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钢1#2 500m3高炉于1994年投产,设计寿命8年,到2005年4月2#铁口区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出现异常升高现象,高炉已经到了炉役末期。通过有效地使用操作技术和护炉技术来调整高炉,强化高炉操作管理和基础管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在炉役末期延续了原有的高水平,高炉利用系数基本达到2.4t/m^3.d,保证了高炉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达到了护炉保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3#高炉炉缸水温差超标的原因,总结了炉缸维护的实践经验,指出原料条件的变化是导致炉缸水温差升高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延长高炉炉缸寿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莱钢1#750 m3高炉从2007年2月19日开始炉缸二段水温差、炉皮温度异常升高,通过采取降低冶炼强度,提高铁水[Si]、[Ti]含量,控制水温差参数,对局部温度升高部位进行灌浆处理,风口喂线等一系列护炉措施,有效控制了炉缸部位水温差,安全生产到2007年8月14日停炉大修,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韩建臻 《炼铁》2008,27(3):37-39
对酒钢2号高炉炉缸维护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处于炉役中期的2号高炉炉缸2段29号冷却壁水温差反复异常升高的状况,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护炉措施,稳定了该冷却壁水温差,并较好地处理了高炉强化生产与炉缸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匡祎 《冶金丛刊》2011,(6):23-25
宣钢5#高炉(450m^3)由于炉缸电偶TE701#温度接近报警值,且对应部位冷却壁水温差和热流强度异常升高,自2010年4月堵2#风口作业,进行综合护炉。在护炉期间,通过优化调整操作制度、强化过程参数控制、加强外围协调组织等措施,实现了炉况长期稳定顺行,优化了技经指标。  相似文献   

6.
金永明 《炼铁》2008,27(3):34-36
通过对首钢4号高炉炉缸水温差升高处理经验的分析,阐述了末期高炉生产中炉缸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以期达到既护炉,保证炉缸安全,又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013年国丰钢铁2#高炉处于炉役后期,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达到了冶炼警戒值.为确保高炉安全生产,采用了护炉操作冶炼.介绍了护炉机理、适宜的含钛物料加入量、烧结中配加印尼海砂比例,采取酸洗冷却壁、缩小风口面积、优化热制度、造渣制度和使用含钛有水炮泥、修订铁口深度、加强监测等措施,达到了高效经济的护炉效果.  相似文献   

