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口双低菜籽加工工艺及操作参数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立伟 《中国油脂》2002,27(5):21-23
通过对进口双低菜籽与国产普通菜籽的质量分析 ,并结合作者在进口菜籽加工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论述了进口菜籽的加工工艺和在生产中调整各工序工艺参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双低菜籽脱皮膨化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预榨浸出工艺改造为脱皮膨化加工工艺,研究了脱皮膨化工艺的技术操作要点,分析了该工艺的经济可行性.实践证明,双低菜籽脱皮膨化加工工艺不仅可以提高产量,降低动力和蒸汽消耗,降低毛油精炼成本,而且可显著改善脱皮菜籽粕质量,提高双低菜籽加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毛先斌 《中国油脂》1998,23(5):11-11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原因或个别人为的因素,许多油厂收购的菜籽所含的水分大部分超过国家标准,特别是新菜籽刚上市的一段时间内更是如此,一般含水分在15%左右,更有甚者高达20%以上。然而含水分13%~14%的菜籽安全贮存时间只有7~10天,所以,高水分菜籽...  相似文献   

4.
双低油菜籽高效加工与多层次增值技术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黄凤洪 《中国油脂》2002,27(6):9-11
系统论述了双低油菜籽高效加工利用与多层次增值技术即双低油菜籽优质蛋白、油脂制取、油脂和蛋白的精深加工、双低菜籽饼粕的饲用及综合利用等 ,以期为双低油菜籽优质高效产业化 ,特别是双低油菜籽的优质优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 ,双低油菜籽高效增值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左青  孙勤  甘光生  左晖  张伟春  杨伟峰 《中国油脂》2019,44(10):124-128
利用双低油菜籽生产冷榨双低菜籽油和热榨浓香型菜籽油,引入加拿大高油酸油菜籽生产高油酸菜籽油,不仅提升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还可提升菜籽油的市场价格。从双低油菜籽加工工艺、脱皮双低菜籽粕的利用、双低菜籽蛋白及双低油菜籽皮的利用方面对提高双低油菜籽的利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齐玉堂 《中国油脂》1997,22(3):29-30
探讨了采用回榨工艺处理高水分菜籽的生产方法。通过试验,采用回榨工艺压榨高水分菜籽时,可使预榨饼的残油有效降低且预榨饼成形好,保证了入浸料的性质,浸出后粕中残油由2%~3%降到了1%左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科技人员开发的高效菜籽脱皮及皮仁分离技术获两项国家专利,并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攻破了双低油菜籽深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高含油料挤压与膨化、冷榨、蛋白制取纯化等技术,将带动双低油菜籽深加工产业化示范工程,可使每年数百万吨的低硫甙优质菜籽饼粕转化为高蛋白饲料,缓解我国优质蛋白质饲料紧缺的矛盾。依靠科技进步使我国农业增效,并使油脂行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肉品加工产业化示范我国肉类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中西式肉禽制品的总产量达到200多万吨。肉类加工制品的结构由原来以猪肉为主转…  相似文献   

