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认证葡萄酒生产与消费是重要市场发展趋势,发展有机葡萄酒的关键驱动力在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研究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溢价支付意愿(WTP)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消费者购买有机认证葡萄酒溢价支付意愿水平,并以WTP结果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葡萄酒溢价支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有机葡萄酒溢价支付意愿存在差异,被调查样本的实际平均溢价支付意愿[E(WTP)]为37.17%,平均溢价支付意愿[E(WTP)]的下限值为28.48%,平均溢价支付意愿E(WTP)的上限值为45.86%。有机葡萄酒溢价支付意愿受当前居住城市、受教育程度、职业特征、家庭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影响显著(P<0.05)。因此,促进有机葡萄酒消费应当对产品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选择消费潜力较高的区域推广有机认证葡萄酒;同时要结合消费者画像,对高价值用户进行精准营销,促进葡萄酒消费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厉玉婷 《中国油脂》2022,47(2):47-50
利用花生油、大豆油、调和油、棕榈油4种食用植物油作为煎炸油对豆腐、裹粉鸡柳、油条3种食材进行煎炸,研究煎炸时间对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及羰基值的影响,确定煎炸油时间预警点,同时研究了不同煎炸油品种、不同食材对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性组分含量、羰基值均与煎炸时间呈正相关(r_(极性组分)=0.809,r_(羰基值)=0.859,P=0.000);煎炸6~11 h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均值从初始的11.85%增至20.96%,最大值为34.10%,可作为煎炸油质量不达标的时间预警点;煎炸12 h,极性组分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花生油、棕榈油、调和油、大豆油,含量分别为21.1%、24.1%、26.8%、27.8%,豆腐、裹粉鸡柳、油条煎炸油中极性组分含量分别为17.7%、25.0%、32.2%;煎炸18 h,极性组分含量增大程度由低到高为棕榈油/调和油、大豆油、花生油,煎炸食材用油为豆腐煎炸油、裹粉鸡柳煎炸油、油条煎炸油。  相似文献   

3.
煎炸油羰基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模拟餐饮业煎炸工艺,设计正交试验研究除煎炸时间外其他影响煎炸油羰基价和黏度的主要因素,并利用SPSS分析软件分析羰基价与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除煎炸时间外煎炸温度和煎炸油种类是影响煎炸油羰基价和黏度的主要因素。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在煎炸过程中煎炸油的羰基价变化与黏度变化存在极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介电常数在煎炸油极性组分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电常数与煎炸油中极性组分含量有较好相关性,用于评价煎炸油品质,具有快速、便捷、安全等优点。本文分析了液体介电特性的测试原理和煎炸油介电特性机制,列出极性组分和介电常数的相关性拟合模型。以商业化应用广泛的FOS、FOM 310、Testo 270三类快速检测仪器为对象,对其内部构造、仪器操作和数据可靠性进行评价,结合餐饮业实践经验总结了影响其检测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煎炸油品种、校准体系、悬浮物、操作规范性。最后,提出此快速检测技术未来的两大发展方向:对信号处理参数的特异性优化和对数据处理技术或红外在线检测技术的引入结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煎炸油在高温下长时间反复使用时产生的危害,比较分析了煎炸油品质调控的不同方法,以期为中小型企业及餐饮业中煎炸油的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不断发展,其已经成为了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转基因标识的管理。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强制标识,现有市场中有两种标识方式:一种是对非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另一种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本文调查了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以及对于两种标识方式下的溢价支付意愿,并通过决策树的计量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标识方式下影响消费者对非转基因食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因素及高意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对于非转基因标识方式下的溢价支付意愿高于转基因标识方式下的支付意愿,越是了解转基因的消费者越不愿意为非转基因产品支付过高溢价,中老年人的溢价支付意愿普遍高于年轻人。基于此,本文提出尽快推进非转基因食品认证方式的发展、从官方层面更加重视为转基因食品正名、食品企业应该坚守社会责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构建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考察属性评价、标签信任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北京市744个消费者调查数据,采取双边界二分式CVM研究消费者有机大米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有机大米支付金额受消费者对有机大米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属性上的评价与消费者对有机标签信任水平正向的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大米支付意愿的均值为21.2元/kg,95%置信区间为18.64~25.18元/kg。有机大米企业可在营销宣传时强化食品安全属性和环境保护属性,并采取相应的附加措施提升消费者对有机标签的信任水平,获取更大的溢价空间。  相似文献   