8.
殷欢 《炼铁》2006,25(5):13-16
针对马钢1号2500m^3高炉2号铁口区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出现异常升高现象,采取了“以炉缸侵蚀模型为预警参数,以不定期开、堵风口为主要手段,加强铁口维护保持稳定的泥包并配合铁口压入含钛精粉炮泥进行局部修复”的护炉制度,逐步将炉缸水温差降至正常范围,保证了高炉最大限度地发挥产能,达到了护炉保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首钢长钢9号高炉护炉实践进行了总结。护炉操作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优化装料制度、合理控制冶炼强度、增加含钛球团用量等等一系列有效的护炉措施,稳定了冷却壁水温差,并很好地处理了高炉生产与炉缸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前言过去规定,碳砖高炉的炉缸水温差一般不大于4.0℃,并以此作为鉴定炉缸内衬能否正常作业的标准。从1971年10月开始,一、二号高炉炉缸水温差先后升高。在用常压水冷却时,一高炉炉底(Ⅱ段)的31~#、32~#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高炉冶炼强化程度的提高,炉缸炉底侵蚀问题重新引起了高炉工作者的重视,不少高炉炉役后期炉缸冷却壁的水温差大大超过了安全限度,有的甚至酿成了恶性事故。在武钢,虽然采用了冷却能力强的水冷炭砖炉底,延长了炉缸炉底寿命,但在近两年,几座高炉仍相继出现了炉缸局部冷却壁水温差突然升高现象。为了使水温差高的炉缸恢复正常,实现高炉安全长寿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白普林 《山西冶金》2023,(2):117-119
高炉炉缸温差升高危害性很大,严重时会发生炉缸烧穿事故,对生产及人员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近些年国内高炉炉缸温差升高护炉主要采取控制合理产能、配加含钛炉料、提高冷却强度、堵风口、停风凉炉等措施。针对首秦2号高炉近几年炉缸温差升高后运行情况,主要介绍采取的相应措施及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炉冶炼的强化以及炉缸侵蚀的不均匀性,炉缸的局部区域往往出现了冷却壁水温差升高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代炉龄末期更为明显,严重威胁着高炉安全生产。因此维护好炉缸炉底仍然不可忽视。武钢3号高炉(1513m~3)1977年6月8日进入第二代。1983年4月1日第一次中修后投产,两年来冶炼强度高于其它高炉。1984年9月间发现炉缸水温差相继升高,按照以往的办法采取了堵风口和维持较高炉温等措施,使水温差一度下降,但冶炼强度也受到一定影响。故迫切需要采取更好的护炉措施,以保证当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和不打乱整个公司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叙述了近年来我国高炉使用钒钛铁矿护炉及柳钢使用钒钛铁矿高炉的破损调查情况。在烧结配料中加入4~8%的钒钛铁矿,高炉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可以明显降低且稳定。柳钢高炉破损调查证实,使用钒钛铁矿后,炉缸环壁有明显的钛化物,从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贺顺  刘利锋  马洪斌 《炼铁》2007,26(1):23-25
首钢2号高炉在炉缸2、3层冷却壁水温差升高后,通过及时采取压入硬质料、提高冷却水压力、堵风口、控制炉前出铁、用钛矿护炉、控制初始煤气流等措施,把水温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使炉缸活跃,炉内顺行,炉况稳定性增强,同时坚持强化冶炼,走出了一条强化冶炼条件下控制炉缸水温差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钢6号高炉炉役后期炉缸冷却壁水温差和热流强度超标的现象,采取调整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加长风口、加强炉外管理及加钒钛矿护炉等措施,使得炉缸冷却壁热流强度得到合理控制,实现了高炉炉役后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迁钢1号高炉在炉缸二、三段水温差和热流强度急剧升高后,通过采取控制强度,提高冷却水压力、加钛球护炉、控制炉前出铁、改善煤气初始分布等措施,把水温差降到合理的范围内,实现了高炉的长期顺稳生产.  相似文献   

18.
迁钢1号高炉炉缸水温差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钢1号高炉在炉缸二、三段水温差和热流强度急剧升高后,通过采取控制强度,提高冷却水压力、加钛球护炉、控制炉前出铁、改善煤气初始分布等措施,把水温差降到合理的范围内,实现了高炉的长期顺稳生产。  相似文献   

19.
陈国忠  吴启剑 《炼铁》2001,20(5):45-46
1 概况 韶钢老系统高炉均采用高铝砖炉衬,一代炉役中不时出现炉缸水温差超标、炉底温度超过700℃警界线的情况,虽采用了外部强化冷却、钒钛矿护炉等措施,但炉缸烧穿的危险却时时存在。从韶钢1、2、3号高炉停炉来看,炉缸侵蚀已经相当严重,尤其是3号高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武钢3~#高炉有效容积1513米~3。高炉内衬炉底、炉缸部位采用碳砖砌筑。因炼铁生产任务紧,从一九七七年至今十来年未进行大修。由于在炉役后期生产中发现炉底、炉缸部位水温差有所升高,估计是高炉强化冶炼后,炉底、炉缸侵蚀严重所致。为了维持高水平生产,采取了加入钒钛磁铁矿进行炉底、炉缸维护。通过近两年的生产实践,用钒钛磁铁矿护炉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高炉利用系数有所提高。为了推广这一技术措施,对三号高炉的炉渣、生铁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总结3~#高炉延长炉底、炉缸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