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怀胜 《四川冶金》2006,28(1):33-36
钢铁企业循环冷却水在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主体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研究了化学药剂处理、静电水处理、磁化处理、膜处理及臭氧处理等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对钢铁企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反渗透水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反渗透水处理原理及优点 ,并对该工艺技术在包钢二炼钢中央水处理站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就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小型模拟试验 ,通过试验证明了反渗透水处理工艺能够满足包钢二炼钢用水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书荣 《包钢科技》2003,29(1):70-71,92
本文着重介绍了连轧钢管厂轧制冷却水中,由于多种杂质的存在对管道、水处理设备、轧钢设备造成的严重危害,及对水处理技术的改进,改进后的水处理技术巳用于实践运行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水处理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有无水处理、水处理技术的先进与否,是一个国家生产、生活水平高低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节能降耗型的水处理技术将成为我国长期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就污水回用的意义、如何进行污水回用和前景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5.
从3个方面分析了人类饮用水处理的现状,即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技术及预处理技术;并展望未来,在微污染水处理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待于研发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京首钢某子公司锅炉补给水的要求,以及原水(当地的地下水)的特点,确认了以反渗透技术为主的水处理技术,以及在钢厂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对广泛运用的物理阻垢法作了简单介绍和比较,着重就利用电磁脉冲水处理技术解决高浊、高硬度煤气洗涤水在管道中的结垢问题,实现重钢动力厂浊环水系统的水量平衡,解决污水外排对环境的破坏,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最后展望了电磁脉冲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城市小区中水处理的常用办法,对各类中水回用技术进行了比选说明,并针对太原市万景嘉苑的中水原水量以及回用规模设计实际案例,为以后各类生活污水的中水处理回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清鹏 《冶金动力》2009,(5):74-77,80
介绍高炉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冷却水处理技术特点,通过对高炉各种冷却水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供水方式是最符合现代化大型高炉发展要求。对当今流行于高炉水处理系统中的板式换热器和蒸发式冷却器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0.
针对鞍钢下属分厂锅炉补给水的要求,以及自来水的特点,确认了以反渗透技术为主的水处理技术,叙述了鞍钢下属分厂水处理及反渗透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仝永娟  蔡九菊  王连勇 《钢铁》2016,51(6):82-86
 钢铁在工业领域里是耗水和排污大户,钢铁企业的节水减排势在必行。运用物质流分析跟踪观察模型构建钢铁企业的水流模型,依此分析吨钢综合水耗的构成;借鉴系统节能理论,建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水耗的[w-p]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钢铁工业综合水耗的[w-p]分析方法。以中国某大型钢铁综合企业为例,分析工序水耗变化和钢比系数变化对综合水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各工序的工序水耗是降低吨钢水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随着钢铁企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进步,降低工序水耗是钢铁企业节水减排的主要研究趋势。通过模型分析及案例研究得到降低吨钢综合水耗的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Electrosorp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to treat the reused comprehensive wastewater from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 problem of relatively high conductivity of wastewater 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reuse was examined, and industrial test was conducted for the reused water advanced deionization and purification in a comprehensiv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WISCO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on site industrial test showed a satisfactory treatment performance for the reused water even at a flow rate of 1000 L/h in a standard 500 L/h unit. The average conductivity decreased by about 70%, from 580-780 μS/cm to 100-350 μS/cm.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l- and Ca2+ was about 75% and 68%, respectively, and CODCr of the treated water was also reduced in some degree while the pH value was almost unchang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as as low as 06 kWh/t, which was remarkably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 Therefore, it is entirely feasible that the novel electrosorption technology can be used in enhanced desalination an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of reused comprehensive wastewater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3.
张晓英  李素芹  雷海萍  李永奎 《钢铁》2022,57(3):153-159
钢铁工业循环冷却水占工业用水量的70%~80%,在工厂中主要用来冷凝蒸汽、冷却产品或设备.面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现象,提高水处理系统循环率、降低吨钢新水指标、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的浓缩倍数是重要的节水技术之一.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废水中氯离子不断浓聚,大大加剧了设备及管路遭受晶间腐蚀的危险,轻则影响正常生产及缩短...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太钢应用膜处理技术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深度处理系统。该技术的应用对降低钢铁企业吨钢新水耗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玉琴  段玉玲 《安徽冶金》2006,(3):11-13,22
介绍了我国钢铁行业吨钢耗水现状、主要节水技术及其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经常规工艺处理后,浊度、部分有机物和铁、锰等指标不能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的钢铁工业废水,进行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研究,分析了生物活性炭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7.
邓平  巩磊  郑云霞 《中国冶金》2018,28(10):67-71
随着污水深度处理在钢铁企业的广泛应用,浓盐水合理处理已成为钢铁企业污水深度处理的关键环节。以某钢铁企业浓盐水处理为例,针对原水水质指标和浓盐水控制标准,设计了浓盐水处理工艺流程,介绍了各单元处理原理和作用。通过实际运行,详细分析了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氮的处理效果,浓盐水经处理后可以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一级脱盐浓水处理成本约为6元/m3,二级脱盐超浓水处理成本约为15元/m3。  相似文献   

18.
张琦  王小壮  许立松  沈佳林 《钢铁》2020,55(10):103-114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行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CO2排放高等问题,引起国内外重点关注。基于中国北方某钢铁企业,以3种典型的耦合关系为例对钢铁生产过程的水资源-能源-碳排放耦合关系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节能供给曲线分析和生命周期水足迹分析结果表明,案例企业的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碳排放存在协同效应。例如在节能技术视角下,19项具有成本效益的节能技术在减少能耗6.01 GJ/t的同时,还可协同减少工业新水消耗1.35 m3/t、水足迹4.81 m3/t以及CO2排放640.36 kg/t。进一步分析了耦合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电力消费结构、废钢投入率和节能技术参数变化的影响。该研究为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许立松  张琦 《中国冶金》2021,31(9):36-45
钢铁产业是区域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了重点区域钢铁产业能耗和CO2排放模型,分析区域特征对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模型以2015年为基准年,基于粗钢产量预测结果,设置了与节能减排技术普及和生产结构调整相关的4个情景,用于分析2015—2030年国内重点区域钢铁产业的能耗和CO2排放。结果表明,降低钢产量是区域钢铁产业节能和CO2减排的根本措施。随着重点区域的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区,技术普及因素的节能贡献力将持续减少,生产结构调整的节能减排贡献力则逐渐增强,成为重点区域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红利来源。同时还可得出,对重点区域钢铁产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区域特征是市场需求,经济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未来重点区域钢铁产业的发展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新增产能更倾向于布局在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