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Iceberg概念格叠置半集成的全局闭频繁项集挖掘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专有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算法是提高分布式数据库下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有效方法.结合Iceberg概念格对于频繁项集精简表达的特性和其集成构造过程可并行化的特点,进而实现分布式全局闭频繁项集的挖掘.面对目前仍然缺乏有关Iceberg概念格分布式集成构造研究的文献,本文从理论上分析Iceberg概念格叠置集成构造全局Iceberg概念格的局限性,然后论证了基于Iceberg概念格叠置半集成构造全局Iceberg概念格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一个基于Iceberg概念格叠置半集成的频繁概念生长分布算法(Frecogd),并且把它应用于同构分布式环境下的全局闭频繁项集挖掘过程中.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理论的可行性,同时也揭示了该算法的挖掘效能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频繁概念直乘分布的全局闭频繁项集挖掘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玉梅  张卓  王黎明 《计算机学报》2012,35(5):990-1001
基于概念格的集中式数据挖掘算法,不能充分地利用分布式计算资源来改善概念格构造效率,从而影响了挖掘算法的性能.文中进一步分析了Iceberg概念格并置集成的内在并行特性;以频繁概念直乘及其下覆盖为最小粒度,对Iceberg概念格并置集成过程进行分解和分布式计算;在对其正确性理论证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异构分布式环境下闭频繁项集全局挖掘算法.此算法利用Iceberg概念格的半格以及可并置集成特性,充分发挥了分布式环境下计算资源的优势.实验证明,在稠密数据集和稀疏数据集上,该挖掘算法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谭喆  胡学钢 《计算机应用》2009,29(5):1409-1411
现有的概念格并行/分布式构造算法在处理较大规模数据时,需要搜索大量不相关概念,降低了算法性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索引的概念格分布式构造方法——LCBI,插入新概念时先利用索引快速找出新概念的极大相关概念,再对所有极大相关概念的子概念进行自顶向下地并行搜索以找出它们的交叉子概念,从而减少了搜索范围。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在处理大规模稠密数据时,LCBI比其他分布式算法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概念格(Galois格)是一种进行数据分类学习的有效工具,然而建格规模庞大使分类效率和准确率受到较大影响.将粗糙度理论应用到概念格分类问题研究中,提出一种新型的近似概念格动态建格和分类挖掘集成学习模型(CACLR).该模型在粗糙度区间根据样本空间分布构建多个相对独立分布且比较精确的近似概念格分类器,能及时消除建格过程中大量与分类知识无关的节点,有效缩减原格规模,融合得到的分类挖掘集成学习模型,具有较好的粗糙分类精度和知识预测学习能力.最后进行CACLR分类集成学习模型在标准UCI数据集中的对比实验,有效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同类概念的概念格横向合并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磊  沈夏炯  贾培艳  许研 《计算机应用》2006,26(8):1900-1903
提出了同类概念的观点,在格的合并算法中通过利用同域概念格之间的同类概念和概念的父—子关系实现对其所有子节点的快速更新,以提高概念格横向合并算法的时间效率。并进一步论证了把节点数量较少的格插入到节点多的格中比反着做更省时间。实验表明,该算法和相关文献中的同域概念格横向合并算法相比,其时间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基于约简概念格的关联规则提取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湘  吴跃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4):1293-1295
概念格是关联规则挖掘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在概念格上生成所有的频繁项集需要对概念格的节点进行排序并进行一一比较。为了提高在概念格上生成频繁项集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约简概念格的生成频繁项集的新算法。该算法通过利用节点之间的父子关系能够直接生成生成全部频繁项集,省略了对节点进行排序的时间开销,并且大大减少了节点比较的次数,从而提高了频繁项集的生成效率。实验结果证明了其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陈震  张娜  王甦菁 《计算机科学》2010,37(9):180-183
概念格作为形式概念分析理论中的核心数据结构,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构造概念格十分重要,针对此引入了概念矩阵思想,提出了基于概念矩阵的概念格生成算法CMCG(Concept-Matrix Based Concepts Generation).该算法从格的顶端节点开始构造,基于概念矩阵,利用属性的秩为每个节点生成它的所有子节点,完成子节点到父节点之间的链接,并生成哈斯图.给出了这种算法的理论依据.最后提供了这一算法的伪码,并通过实验证明了CMCG算法的时间性能优于Lattice算法.  相似文献   

8.
