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纱线间距对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课题组建立了4组纱线间距的芳纶纤维橡胶基复合材料单胞模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沿经(纬)纱和纤维束交织2种拉伸方向的单胞模型进行拉伸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纱线间距的增加基体和增强相的等效应力逐渐增大,且沿经(纬)纱方向拉伸的等效应力小于纤维束交织方向;通过均质化理论计算出复合材料等效弹性常数,弹性模量随着纱线间距的增加逐渐减小,经(纬)纱方向计算的弹性模量平均高出纤维束交织方向21%。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故障预测方法不能直接对电子设备进行状态预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视情维修(CBM)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隐马尔可夫(HMM)组合故障预测模型,本模型充分利用了LSSVM解决小样本数据时计算速度快,可对信号进行非线性预测和HMM数据结构严谨,计算性能可靠,状态识别精度高的优点,将二者相结合实现故障状态预测。实验结果证明,文章所提出的组合故障预测模型能直接得到该设备的预测状态,而且相对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传飞机横航向耦合程度高、飞行品质评估难的问题,文章在频域输出误差(OEM)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输入双输出模型的低阶等效辨识的心方法。并以某型飞机实际算例结果与国际通用标准软件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文章所提出的低阶等效系统辨识新方法正确、辨识精度高,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4.
机载风能(AWE)具有发电成本低、发电效率高、环保等优势,对机载风能系统(AWES)及其发电技术的研究在高空风能利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机载风能系统可靠且持久地运行,系统建模以及在发电过程中控制系绳翼飞行是本领域的关键问题。AWES是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相互作用的产物,对AWES动力学的建模是设计的基础,需要从简单的模型开始。因此文章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机载风能系统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对于金属蜂窝结构而言,选择合理的建模方法是预测其传热特性效率和精度的关键。引入等效原理,对芯材的热物理特性等效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钛合金芯材和空腔的体积占比,计算了芯材等效材料的密度和比热,在导热系数的等效过程中,不仅对芯材和空气的导热特性进行了等效和转换,还对辐射的影响进行了量化。采用这种等效方法,可以建立由两层壳元面板和体元夹芯构成的金属蜂窝等效模型,该模型可以在较小的计算规模下以较高的计算效率实现金属蜂窝结构热物理特性的准确预测,在大型热防护结构的整体传热分析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首先导出了微秒级LTD(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中常用的浸渍剂——薄膜多层复合柔性绝缘套管的等效介电常数,然后将绝缘套管整体按具有该等效介电常数的厘米量级厚度单层介质处理,得到LTD及等效套管绝缘内部各处的场量,再经简单换算得到套管绝缘内各层的仿真电场。研究发现,该方法不仅可以使径向剖分网格节点数从10~5量级减少到10~3量级(全场二维节点数从10~(11)量级减少到10~6量级),而且对仿真精度影响不大。计算显示,一般台式计算机即可胜任LTD全尺寸二维电场数值仿真计算,计算时间仅为1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椭圆方程式的多轴常幅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临界平面概念,以临界平面上的最大切应变幅和法向应变程作为基本参数,并引入最大等效应力来考虑非比例循环附加硬化的影响.埘该模型的理论分析表明,在单轴拉伸及单轴扭转应力状态下该模型能退化为常规的疲劳应变寿命模型,具有很好的兼容性.采用现有的304小锈钢和S45C钢材料的多轴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模型及其他儿种经典的多轴疲劳寿命模型进行寿命预测分散带及标准差的对比,结果显示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寿命分散带和标准差最小.分析表明,所建市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可同时适用于多轴比例与非比例循环加载,且具有较小的寿命分散带和标准差,预测精度高,材料适用范围较广,计算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8.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正在被人们所认识与接受。2013年,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光伏电站的抢装潮,随着光伏电站并网比例的不断升高,光伏电站中无功补偿的投入与建设成本成为学者及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大型光伏电站无功损耗的计算,选择出合理的补偿容量,与使用传统的无功补偿容量配置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无功补偿容量的最优配置原则。  相似文献   

9.
减少电脑横机在编织过程中的发热、振动和断针,提出一种利用电磁铁阵列驱动永磁体织针的非接触式的织针驱动方法,同时设计了织针与驱动分离的新型磁驱动横机结构。通过将电磁铁阵列中的铁芯、永磁、气隙等元素等效为磁阻和磁势,建立了电磁阵列驱动永磁织针的等效磁路模型,分析了电磁铁阵列在水平往复移动时的等效磁路模型的磁通量,推导出永磁织针在电磁铁阵列不同位移条件下的磁力模型,计算织针在不同条件下的受力数值,并利用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对磁驱动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将等磁路模型和仿真模型的数据进行了比对和分析,验证了电磁铁阵列式的织针磁驱动等效磁路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双馈电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简述了风力场模型、双馈风电机工作稳态模型;并比较了电机容量加权法和多电机组并联时等值计算的参数聚合,然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建立了风电场实际模型和等值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等值模型能在稳态运行时保持良好的等值效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证实了电机容量加权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双馈型风电场等值。  相似文献   

11.
