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抽油泵阀球直径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在分析了抽油泵阀球直径尺寸对液体流动性、泵阀开启灵活性和阀罩及阀座结构布置的影响后,指出:采用较大直径的阀球,有利于液体的流动,但泵阀开启欠灵,也给阀罩结构设计带来困难,应该在结构允许的前提下,选用尽可能大的阀球。据此推荐了估算阀球直径的经验公式,给出了阀球直径系列,制造阀球的技术条件和专业生产厂采用的阀球直径数据。  相似文献   

2.
油田现有注水泵泵阀为吸入阀和排出阀2套独立的泵阀,维修很不方便。鉴于此,研制了一种整体泵阀,即将2套独立的泵阀合二为一,以优化泵阀结构,方便维修。这种新型泵阀主要由组合阀体、组合进液阀片、组合进液阀片体、组合排液阀、弹簧座、销子和弹簧等组成。阐述了泵阀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试验情况。现场应用表明,新型泵阀的使用寿命比原有泵阀至少延长了1倍,有效地解决了原泵阀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注水系统的可靠性和注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钻井泵阀在含有固相微粒的泥浆中工作。因此,湿磨粒磨损和冲蚀磨损是导致泵阀及阀密封失效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研究和优选钻井泵泵阀密封的摩擦副材料,文中通过4种聚合物材料与钢组成的摩擦副,在泥浆中磨损过程的试验研究,初步研究了其摩擦学性能,为选择钻井泵泵阀密封材料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F—2200HL钻井泵在油田工业性试验中暴露出易损件使用寿命不稳定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设计,对该型钻井泵进行了1309h的厂内模拟油田工况台架运转试验,主要是对泵柱塞盘根、活塞缸套、阀总成、密封件等进行多方案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缸套活塞结构可以用于52MPa以上工作压力的往复泵;双金属缸套活塞组成的密封副是最佳密封结构,陶瓷缸套耐磨性很好,但其组成的密封副结构并非最佳密封结构;泵阀胶皮损坏导致阀体、阀座刺漏是泵阀总成失效的主要形式,提高阀胶皮质量是延长泵阀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见的压裂泵泵阀导向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经改进设计的泵阀将阀盘和导向翼分别加工成形,再用摩擦焊焊接成一体的过程和工艺。这种结构改善了泵阀的导向性能,增大了阀盘下的有效过流通道面积,提高了泵阀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抽油泵泵阀运动规律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景明  李循迹 《石油机械》1989,17(6):12-15,34
作者介绍了在抽油泵试验台上对泵阀运动规律进行的观察和测试情况。以图表的形式表明了泵阀的运动规律与柱塞运动规律的变化关系。指出:抽油泵泵阀的运动不仅有上下直线运动,而且还有旋转运动。这对抽油泵泵阀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抽油泵阀开启压差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确地计算抽油泵阀的开启压差是分析抽油泵工作性能与优化抽油泵结构尺寸的基础。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国内文献所介绍的几种抽油泵阀开启压差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计算泵阀开启压差的关键是合理地计算泵阀阀球与阀座密封面上的液体压力,假设了这一密封面上液体压力沿密封弦是线性分布的,并推导出泵阀开启压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抽油泵阀的开后压差只与抽油泵阀的结构和结构尺寸有关,而与泵的沉没压力和排出压力无关。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抽油泵阀罩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抽油泵柱塞阀罩断裂的问题,从整体结构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先后研制了2种不同结构的高强度抽油泵阀罩。这2种高强度抽油泵阀罩都具有结构新颖独特、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解决了普通抽油泵阀罩机械强度低、工作过程中受到阀球频繁冲击、容易断裂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高强度抽油泵阀罩未出现断裂现象,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按照泵阀的破坏机理,分析了服役失效的主要原因。然后,综合地叙述了苏联KCK型钻井泵阀试验研究的全过程,分析了该型泵阀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结构特点以及材料和工艺质量,从而指出了提高钻井泵阀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排采作业中,低沉没度对有杆抽油泵泵阀的正常打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泵阀的开启压差进行精确计算,借鉴往复泵泵阀的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泵阀运动数学模型与仿真模型。通过Simulink对抽油泵泵阀进行仿真,得到泵筒内的液体压力变化规律曲线、泵阀打开高度曲线及泵阀运动速度曲线。分析仿真结果认为,阀球的打开与开启压差有着重要关系,并不完全由沉没压力决定;阀球的打开与有杆抽油系统的冲程、冲次及泵的结构有关,随着有杆泵抽油系统冲程或冲次的增大,泵阀的升程高度相应增大,反之减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往复钻井泵泵阀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冲蚀磨损和磨料磨损的特点,研制了一种可作二维运动的旋转阀盘。这种阀盘可有效地自行研磨工作面,使泵阀的寿命提高3倍以上。对其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后认为,只有合理地设计叶片的进、出口结构角及叶片形状,才能充分发挥这种阀盘的优点和特性。  相似文献   

