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怒 《时代建筑》2010,(1):129-129
2009年12月7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下三大报系之一的南方都市报报系主办的题为“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的“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在深圳举行,这不仅是中国首个两岸三地学者共同参与的“社区营造”论坛,更是以面向民众、启发民智为目标的公共论坛。  相似文献   

2.
赵磊  朱涛 《建筑师》2012,(4):44-47
"走向公民建筑"兼具社会性和文化性双重含义赵磊:我们合作过2009年的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当时你定的主题为"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取得了成功。在今年讨论论坛选题时,一个能确保成功的办法是延续2009年的思路,继续在社区建设议题上深挖。但为何你坚持将论坛主题从"社会性"转向"文化性",定为"传统与我们"?朱涛:在战略上,我想为论坛开辟出一个新的思想空间。在我心中,"走向公民建筑"是20世纪初中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2010,(1):109-112
<正> 论坛现场"公民?社区?参与?"三个带着问号的词,从一排高楼缝隙中袅袅飘出,赫然摆在屏幕中央——论坛以记录片开场后,亮出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的三个关键词。由南方都市报联合《建筑师》、《世界建筑》、《时代建筑》、《新建筑》、《Domus》国际中文版等国内著名专业建筑杂志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2009年12月7日在深圳举行。论坛主题为"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论坛全天爆满,9位来自两岸三地的演讲嘉宾都惊讶于论坛的火爆,更惊讶于听众的热情——不到400个座位的场馆,涌入近600名观众——近200人站着或坐在地板上听完全天论坛。  相似文献   

4.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在增加儿童接触自然机会的同时实现社区花园的可持续营造成为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儿童参与理论及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将儿童参与运用到社区花园营造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在长沙市八字墙社区和丰泉古井社区开展的社区花园实践,提出"校社共建"的社区花园营造模式,并从社区花园设计、参与主体意识和多方合作3个层面提出建议,总结儿童参与视角下社区花园营造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性,为后续儿童参与社区花园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2021年10月30日,第十八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2021UP (United Planning)学科发展论坛、2021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遴选"颁奖成功举行.论坛采用"网络会议+线上直播"的形式,吸引了数千人次专家学者、规划工作者和规划学科师生在线参与.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更新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并提出问题。借鉴台湾地区经验,从社区营造的视角归纳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更新的"启动—发掘—憧憬—计划—执行—反馈"六个步骤,提出针对老年人身心需求的设计策略、灵活多样的沟通途径和发挥长者优势的社区参与三个要点,并以作者参与的新北市正德友善巷弄的营造设计与实践为例,阐述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的社区营造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城市规划》是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科技类双月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工程咨询行业十佳报刊"。期刊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参与举办"上海市十佳青年规划师"评选活动,参与报道"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SEAHi!论坛"、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平行论坛及相关学术会议,并推选论文参加"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评选,为期刊和读者朋友搭建多种形式交流平台。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8.
丁晓莉 《时代建筑》2013,(5):158-161
文章报道了《时代建筑》杂志主办的“社区营造与社区商业的魅力”论坛。该论坛通过开放的社区营造、新区邻里中心的建立,以及城市化进程中老城区的发展方向这三大板块的主题演讲来聚焦社区商业,解析其在当代社区中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看我国旧城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的旧城更新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的背景、演进与发展以及实践的概况,由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内地的文化传统及血缘上的特殊关系,台湾地区的“社区总体营造”对内地城市的旧城更新和社区参与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社区营造是一场解决场所疏离感的空间运动,各种空间"参与"策略使民众重新介入场所,营造新的空间记忆。农村的社区营造相较于都市的社区营造(都市涉及的社群、公私部门各派系势力错综复杂,营造需要一定的策略性,且最终完成度难以保证)面对的空间议题和需要整合的社群相对更简单。都市的社区营造主要是消弭彼此的邻里淡漠感,营造一个新的社群关系,达成一个新的、共同社区场所。而农村的社区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