8.
进口双低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 ,其产量将近占到世界产量的近 1 / 3。但是 ,我国菜籽的品种大多是普通菜籽 ,菜籽中的芥酸和硫甙的含量都很高 ,其菜粕的营养价值大大低于进口双低菜籽。目前世界上的油菜籽种植国已全部选用双低品种 ,其菜粕中的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低于2 0 μmol/g,可以大大提高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因此 ,近几年我国双低菜籽的进口量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本文主要研究进口双低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含量 ,并对进口双低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降低抗营养因子效果的方法 ,为进口双低菜籽粕在饲…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油脂加工厂仍有采用200型螺旋榨油机压榨——浸出制油工艺.我厂对以上工艺进行改革,采用了预榨——浸出工艺,其方法是采用简单清理工艺,对高水分菜籽增加烘干工序,对粕采用风冷却.改革前菜籽加工工艺流程为:菜籽→清理→轧胚→蒸炒→压榨→浸出,改革后的莱籽加工工艺流程为;菜籽→简单清理→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烘干→冷却(高水分菜籽)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对双低菜籽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天然抗氧化剂油溶性茶多酚 ,适量加入双低菜籽色拉油中 ,在 63℃± 1℃下 ,与其他抗氧化剂如TBHQ、BHT、植酸等 ,进行抗氧化对比试验 ,以确定茶多酚在双低菜籽色拉油中的抗氧化能力及适宜添加量。研究表明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是适合于双低菜籽色拉油的优良抗氧化剂。其添加量为 2 0 0mg/kg油~ 4 0 0mg/kg油。目前 ,国内关于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用于双低菜籽色拉油的抗氧化试验尚未见报道。此次试验将为开辟我国双低菜籽色拉油使用低毒、高效、药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延长保存期的新途径而作出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235-241
以4种双低油菜籽为原料,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脱脂菜籽粕中菜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模糊识别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双低菜籽蛋白中均可检测到19种氨基酸; 4种菜籽蛋白的总氨基酸含量在809. 99~855. 11 mg/g蛋白,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4. 4%~35. 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为0. 524~0. 543; 4种双低菜籽蛋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为87. 71~90. 96,庆油3号菜籽蛋白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其他品种菜籽蛋白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 4种双低菜籽蛋白与FAO/WHO模式的贴近度在0. 959~0. 975,与鸡蛋蛋白模式贴近度在0. 872~0. 894。该研究为菜籽蛋白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双低油菜育种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稻谷水分对精米食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稻谷的水分对加工及出米率的影响等方面入手,重点阐述了精米食味的测定及水分对精米食味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水分对东北晚粳稻米食味的影响程度,以提醒人们在储藏,加工等环节中重现水分管理,以免影响精米食味。  相似文献   

13.
双低油菜籽资源综合开发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双低油菜籽作为一种新的油料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测定了双低油菜籽主要成分及蛋白质、植酸、硫甙和单宁的溶解度,并与普通油菜籽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比较。着重论述了双低油菜籽综合开发产业化的几种主要途径:油菜籽脱皮、挤压膨化(低温压榨)、浸出制油新工艺;菜籽浓缩蛋白的制备;天然复合氨基酸粉的制备;菜籽皮壳的利用以及生物柴油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西藏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气压低。西藏菜籽含油高达46%~52%,水分含量低、杂质含量高。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中采用调节物料水分、加强蒸炒,调节榨油机压缩比至11等方法以满足工艺的要求。这对提高出油率、降低毛油中的含杂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双低菜籽饼粕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前言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和饼粕中硫甙含量低的油菜品种。而双低菜籽饼粕是双低油菜籽经制油加工后的副产品。油菜籽中通常含有30%~40%的菜油,经榨取后可产生70%左右的饼粕。这些饼粕含32%~40%的粗蛋白。我国是一个饲用蛋白质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每年需大量进口鱼粉、豆粕等蛋白质饲料。2000年我国进口鱼粉110万t,大豆饼粕约420万t。与此同时,我国年产菜籽饼粕600~700万t,可作为1亿头猪的蛋白质饲料。但是我国传统种植油菜品种中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其中主要是硫甙),限制了菜籽饼粕在饲料中的应用。双低油菜品种是于1974年由…  相似文献   

16.
菜籽脱皮加工技术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菜籽脱皮加工技术在工厂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菜籽脱皮加工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菜籽通过脱皮加工将降低菜籽加工成本,显著提高菜籽饼粕的蛋白质含量,为菜籽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双低菜籽分离蛋白的酶解条件及活性肽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低菜籽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酶解制备菜籽蛋白活性肽产品。结果表明,实验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92000U/g,酶解时间6h,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6.0,底物质量分数1%。在最佳条件下双低菜籽分离蛋白水解度达32.09%,氮收率达16.12%。产品双低菜籽蛋白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且随着水解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高水分菜籽在收购和加工环节中 ,受“后熟期”的影响 ,种籽在生理作用 ,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 ,易造成严重霉变或生产加工工艺困难。介绍菜籽烘干成套设备 ,其机械性能可靠 ,工艺效果明显 ,运行成本低 ,是解决菜籽在储运和加工过程中出现霉变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双低”菜籽粕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双低”菜籽粕营养价值的可能途径。对芥子碱,单宁,植酸和硫葡萄糖等有毒有害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双低”菜籽在畜禽日粮中的可情况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油菜籽是一种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质资源,通过对油菜籽脱皮、冷榨、新型溶剂浸出、酶法精炼、菜籽营养油及其粉末油脂的研究开发,可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双低油菜籽的油脂产品,扩大菜籽蛋白的利用,提高菜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