRP-UO_2(NO_3)_2两体系的配位体交换反应的速度常数Kr及活化络合物的△G、△H、△Ea、△S 等热力学函数。两体系的活化能E_a约6.50—7.88 kcal/mol,交换反应速度比较高,而且△S<0,与TBP-UO_2(NO_3)_2体系的△S相近,约-23.6—-28.3cal/mol.K左右,说明该两体系的交换反应均属于缔合机理。而活化自由能△G则随酸度增加而有所增加,可能是由于HNO_3浓度的增加,HNO_3被萃取,与P=0基团形成氢键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钛膜中氢同位素的深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  施立群  龙兴贵 《核技术》2007,30(9):754-758
为评估氢同位素效应对其在贮氢金属中深度分布的影响,对H/D-Ti、D/T-Ti、D-Ti及T-Ti样品用7.4MeV的4He离子束进行30°方向弹性反冲(ERD)分析.由H/D-Ti样品ERD能谱获得其1.7μm深度的D分布,结合D-Ti样品ERD能谱的~3 μm深度的H、D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H、D含量均随深度增加,其分布曲线基本一致,说明在Ti中H、D的分布互不干涉,样品制备过程中其同位素效应不明显.用同样的方法对DT-Ti样品中的D、T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1.7 μm深度内D、T的分布基本均匀,但由于D、T的能谱过于靠近,其解谱误差较大.用3.0 MeV的质子对HD-Ti和D-Ti进行的质子背散射(PBS)分析表明,两样品中的D分布趋势一致,证明了Ti中H、D的分布互不干涉,样品制备过程其同位素效应不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由小鼠体内分布资料估算N-氨水(13N-NH3?H2O)在人体内辐射吸收剂量,并评价其安全性。由小鼠13尾静脉注射N-NH3?H2O后,在0、0.5、1、2、5、10、20、30min时刻处死动物,测定小鼠体内各脏器放13射性分布,换算至标准人体内分布数据,按MIRD法计算人体内N-NH3?H2O辐射吸收剂量。经估算,人体13肝内照射吸收剂量最高,其值为3.6×10-3mGy/MBq,全身内照射吸收剂量最低,约为1.7×10-3mGy/MBq,其他脏器内照射吸收剂量在(2.4—3.3)×10-3mGy/MBq之间,有效剂量为1.8×10-3mSv/MBq。由小鼠体内分布资料可估算人体内N-NH3?H2O吸收剂量,这些资料为临床安全应用N-NH3?H2O提供了依据。1313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利用ZnO(氧化锌)压敏电阻来改善平顶段波形的思想。在HT-6M的V_L、I_P剪裁实验中,获得了几十毫秒的理想平顶(△V_L/V_L<5%,△I_p/I_p<5%,△N_e/N_e<10%)。显然,一个稳定不变化的温度及密度分布对许多诊断以及进一步的物理工作有重要意义。还分析了HT-6M的角向场回路,比较了计算和实验结果,介绍了压敏电阻脉冲应用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对铁蕊托克马卡可推广到上升段使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利用ZnO(氧化锌)压敏电阻来改善平顶段波形的思想。在HT-6M的V_L、I_P剪裁实验中,获得了几十毫秒的理想平顶(△V_L/V_L<5%,△I_p/I_p<5%,△N_e/N_e<10%)。显然,一个稳定不变化的温度及密度分布对许多诊断以及进一步的物理工作有重要意义。还分析了HT-6M的角向场回路,比较了计算和实验结果,介绍了压敏电阻脉冲应用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对铁蕊托克马卡可推广到上升段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硅面垒探测器及CsI(Tl)探测器设计制作了一套△E-E型探测空间粒子的望远镜系统,利用α粒子、质子、氧离子、铁离子4种粒子对该望远镜系统和电子学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能量刻度。电子学的增益系统分为三挡,分别为1.0、1/3和1/12.75。实验结果表明:对于α粒子,采用1/3挡,在△E_1和△E_2探测器中每道能量分别是H_1=0.107 MeV和H_2=0.123 MeV。对质子能量的刻度,采用1挡,每道能量H值为0.016 7 MeV,这个H值几乎不随能量变化,在CsI探测器中,每道能量H为1.047 MeV。对氧离子的能量刻度采用1/12.75的挡别,刻度出每道能量是1.11 MeV。在探测器中,沉积能量高于50 MeV,电子学系统进入饱和状态。对铁离子的标定结果与氧离子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2.
在He/C3H8(60/40)混合气体中电子的漂移和倍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用均匀场漂移室测量得到在He/C3H8 (60/40) 混合气体中的电子饱和漂移速度为3.8cm/μs.气体增益在2×104以上将出现饱和效应.由于很好地降低了放大器的噪音干扰,在55Fe能谱的低端观察到1.5keV Al的特征KX射线在He原子上产生的的全能光电峰.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一种用于RIBLL粒子鉴别的阳极分别在X、Y方向分条,共用阴极,纵向场双叠层气体电离室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用3组分a源对电离室进行能量刻度得到其相对能量分辨对^241Am a源约为3.49%。通过在RIBLL上测量80Mev/u^20Ne ^58Ni反应次级产物碎片,得到△E与TOF两维分布图,并根据粒子鉴别原理测得A/Z=2时的Z分布和Ne、O、N、C的同位素分布。  相似文献   