8.
不同煎炸食材对米糠油煎炸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糠油对不同煎炸食材进行间歇性煎炸,通过对煎炸油色泽、酸值、羰基值、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维生素E含量的检测分析,对比研究植物淀粉基食材(薯条)、高含水量食材(豆腐)、肉类食材(鸡翅)、面粉基食材(油条)4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对煎炸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煎炸食材因所含主要组分的不同,对煎炸油品质劣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煎炸油酸值增大程度依次为豆腐鸡翅油条薯条;羰基值增大程度依次为油条薯条豆腐鸡翅;总反式脂肪酸增大程度依次为油条鸡翅薯条=豆腐;维生素E含量降低程度依次为薯条油条鸡翅豆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和消费意愿,为推动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线上调查收集682份有效问卷,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消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电商平台是生鲜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预包装和精美包装生鲜农产品需求正逐渐增长,超过75%的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经常查看营养标签。88.9%的消费者期望生鲜农产品标识营养标签,并关注营养功能声称、糖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植物化学物等内容,消费者偏好营养成分的定量标注方式和营养成分表的标示形式。不同身份和月收入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消费意愿及溢价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体上,有88.56%和91.94%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具有不同程度的消费意愿和溢价支付意愿。结论 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信息有较强了解需求,期望生鲜农产品标示营养标签并愿意支付溢价,对推动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3月8日.陕西肯德基连锁快餐店在煎炸油的澄清过滤中使用“滤油粉”被媒体曝光以来.滤油粉事件迅速波及全国。3月12日.卫生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对北京.陕西两地的6家肯德基快餐餐厅使用的9份“滤油粉”.14份煎炸油的检测报告,检测项目包括“滤油粉”中氧化镁.二氧化硅.可溶性盐.水分.游离碱.灼烧损失量.铅等项目.  相似文献   

11.
包开洪  颜华 《食品科学》1992,13(8):45-46
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mella typhimurium)TA系列菌株TA97检测了反复使用煎炸油对油条的致突变性影响.油条的石油醚提取物的极性部分在加S-9混合液时,菌株TA97的回复突变数增加.油条的石油醚提取物的非极性部分在加或不加S-9混合液时。菌株TA97的回复突变数都没有增加.油条的甲醇提取物在加S-9混合液时,菌株TA97的回复突变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茶叶质量安全标识认知度及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CTIER)的城市居民茶叶消费调研数据为依据,对消费者茶叶质量安全认知及支付意愿做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标识的认知水平和信任程度均较低,且对不同认证标识的认知水平与信任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多数消费者愿意为质量安全标识产品支付高于普通产品的价格,但可接受的溢价幅度并不高。研究结论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质量安全认知认证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之后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 4月中旬 ,对莱芜市 4 7家制作油炸食品的饭店、摊点进行了煎炸油使用情况调查。其中大中型饭店 2 0家 ,摊点 2 7家。调查内容为原料油的来源、是否用剩油、煎炸油使用时间、理化指标。饭店进货渠道一般比较正规 ,但大多未索证。摊点所用煎炸油基本为未经精练的植物油 ,有的为个人出售的礼品油 (大多数过期 ) ,有的甚至使用“地沟油”。饭店使用的煎炸油一般连续使用 2~ 3d后用来烹制其它食品。摊点的煎炸油连续使用 ,直至所用的油发黑且量很少时 ,添加新油。2 0份在饭店采集的样品合格 16份 ,不合格 4份 ,合格率 80 %。在摊点采集…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业煎炸油质量快速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检测煎炸油质量的各种方法,并进行了比较。感官评定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但由于餐饮业煎炸食品的复杂性而导致准确性不高且很难对煎炸油的劣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气味指纹分析技术法准确快速,但是仪器昂贵,不利于在中小餐饮业中的应用。黏度法和泡高值法克服了感官评定法和气味指纹分析法的缺点,而且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在中小型餐饮企业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居民的饮食尤其是早餐结构中油炸食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食用油在高温条件下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研究人员对市场上销售的20种油炸食品的油脂含量和煎炸油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测,并根据相关标准计算出每种油炸食品每个月的安全食用次数。在每次吃50克且只吃1种油炸食品的前提下.油条每月最多能吃17次,炸薯条每个月可以吃8次,炸鸡翅每个月只能吃4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更好地根据不同煎炸时间和煎炸食材选择合适的煎炸油,并确定合理的煎炸油更换频率,以最大程度降低煎炸油的劣化程度,保持煎炸油的良好卫生质量。方法本实验采用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对常用植物油中的总极性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对影响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的几点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结果不同煎炸时间、不同煎炸食材对总极性组分含量影响不同;不同植物油品种在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当已知极性组分含量初始值的油品以一定比例相互混合时,其极性组分含量初始值会发生可预期的改变。结论不同油品在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含量与煎炸时间、油品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煎炸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煎炸数量正相关;选择合适的煎炸油需要综合考虑油品极性组分初始值、极性组分在煎炸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品种食用油极性组分含量初始值的不同,可初步判断油品是否与其声称成分相符。  相似文献   