12.
前言用改变泵阀和阀弹簧结构的方法,对三缸柱塞泵的绝对净吸入压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对这些试验做出了分析。试验时,仅改变泵阀的一个参数,这样便可精确地确定此参数的直接影响。其结果将大大丰富泵阀,特别是高速泵泵阀理论中所缺乏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压裂泵泵阀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锡容  罗安贤 《石油机械》1990,18(9):21-24,56
对U类和O类泵阀的失效分析表明,压裂泵泵阀受高压冲击载荷和高含砂高酸度压裂酸化液冲蚀作用,产生磨料磨损、冲蚀磨损和疲劳磨损,导致密封失效,使用寿命低。为提高泵阀使用寿命,应优化阀锥角、阀盘结构及密封胶圈形状;选用合适的泵阀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提高泵阀心部硬度,增加高硬度层厚度,改善其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增注泵泵阀产生冲击噪声大的问题,对泵阀结构进行降噪改造,采用尼龙材质代替钢材质,优化设计进排液阀座上的进排液孔结构。改造后的泵阀降低噪声7分贝,流体损失减少,密封性能提高,提高了进出水效率及增注泵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 从一九八一年起,长庆油田钻采工艺研究所经过两年的努力,研制成功了新型的双支承结构压裂泵阀(图1)。新型的压裂泵阀结构新颖,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6.
弹簧复位阀罩导向抽油泵泵阀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李巍  曹刚 《石油机械》2004,32(5):45-46
针对目前在用的几种斜井泵泵阀存在结构复杂、密封元件较多、使用寿命不长、弹簧受力不合理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等缺点 ,设计了一种弹簧复位阀罩内筋导向式泵阀。这种泵阀的固定阀和游动阀的结构大致相同 ,固定阀主要由阀罩、弹簧、挡环、阀球、阀座和下接头组成。该泵阀可不受井斜角的限制 ,并具有弹簧限位保护功能 ,弹簧受力合理 ,阀球可自由旋转而均匀磨损 ,从而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钻井泵的关键部位是液力端,而泵阀则是液力端的心脏,它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质量将决定泵的性能和寿命。由于泵阀寿命低,成为钻井泵的薄弱环节,因此,人们常称它为易损件。我国的泵阀使用寿命较低,目前一般在100小时以下,个别改进型能达200小时。目前国内外石油机械行业对泵阀都十分重视。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在阀的结构、材质、加工工艺以及泥浆净化、泵的吸入性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使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改进,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以美国National公司的泵阀为  相似文献   

18.
在调查、分析国内外抽油泵泵阀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研制出了MPr系列新型合金泵阀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耐磨、耐蚀、无磁综合性能好,密度高等特点,制造出的泵阀,其主要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现有水平。39口油井44井次的对比试验表明,它比普通泵阀平均提高泵效16%左右,使用寿命提高3~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往复泵泵阀故障诊断中多信源振动信号分离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针对往复泵泵阀振动信号成分复杂和相互干扰等特点,将盲源分离技术中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引入到泵阀振动信号的预处理中,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目标泵阀振动信号中混杂的其他泵阀振动分量,从而使后续分析中得到的监测诊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付大海  刘东升  李金玲 《石油机械》2004,32(11):51-52,56
对 3DJ型注聚泵的结构分析表明 ,泵降解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泵的容积效率偏低 ,泵阀处流体存在回流现象 ;二是流体流道狭窄且流动过程中变向较多。为此 ,对泵阀做了如下改进 :一是在排出阀座上部增设 1道密封坡口 ,加 1道密封圈 ,防止高压泄漏 ;二是缩小泵阀过流面积且提高研磨技术要求 ;三是简化泵阀流道。试验表明 ,泵阀改进后 ,泵的容积效率可保持在90 %左右 ,降解率保持在 3%以下 ,单井年节约聚合物干粉价值 5 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