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古典雕塑的风格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分别受到时代、宗教、绘画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外来艺术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中国雕塑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及各个阶段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相似文献   

2.
公元5-6世纪,无论是中国南北朝还是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宗教雕塑,虽然在文化背景、观念意识、创作手段、表现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同样被视为世界艺术的瑰宝,同样散发熠熠光芒.比较分析二者具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以及二者的时代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玉庭 《饰》2013,(1):109-112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东、西方雕塑文化交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传承着希腊雕塑文明的辉煌,另一方面开创出东方雕塑艺术的新天地。在世界雕塑文明的版图中影响波及整个亚洲地区,特别是印度佛教雕塑艺术,成为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样板,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时代品格。在不同时期,创作上的更新换代以及技艺的发展都是时代特点、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而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同样如此,在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产品的商业性质,同时还需要关注透过产品所要传达的精神。陶瓷的发展史是我国文明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而言,我们需要对其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实现艺术、实用和经济的有效结合,这对于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首先对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就是说明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艺术特性,最后详细研究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现代雕塑大师享利·摩尔曾经说过:“雕塑在表达能力上有不及绘画的地方,但它是立体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点则远非绘画所及。”他以朴素的语言道出了雕塑艺术的本质──空间性。几千年来,人们在雕塑艺术发展道路上所走过的历程,就造型本身而言不过是对形体与空间关系的探讨与研究,就内涵而言,是人们的宗教观念、思想情感的表现以及对客观世界在空间中的认知。雕塑的空间形态也是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造型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发展变化的,从静态空间到动态空间再进入开放空间,这体现着人们对空间形态的认识与表现…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西方绘画,由于受世界各民族、各国家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化传统和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传统中、西方绘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西方社会基于地缘、民族、源流、历史、宗教等原因,在文化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存有客观差异.对于西方社会而言,他们更多地强调竞技规则的程序性与公正性,职业态度趋向于冒险与创新,更多地强调个体独立性与私密性;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却更多地强调竞技的技艺性与变通性,职业态度方面显得略微保守,更多地趋向于共享式交流沟通.这一文化心理的异质性引致了中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8.
面对环境艺术与装饰雕塑,应分清其主次关系,供求对象,装饰雕塑能在环境艺术中创造特定的景观效果,从环境艺术的角度看,装饰雕塑最终利用了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溶合性,与主体空间环境共同营造一个全新空间,产生具有一定场效应的视觉心理空间,对装饰雕塑和被装饰环境的设计,是应用过程中的第一步,运用透视原理纠正大型装饰雕塑的视觉之差,可控制装饰雕塑的整体艺术效果,对设计观念和材料的充分了解,则是在实际操作中,对艺术家个人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雕塑是一门实体与空间艺术。对其实体与空间的处理,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方式,有的注重对自然的模写,有的着意于宗教神性的刻画,有的突出主观情感的表现,等等这些,是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审美趣味的不同而产生了观念上的差异,从而形成各自的表现形式。而雕塑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人们的精神追求。为什么古今中外的雕塑艺术作品,无论年代多么久远,仍然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唤起我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艺术家以不同的形式赋予作品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也就是雕塑的生命与灵魂。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中国与西方绘画文化的自然现、时空现和审美观,认为中西绘画艺术的审美取向都追求和谐,但由于各自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存在自然与时空观念上的差异,便形成了中西绘画艺术的不同传统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结构体系,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富含民族特色的雕刻和绘画.雕刻和绘画是我国古建筑装饰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建筑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发展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古建筑雕刻技术和绘画作品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在建筑艺术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不同装饰风格的雕刻和绘画作品在各个时代所具有的内涵和寓意.绚丽多彩的建筑绘画和雕刻作品是中国传统建筑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为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陕北神木大保当画像石为立足点,分析和整理其雕刻手法及技艺,并对其雕刻技艺所表现出的方法和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使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更为全面且多样的自身风貌,以期对现代造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雕塑也逐渐兴起,城市雕塑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为了找到正确的方向来指导城市雕塑创作,应该深入认识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的影响。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上,物质文化表现为城市环境、城市雕塑创作的材料和城市雕塑制作的技术;非物质文化表现为城市环境法规、城市居民的传统观念、城市居民的审美心理、城市的精神和城市居民文明素质等。这些因素一起共同作用于城市雕塑的创作,它们为城市雕塑的创作划定了一个范围,雕塑家要在此范围内找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14.
雕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与园林的结合由来已久.回顾了雕塑公园在西方国家产生的背景,对国内外雕塑公园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认为其建设方式可以分为3种类型,并总结出雕塑公园在空间、地形、道路和种植等方面的设计特点,为我国雕塑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共雕塑艺术的出现,"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已经变得越发狭隘,其内涵发展到了已经不能对原有概念进行容纳。如今将其界定为"环境雕塑"更为恰当和准确。着重论述作为在大众文化和群众艺术背景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雕塑,指出其取代城市雕塑的原因和其需要公共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城市雕塑老子像为例,研究公共艺术中的环境雕塑这个课题,提出环境雕塑不但要正确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涵,而且要寻求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文章同时提出了提高公共环境雕塑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宏村古民居“承志堂”是徽州古民居的代表,其装饰上最大的特色是它拥有许多木雕艺术珍品。而其中一件木雕精品,一直被众多导游及各种版本的书籍错误地解说为《百子闹元宵》或《百子图》。根据有关资料的考证和对作品雕刻内容的重新解读与分析,笔者认为这是一件表现我国古代“跳加冠”礼节习俗的全景图,它为我们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因而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木雕作品。  相似文献   

18.
雕塑与建筑同属造型艺术,他们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实体.在当今的建筑形体塑造中运用雕塑艺术的手法是设计中的一大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注重工业化、国际时尚的几何形体美;表现曲面形体构成的自由美;运用反形式美学理念追求的残缺美.我们从雕塑艺术的角度上来看建筑形体塑造,是试图从与建筑相邻近的艺术语言中寻求新的突破点,试图从纯净的建筑构成元素的表观上来看建筑的形体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