通常的红外测温(非接触式测温)受其本身的测量距离精度和开关柜处于内部高电压、密封状态的限制,无法对开关柜内部重要联结点,例如电缆接线桩头、断路器触头、母线节点、刀闸等柜内隐蔽位置进行温度测量。只能通过算法来等效计算导体温度,运行温度与载流量有一定的关联关系,通过算法计算运行温度与载流量关系,对开关柜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数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传统开口谐振环和金属条(SRR/MW)超材料结构提出一种基于经典反演法的改进算法,通过电磁仿真软件HFSS提取模型的S参数,然后导入MATLAB反演程序,反演结果显示在10GHz频段周围其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与经典论文结果吻合。所提出的改进算法仅需要导出一个HFSS结果文件,反演速度和便利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冲压车间快速进口压机的负荷,准确设计变压器容量。选择无谐波电源,使动态补偿柜正常运行。安装断路器附件失压线圈,遵守倒闸操作规范。屋顶并网光伏发电波形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南昌地区为例,依据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和家庭用电情况设计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基于PVsyst软件辅助设计,光伏方阵最佳倾角选为27°,功率为1914Wp,蓄电池的容量为986Ah。依据PVsyst软件的模拟结果,蓄电池的平均充电状态为68.3%,系统负荷损失率为5.0%,可靠性较高。为了提高设计的可靠性、效率、精度、成本和环境影响,建议采用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利用测试烘箱内空气湿度来了解待测纺织材料干燥状态的测试方法,及其所建立的纤维材料前后2次质量差与测试频率差的非线性回归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模型存在较大误差。提出运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建立烘箱内空气湿度与正在烘燥的纺织材料回潮率之间的灰微分方程GM(1,2)模型。经分析证实,该模型对试验结果的拟合误差低于回归方程模型,可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为用检测烘箱内空气湿度的方法确定待测纺织材料的烘燥状态这一测试理论提供一种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小型分布式平面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过程,介绍了控制器、逆变器的选择依据。依据不同地理气候条件和具体用电情况阐述了蓄电池组、光伏方阵容量计算公式,光伏方阵的安装角度和阵列间距的计算公式。通过上述公式辅以设定参数,实现了整个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结构参数的机织物等效热导率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织物内部组织结构,将组织循环内纱线分布按规律分6类,包括交织点纱线重叠区域、经(纬)纱交替穿越区域、经(纬)纱悬浮区域、孔隙区域.通过截面积相等的方式将不规则纱线等效转化为规则的几何体.通过分析组织循环内各区域纱线与空气分布情况,结合复合材料等效热导率串并联模型,建立各微元的等效热导率数值模型.在已建立的模型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连续钢-混组合梁桥在施工架设过程当中钢主梁顶底板和桥面板钢筋的受力状态,检验设计的合理性,选取(3×35+3×35)m的连续钢板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在施工阶段,通过在边跨3L/8位置和墩顶位置布置应力传感器来测量钢主梁顶底板的应力,在墩顶、距墩顶0.15L和边跨3L/8位置埋设应力传感器测量桥面板钢筋应力;并在成桥阶段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建立(3×35+3×35)m连续钢板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获取桥梁在不同施工阶段的理论应力值。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墩顶负弯矩钢主梁最大拉应力为91.9MPa,小于理论计算值,边跨桥面板钢筋最大压应力为30.9MPa,大于理论计算值;在等效设计荷载作用下,该桥试验跨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姜黄素新型纳米乳(Curcumin novel nano emulsion,CNNE)中姜黄素(Curcumin,Cur)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通过比较相同给药计量下Cur和CNNE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考察CNNE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比较二者生物等效性。采用水滴法制备CNNE,灌胃给予CNNE与Cur后,采用HPLC法测定Cur的血药浓度,绘制药物浓度物-时间曲线(AUC),DAS2.1.1软件计算药代参数与生物等效性。CNNE与Cur的房室模型AUC(0-∞)分别为(3 439.27±180.63)(μg·h)/L、(482.07±42.14)(μg·h)/L,CNNE与Cur的非房室模型AUC(0-∞)分别为(3 410.20±154.09)(μg·h)/L、(446.66±44.02)(μg·h)/L,CNNE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713.44%、763.49%。结果表明,将Cur制备成CNNE后促进了Cur的吸收,CNNE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约7倍。CNNE与Cur具有生物不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流媒体信息隐藏尚无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模型问题,从流媒体的载体特性出发,借鉴信息论和最优化技术,在阐述流媒体信息隐藏的安全性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其不可感知性和不可检测性的定义.分析了隐藏容量的相对性和安全容量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流媒体多隐藏信道安全容量模型,指出多隐秘信道的并行使用将有助于获得最佳的隐藏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