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柴油氧化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H_2O_2和H_2O_2-CH_3COOOH为氧化剂,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萃取剂,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对柴油进行了脱硫试验,考察了氧化反应时间、温度、剂油体积比、超声频率、超声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_2O_2-CH_3COOOH为氧化剂,剂油比8%,超声反应时间10 min,超声频率30 kHz,其脱硫率为89.2%,而未加超声波的脱硫率仅75.8%,说明超声波能提高氧化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2.
超声条件下柴油氧化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2O2-甲酸作为氧化剂将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主要为苯并噻吩类)氧化成相应的砜,同时引入超声波为反应提供能量,考察(油/剂)比、氧化温度、反应时间、萃取静置时间、(萃取剂/油)比和萃取次数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脱硫率可达94.2%,收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辽宁化工》2021,50(8)
选择H_2O_2—有机酸作为氧化脱硫反应体系,砜类氧化产物用极性溶剂从柴油中萃取分离,并引入功率超声为反应提供能量,确定柴油氧化脱硫最佳工艺条件:醋酐做催化剂,质量分数:3%,30%过氧化氢做氧化剂,质量分数:5%,超声氧化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6min;N,N-二甲基甲酰胺做萃取剂,萃取油剂质量比1∶1,超声萃取时间4 min;可以将直柴硫质量分数由840μg·g~(-1)脱除到320μg·g~(-1),最大脱硫率:61.9%,柴油回收率:89.25%。  相似文献   

4.
催化氧化脱硫是降低柴油硫含量的非加氢脱硫工艺,在催化氧化溶剂抽提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超声波为反应提供能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考察了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剂油比、萃取静置时间、萃取次数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功率超声作用下,以H2O2为氧化剂,甲酸和磷酸为催化剂,氧化剂油比(体积比)=1:10,H2O2:催化剂(体积比)=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min时,萃取剂为DMF,萃取剂油比(体积比)=1:1,一次萃取20min,萃取次数2次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采用非加氢的方法脱除直馏柴油中硫化物的工艺技术。阐述了直馏柴油深度氧化脱硫的工艺流程与氧化脱硫柴油的工艺指标,考察了氧化剂使用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萃取级数等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氧化剂使用量为直馏柴油量(体积)的(10±2)%,反应温度60~70℃,停留时间30~40 min,萃取温度控制在(25±5)℃,采用三级萃取的工艺技术。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氧化脱硫柴油中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脱硫率可达到99.7%。  相似文献   

6.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淼 《广东化工》2009,36(9):117-118,121
介绍了近年来柴油脱硫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主委包括过氧化氢氧化脱硫、氧气催化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和光化学氧化脱硫。分析了不河方法的优势及应用现状,与加氢脱硫技术相比,氧化脱硫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7.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介绍了近年来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柴油氧化脱硫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柴油氧化脱硫机理及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直馏高硫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萃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委内瑞拉直馏高硫柴油进行了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O2-H3PO4·12WO3氧化反应体系,柴油与H2O2的体积比为2:1,H3PO4·12WO3用量在0.02g/mL以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量为0.002g/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30min,用DMF进行3级萃取,剂油比体积比为1:2,脱硫后的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在0.16%以下,柴油收率为69%-72%,双氧水重复利用4次以上。萃取液中的富硫油可以全部回收.  相似文献   

10.
《能源化工》2010,31(3)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的缺点,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清洁柴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柴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综述了目前柴油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国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刚  赵野  朱金玲 《化工时刊》2005,19(10):49-52
介绍厂国外发达国家柴油硫含量的指标.对国外柴油氧化脱硫的技术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国外离子液体脱硫技术,具有条件缓和、无需氢气、离子液体可循环利用、能脱除所有芳烃和硫化物,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考察了催化裂化柴油氧化脱硫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选用甲酸和30%H2O2作为氧化体系,以磷钨酸为催化剂,糠醛为萃取剂,在氧化温度为60℃,反应时间60min,V(氧化体系)/V(焦化柴油)为0.32,V(甲酸)/V(双氧水溶液)为0.5,磷钨酸用量为0.20g/L,采用二级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可将焦化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由1339.641μg/g降至19.37μg/g,氮质量分数由750.33μg/g降至7.5μg/g。  相似文献   

14.
柴油深度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氢柴油中残留的硫化物主要为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因此,脱除柴油中二苯并噻吩类硫化物是实现柴油深度脱硫的关键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加氢脱硫、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和吸附脱硫等技术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标准及市场对低硫柴油的巨大需求,柴油氧化脱硫技术显得日益重要。实验采用氧化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焦化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实验。以自制过氧化环己酮为脱硫氧化剂,分别考察了氧化剂用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萃取剂用量和二次萃取对焦化柴油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3h,氧化剂与柴油的体积比0.04,萃取剂氮一甲基吡咯烷酮与柴油的剂油比为0.5,一级萃取可以脱除焦化柴油中93%的硫化物,柴油回收率达99%。二级萃取,可以脱除焦化柴油中95%的硫化物,柴油回收率为94.5%,硫含量可达到43.6μg·g^-1,小于50μg·g^-1,满足欧Ⅳ标准。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及吸附剂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脱硫实验,过氧化氢与有机酸作氧化剂,实验过程中分别考察了萃取剂种类、添加剂种类、氧化剂用量、添加剂用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等对催化裂化柴油硫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The extractive removal of sulfur compounds (S-compounds) from Dongying and Liaohe diesel fuels with [BF4]^--based ionic liquid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of an ionic liquid for the S-compounds in diesel fuels relies on its structure and its size. In the case of the two examined diesel fuels, both elongating the cation tail length and increasing the mass ratio of ionic liquid/diesel fuel promote the desulfurization ability of the examined ionic liquid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s display higher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than pyridinium-based ionic liquids, presumably ow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rings of the S-compounds are similar to the imidazolium head ring. With the 1 : 1 mass ratio of ionic liquid/diesel fuel, the rates of the first desulfurization of Dongying and Liaohe diesel fuels using [C8mim][BF4] amount to 29.96% and 39.76%, suggesting that [C8mim][BF4] is a promising extractant for desulfurization of these diesel fu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