14.
在微波铁氧体器件中,合适的材料是保证器件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Y_3Fe_3O_(12)(YIG)通过各种磁性或非磁性离子代换,可以使4π穆斯堡尔谱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得到较低的共振线宽△H和温度系数α。本工作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单根柱的低温蒸馏计算模型,对H2/HD,H2/HT和D2/DT三个双组分体系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温度和各组分浓度在柱上的空间分布,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易挥发组分在柱高端浓集,而难挥发组分在柱底端浓集的分离特征。三个体系以H2/HT最易分离,H2/HD次之,D2/DT最差。对于文中研究的体系,当理论板数为80时,D2/DT不能达到脱氚率99%的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氧化态和硫化态的Fe-Mo/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了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并结合噻吩脱硫活性测试和XRD分析探讨了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及活性相。实验结果表明,不同Fe/Mo原子比的催化剂基体样品,其穆斯堡尔谱主要由钼酸铁Fe_2(MoO_4)_3的双峰和α-FeOOH的双峰以不同比例叠加而成。负载于氧化铝上后,穆斯堡尔谱产生明显变化,表明其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硫化后,得到Fe_(1-x)S的磁分裂谱,此外在中间部分还叠加了一个δ=0.35mm/s、△=0.78mm/s的双蜂。由于这组双峰的出现是以催化剂中Mo的存在为条件,  相似文献   

17.
稳定同位素分布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昱应 《同位素》2002,15(4):247-252
在参量S=2Z-N、H=N-Z的正方形核素图中,核素稳定区显示出范围常数44;偶Z60-82上界以坐标△H=2,4,8递变;坐标差12~-8上界与偶Z52-80下界的边界线以坐标△H=2,2,4,4,8,8递变。偶Z核对应区的Z下界以坐标△S=8,4,2递变;稳定区左界由核素703020Zn4010,1164828Cd6820,1927636Os11640为中点联系着。综合得到稳定同位素的新基本规律是:1,2,4,8,16,8,4,2,1。并建立能级以2分裂与简并的原子核氘氚模型初步解释。以稳定区边界规律外推出放射核素的可能上界是坐标H=60或80与S=68。  相似文献   

18.
氚标记雌二醇的制备方法已有很多报导,但雌二醇-3-苯甲酸酯(简称BE_2)的氚标记尚未见报导。本文以雌酚酮为原料,先合成△~(9(11))-BE_2,然后进行氘化反应得到[9,11-~5H]-BE 2产品的放射性比度为21mCi/mmol,放化纯度大于99%。 1.△~(9(11))-BE_2的合成 反应步骤如下。将所得产品进行熔点测定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其结果见表所示。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在制备并稳定Pu(Ⅵ)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它在稀TBP/煤油与水相间的分配。考察了28℃下5%TBP/煤油萃取时硝酸浓度、硝酸铝浓度、U(Ⅵ)浓度、TBP浓度对Pu(Ⅵ)萃取行为的影响,确定了TBP萃取Pu(Ⅵ)的反应方程式,并求出了该温度下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即PuO22 2NO3- 2TBP(。)=PuO2(NO3)2·2TBP(。)Kex=2.63mol-4·L4。实验考察了温度对Pu(Ⅵ)分配比的影响,求得 28℃下该萃取反应的△G=-2.39kJ·mol-1,△H=-2.10kJ·mol-1和△S=0.983 J·mol-1·K-1。  相似文献   

20.
用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穆斯堡尔谱学研究了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的Fe-Zr-B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态的薄膜是非晶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样品表面氧化较明显,深层部分Fe, Zr, B结合占主导地位;穆斯堡尔谱学结果表明薄膜中Fe原子周围Zr、B原子的存在使Fe原子核内场值有所下降并导致超精细场分布P(H)出现双峰结构,薄膜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局域微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