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钢 《电子游戏软件》2014,(11):265-26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事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电力事业不断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加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从而满足当前用户用电的需求。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进行概述,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在电网运行中加快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的水平,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更是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配网的管理水平。文章对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和运行管理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配网自动化建设日益兴起。配网自动化系统集合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自动化技术、GPON技术、IEC 61850系统、GIS系统、人工智能和通讯技术,维护了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文章将论述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定义与功能,介绍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系统,并分析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强化供电保障,优化配网运行的重要手段。由于配网自动化设备组成复杂,技术含量极高,为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的保障作用,必须深入开展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工作。文章介绍了配网自动化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并对配网自动化如何实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是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把配电网的保护、控制、监测、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相结合起来,改善供电质量,和用户保持好更加负责,更加密切的关系,用合适的价格迎合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目标是获得最好的供电经济性,更加有效的企业管理。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是一个具有较高综合性、复杂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包括电力企业中和配电系统相关的所有控制及功能数据。从确保对用户的供电质量,节省运行费用的观点,提升服务的水准等方面来看,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对现有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优化,提高配网自动化的水平,以适应现代城市用电的需求。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为配网自动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配网自动化正在成为电力系统新兴热点。文章首先针对配网实际情况,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实现配网自动化技术制定原则,同时结合某配网自动化实施工程为例以及结合目前配网自动化各种方案实施的经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改造建议,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具体介绍了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概述、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配网自动化在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加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为了适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步伐,电力系统也相应的对配网自动化管理有了更新的要求。文章对当前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做了相关介绍,并对实用型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简要阐述了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配网结构,及需要注意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火炼 《轻工设计》2014,(33):156-156
配电网自动化是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高性能的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在线与离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配电网在可靠、安全、高效和良好的状态下一直保持稳定的运行。配网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供电质量,使供电能力也得以跃升,促进了配电网良好运行,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笔者通过对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智能化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电力生产、运行和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智能模式技术的推广,使得电力系统的配网全面实现了智能化系统控制,智能化新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配网建设和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跨越式发展。文章以电力系统配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智能模式技术两方面的应用为出发点,对自动化配网的智能模式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分析和探讨,能够为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燕亮 《轻工设计》2014,(33):166-1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保证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10kV配网作为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应做好10kV配网供电的管理工作,并且要通过对配网供电的技术升级和改造来确保10kV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电力电网事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各电网企业为了提高子自身实力,提高供电安全性能,纷纷开始向配网自动化方向改进,PON技术是目前配网自动化通信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具有较强的功能优势,能够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满足了配网自动化通信的实际需求,实现了配网自动化通信的有效经济管理。基于PON技术的诸多优势,本文针对该技术在配网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传统供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高峰时段的需求,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改进传统供电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很多地区开始引进了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文章主要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在错峰用电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若干建议,与同行工作人员共同交流探讨,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事业在城市供电网络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将配网自动化系统在终端设备环境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中凸显出来,进而提高配网自动化在安全运行中的管理,从而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为我国电力事业在配网自动化中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帮助。文章围绕“安全运行原则在配网自动化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供电可靠性对于用户而言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供电可靠性不但能够反映出供电企业的设备管理以及经济技术方面的水平,而且对于城市经济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使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得以显著的提升,对于社会、用户以及企业来说,都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文章就配网自动化方面对于供电可靠性进行一定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公民和企业对供电企业所提供的电的质量与可靠性也有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将自动化系统与信息技术,实施全面的配网自动化管理改造。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供电的质量与可靠性。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配网自动化的管理问题与应用问题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管理和应用配网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配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可降低运维管理难度,同时也可以更全面的掌握配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与故障,以便于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应对解决,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想要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推动作用,就需要了解配网自动化技术特点,然后基于电网建设要求,明确其应用方向与要点,搭配各项优化措施,使得电网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切实满足社会生产生活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不断的增加,以及社会科学不断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系统配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供电配网来说主要就是保护电能的正常使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供电提高保障,供电配网运行是否安全,直接影响整个电力部门的供电能力。对配网需要不断的提高,成为指挥和控制电力工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配网电力技术的安全性能,主要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探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我们从电力技术的特点、管理、具体内容和配网网架是否完善来分析配网电力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之一是电力,它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网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新工艺、新技术在电网建设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然而一旦出现电压波动或短暂停电就会导致重大损失,所以电力系统需要配网以实现自动化来提升管理水平,不仅有效避免了停电所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优化电能。本文将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开始分析,发现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电力企业在自动化技术的冲击下,发生了新的变革。随着电力系统中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同时对电力企业的全面、稳步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运行的现状,并对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功能的设计点进行了说明,同时进一步对加强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