17.
利用花生油分别对油条、薯条、鸡翅、豆腐4种食材进行32 h连续煎炸,对每隔2 h所取煎炸油样进行极性组分、氧化甘三酯聚合物含量的检测,并与不加任何食材的空白煎炸油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花生油连续煎炸不同食材过程中极性组分、氧化甘三酯聚合物及其他指标的综合变化。结果表明:随煎炸时间的延长,煎炸油中极性组分、氧化甘三酯聚合物含量升高,煎炸油酸值升高、色泽加深,反式脂肪酸含量升高,经32 h连续深度煎炸,油条、薯条、鸡翅、豆腐、空白5种煎炸油中极性组分从初始的3.34%分别增至32.98%、30.61%、15.50%、29%、47.02%,其中油条、薯条、鸡翅、空白煎炸油中极性组分含量分别在32、24、30、16 h时超出27%的国标限量。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含量从初始的0.43%分别增至18.97%、23.68%、6.52%、16.92%、38.83%。煎炸油中极性组分与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R2分别为0.996 4、0.993 7、0.9972、0.974 0、0.991 2。经32 h连续煎炸,5种煎炸油的酸值从初始的0.17 (mgKOH/g)的分别增至7.15、2.24、2.39、2.75、2.18(mg KOH/g);反式酸含量从初始的0.17%增加至0.34%、0.28%、0.39%、0.38%、3.54%。  相似文献   

18.
油条是传统的油炸方便食品之一,其制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试验主要从煎炸油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使用次数和不同新老油比例的煎炸油及其所炸出的油条成品的相关指标,分析煎炸油品质对油条安全性的影响。同时,对油条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工艺参数(如油条面团厚度、油炸时间和油炸温度等)与油条吸油量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并得出当油条面团厚度为3 cm,油炸温度为220℃时油条成品含油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可追溯大米的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可追溯体系是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大米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产物,建立并完善其可追溯体系,对于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以及提高粮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可追溯食品的使用主体,消费者对可追溯大米的态度、认知、支付意愿等决定了可追溯大米的市场容量,以及大米可追溯体系的构建层次与推广程度。研究从大米消费的特殊性与我国目前大米消费环境的基本特征出发,在实证层面主要分析了北京市271位消费者(其中有效调查问卷为250份)对不同层次安全信息的两种类型可追溯大米的态度、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如下:食品安全环境现状等因素影响着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信息以及可追溯食品的潜在需求;被调查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较低,67.2%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得相关知识或信息;被调查者多数愿意为具有可追溯属性的大米支付一定的溢价,但所愿支付溢价有限;具备第三方检测评价的可追溯大米的可接受价格多集中在8~15元/500 g,而同时具备有机、富硒特点的可追溯大米的可接受价格多集中在18~25元/500 g;被调查者中愿意购买可追溯大米的群体,多为年龄在26~30岁的企业员工,其大多选择在大型超市、专门的米店或者网络购买大米,单次购买量多为5 kg,购买时间间隔为2个月,日常选购大米的价格多在5~10元/500g。  相似文献   

20.
棕榈油和大豆油在油条煎炸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熔点棕榈油和棕榈油―大豆油混合油为原料,以大豆油作对照,通过比较油条外观、口感,筛选出适于煎炸油条的棕榈油,再进一步通过测定油条煎炸过程中油脂样品游离脂肪酸(FFA)、过氧化值(PV)、色泽、极性值(PC)、羰基价(COV)等指标,研究两种油在油条煎炸过程中品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熔点14℃棕榈液油和大豆油都适于煎炸油条,且棕榈液油在煎炸过程中具有比大豆油更好氧化稳定性,仅是其游离脂肪酸(FFA)和色泽上升速率快于大豆油。总的来说,两种油在满足煎炸油质量要求前提下,同等数量棕榈油可比大豆油煎炸更多油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