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煮试验法研究了多孔聚酰亚胺复合保持架材料的耐老化性。试验前后,材料的拉伸强度、摩擦因数无明显变化;红外谱图无显著变化,玻璃化转变温度保持不变;通过TGA、光学显微镜、SEM等检测,未发现材料水解。研究结果表明,多孔聚酰亚胺复合保持架材料的耐水解性较好,环境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干燥和浸油两种状态的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的吸湿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两种状态的保持架具有不同的吸湿特性,但基本均符合通过Fick第二扩散法则和Darcy流动法则建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4.
张阿妮  周刚  卿涛 《润滑与密封》2021,46(5):99-102
空间轴承常用的多孔聚酰亚胺含油保持架机械强度低、吸附性强,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易受各种内外应力和温湿环境的影响,导致尺寸不稳定。通过测量各种工况下保持架尺寸的变化值,实验研究溶剂清洗、含油状态以及温度循环变化和环境湿度变化等对保持架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溶剂清洗时会因材料孔隙吸附溶剂而使内外径尺寸增大,因此清洗后应充分干燥处理;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含油状态与不含油状态尺寸基本一致;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热稳定性好,内外径尺寸不会随着频繁的高低温热循环而发生改变;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对湿度敏感,环境湿度越大保持架尺寸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航天长寿命轴承用多孔聚酰亚胺(PPI)保持架材料的自润滑性能,采用机械混合和原位聚合的方式分别制备了石墨烯(GP)改性多孔聚酰亚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压汞仪、万能拉伸试验机及摩擦试验机等设备对其微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位聚合能形成“蜂窝状”多孔结构,有利于制备低孔隙率和小孔径的多孔聚酰亚胺材料;石墨烯含量0.5%时,机械混合和原位聚合工艺所制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最高,较未改性PPI分别提高了13.0%和42.3%;石墨烯含量0.5%和1.0%时,原位聚合试样具有更优异的耐磨性,磨损量较未改性PPI分别降低了73.3%和47.8%。  相似文献   

6.
采用冷压-烧结成型工艺制备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利用高压孔隙结构仪测试多孔材料微孔参数,研究原材料、聚四氟乙烯含量、压制成型工艺及烧结成型工艺等不同因素对多孔材料微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粉粒径减小,材料微孔直径减小,孔隙率增大;聚酰亚胺粉平均分子量增大,材料微孔直径和孔隙率均减小;聚四氟乙烯含量增加,材料微孔直径和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当聚四氟乙烯含量为20%时,材料微孔直径和孔隙率达到最大值;单位面积成型压力增大,材料微孔直径、孔隙率急剧减小,成型压力大于20MPa后减小缓慢;随保温时间增加,材料微孔直径先减小后增大,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可选择合适的保温时间,使材料微孔直径及孔隙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热塑性聚酰亚胺多孔材料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聚酰亚胺多孔材料,考察造孔剂含量对微孔结构、材料力学和摩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材料微孔结构和磨损特征。结果表明:造孔剂的加入有效增大孔径,提高含油率,从而改善材料摩擦磨损性能。随着平均孔径增大,其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可通过调节造孔剂含量来控制多孔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王枫  李建星  王子君  王萍 《轴承》2005,(2):25-27
着重分析了聚四氟乙烯含量对多孔聚酰亚胺含油保持架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含量可控制多孔聚酰亚胺保持器材料性能。随着材料中聚四氟乙烯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环张力强度降低,摩擦系数下降,磨痕宽度增大,微孔半径(平均值)及对润滑油的保持能力均呈现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孙小波  王子君  王枫 《轴承》2013,(9):54-57
综述了商业化的轴承保持架用聚酰亚胺的种类、结构和特点,对比了其性能,并总结和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冷压-烧结工艺制备小孔径窄分布型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对该材料的微孔结构、拉伸强度、邵氏硬度、摩擦学性能、含油性能、跑合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孔隙率为17.3%时,材料的孔直径为1.08μm,孔占比达到70.1%,拉伸强度为78.3MPa,含油保持率为94.9%,均比传统材料优异;该材料加工的保持架运转稳定性好,含油保持率高,有利于实现轴承的长寿命和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将模压聚酰亚胺复合保持架材料缺陷分为表面缺陷、性能缺陷和内部缺陷,针对具体的15种缺陷表现形式,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人、机、料、法、环5方面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温轴承保持架自润滑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段天慧  田贞先 《轴承》1996,(8):29-35
  相似文献   

13.
闫普选  朱鹏  谷和平  黄培 《润滑与密封》2007,32(1):79-82,104
以热塑性聚酰亚胺多孔材料制备工艺为研究对象,考察主要工艺参数(冷压压力、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多孔材料关键指标(含油率和油保持率)的影响;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建立其油保持率预测模型,分别考察了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和拟牛顿算法优化网络模型的运算量和精度。结果表明:随着压力、温度和时间的提高,材料孔隙率降低,从而含油率呈现下降趋势;而油保持率由材料孔径和孔隙率共同决定,正交实验表明其与工艺参数关系较复杂;同时RBFNN模型因采用径向基函数,在小输入量范围内可产生高响应,为此,更适合热塑性聚酰亚胺多孔材料冷压烧结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4.
谢中秋 《轴承》2019,(11):35-37
以拉伸强度为特性指标,对轴承用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构建两步法和整体法2种模型,2种模型相互验证表明,轴承用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在室温存储下的寿命至少为37年。  相似文献   

15.
工艺参数对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枫  葛世军  王子君 《轴承》2004,(11):27-29
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确定保持架材料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自由烧结和定容烧结2种成形工艺分别制得多孔聚酰亚胺复合保持架材料,研究对比了2种材料的环状拉伸强度、邵氏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定容烧结制得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相比自由烧结制得的材料,其环状拉伸强度提高82.0%;磨损量减少22.8%,但摩擦因数稍大;孔隙率相同时吸湿无明显差异,均接近1%。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压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均苯型聚酰亚胺的成形工艺参数,研究了温度对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拉伸强度、硬度和摩擦学的影响,分析了装有均苯型聚酰亚胺保持架轴承的高温高速适应性和抗贫油能力。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后的均苯型聚酰亚胺保持架材料260℃时拉伸强度为71MPa,拉伸强度保持率为64.5%,硬度和磨损量几乎不变,装有均苯型聚酰亚胺保持架的轴承高温高速适应性良好,抗贫油能力优于装有传统铜保持架的轴承。  相似文献   

19.
王子君  葛世军 《轴承》2008,(2):29-31
针对多孔胶木含油保持架在清洗和浸油过程中尺寸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出了保持架材料的尺寸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导致尺寸变化的原因,最后得出,利用二次清洗浸油工艺可有效地稳定保持架的尺寸。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一台高真空度,高精度温度控制,过程全自动控制的真空浸油机,用于空间用多孔聚合物轴承保持架真空环境下的烘烤、浸油工序。该设备采用真空腔密封、温控的整体结构,基于过程全自动控制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控制系统及相应的执行机构。经使用证明,该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功能满足设计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