崔芳婷  王黎明  张卓 《计算机科学》2015,42(8):288-293, 318
一般的模糊概念格在构造过程中没有考虑用户的需求,用户对模糊概念格节点中一些属性集形成的内涵并不感兴趣。为了增强模糊概念格的针对性,降低模糊概念格构造的时空复杂性,构造满足用户需求的模糊概念格,首先将用户感兴趣的背景知识定义为约束条件,根据用户关心的属性间关系,将约束条件分为3类:单约束、与约束及或约束,并采用谓词公式表示,进而提出了基于约束的模糊概念格(Constrained Fuzzy Concept Lattice,CFCL)构造算法。该算法自底向上构造模糊概念格,利用模糊概念格父子节点内涵的单调关系,采用剪枝技术来减少构造过程中判断模糊概念是否满足约束的次数,提高了模糊概念格的构造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模糊概念格的存储空间和构格时间。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个适用于整数序列排序的数据分配模型,在多核计算节点组成的异构机群上设计通信高效的整数序列并行算法。所提出的数据分配模型依据机群中各节点不同的计算能力、通信速率和存储容量,动态计算出调度分配给各节点的数据块的大小以平衡各个节点的负载。所设计的并行排序算法利用整数序列的特性,主节点采取两轮分发数据与接收结果的方法,从节点运用分桶打包方式返回有序的整数子序列给主节点,主节点采用桶映射方法将各个有序子序列直接整合成最终有序序列,以减少需要耗费较多通信时间的数据归并操作。分析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给出的多核机群上的整数序列并行排序算法高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概念格是近年来兴起的知识表示模型.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大多具有不精确性特征,如何将若干模糊对象构建成一个概念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选择适于构建精确概念格的Bordat方法,应用模糊集理论对其进行改进,重新定义了概念格的顶节点确定过程和子节点生成算法,提出了构建模糊概念格的Bordat方法,结合实例说明了其应用,即生成相关的模糊概念,同时构建与之对应的模糊概念格.该方法不仅保留了作为数据源的模糊形式背景的所有信息,而且所需生成的模糊概念数量少,方法简单快捷,易于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iceberg概念格并置集成的闭频繁项集挖掘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概念格的完备性,在基于概念格的数据挖掘过程中,构造概念格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一直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因素.结合iceberg概念格的半格特性和概念格的集成思想,首先在理论上分析并置集成后的iceberg概念格与由完备概念格裁剪得到的iceberg格同构;然后分析了iceberg概念格集成过程中的映射关系;最终提出一个新颖的基于iceberg概念格并置的闭频繁项集挖掘算法(Icegalamera).此算法避免了完备概念格的计算,并且在构造过程中采用集成和剪枝策略,从而显著提高了挖掘效率.实验证明其产生的闭频繁项集的完备性.使用稠密和稀疏数据集在单站点模式下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稀疏数据集上性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邮件合并是Word提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用功能,如能巧妙应用将大大减轻工作量。本文通过毕业证书的套打,根据Word邮件合并功能和Excel函数域功能,以解决问题的思路为顺序,论述了毕业证书套打设计工作的方法和步骤,详细介绍了邮件合并的使用,对实现批量打印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onfirms a conjecture of Bergstra and Klop's from 1984 by establishing that the process algebra obtained by adding an auxiliary operator proposed by Hennessy in 1981 to the recursion free fragment of Milner's Calculus of Communicating Systems is not finitely based modulo bisimulation equivalence. Thus, Hennessy's merge cannot replace the left merge and communication merge operators proposed by Bergstra and Klop, at least if a finite axiomatization of parallel composition modulo bisimulation equivalence is desired.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grouping text lines in online handwritten Japanese documents by combin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With decision functions optimized by supervised learning, the approach has few artificial parameters and utilizes little prior knowledge. First, the strokes in the document are grouped into text line strings according to off-stroke distances. Each text line string, which may contain multiple lines, is segmented by optimizing a cost function trained by the minimum classification error (MCE) method. At the temporal merge stage, over-segmented text lines (caused by stroke classification errors) are merged with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classifier for making merge/non-merge decisions. Last, a spatial merge module corrects the segmentation errors caused by delayed strokes. Misclassified text/non-text strokes (stroke type classification precedes text line grouping) can be corrected at the temporal merge stage.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ext line grouping, we provide a set of performance metrics for evaluating from multiple aspects. In experiments on a large number of free form documents in the 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TUAT) Kondate database, the proposed approach achieves the entity detection metric (EDM) rate of 0.8992 and the edit-distance rate (EDR) of 0.1114. For grouping of pure text strokes, the performance reaches EDM of 0.9591 and EDR of 0.0669.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如何利用EXCEL的基本操作和WORD的域和规则来实现邮件合并中多条记录的自动分类分页输出。  相似文献   

16.
17.
该文基于一些基本模型,利用alpha通道技术和图象合成技术,给出计算机绘画系统众多仿真画刷的实现。试验结果表明,这种仿真画刷能够产生相当逼真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新的并行排序算法,该算法以双调归并排序为基础,运用图形硬件的并行体系结构和二叉排序树数据结构的优点,用部分并行代替所有阶段的顺序执行,对双调排序算法进行优化.对该算法进行分析,在理论上n个序列在P个流处理器上的排序,最优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p).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比其它基于图形硬件的双调归并排序算法所用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图像块的分裂—合并法是一种高效的区域分割算法 ,提出了该算法的一种实现方案 ,重点讨论了灰度均匀性度量、灰度相似性度量、块合并的种子算法、小区域的处理等问题 .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法效率高 ,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视频课件生动、形象,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本文介绍了视频素材的制作、截取、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