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2)/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的相容性和共硫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共混比例,填料、助剂,工艺条件等对共混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共混胶的相容性和共硫化是获得产品优异性能,从而使这一新型材料在新的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4.
动态硫化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材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动态硫化技术研制了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材料(PP/EPDM)。考察了EPDM含量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共混材料的流变性能,以及注射成型工艺条件与成型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硅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共混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硅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共混工艺研究孙明亭,陈果(化工部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610041)1实验部分主要原料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2,晨光二厂产品;三元乙丙橡胶EP-35,日本产;T40气相法白炭黑,德国产;羟基硅油和偶联剂KH-570,自制。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6.
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泡沫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Q/EPDM)共混,发泡的配方与成型工艺,对补强剂,发泡剂,硫化剂,成型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泡沫材料的密度硬度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动态硫化增韧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动态硫化和简单共混增韧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形态结构、流动性能和脆韧转变。结果表明:动态硫化的增韧效率要比简单共混的增韧效率高;随着EPDM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均随之发生变化,流动性明显降低;简单共混物的橡胶颗粒尺寸随EPDM含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而动态硫化可以降低橡胶颗粒的尺寸;动态硫化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大约为0.3μm,简单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大约为0.2μm,并且动态硫化和简单共混物均在各自的临界基体层厚度处发生脆韧转变,验证了wu氏增韧理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发泡剂AC在EPDM/LDPE并用体系中的分解特性,硫化过程与发泡过程相互匹配规律,配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和工艺因素对泡体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EPDM/LDPE热空气连续硫化发泡材料的生产具有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用三点弯曲方法测定三元乙丙橡胶增韧聚丙烯材料在-20℃和22℃时的断裂韧性,用与起裂点相应的J积分临界值J_(lc)来表示,其值分别为3.2kJ/m~2和4.6kJ/m~2。实验发现在低温和常温时试样都出现颈缩现象,说明该材料裂尖处存在着较大的塑性区,但表现一定的脆性。试验结果表明,用J积分方法测定本材料的断裂韧性、建立相应的材料断裂判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改善PP/EPDM共混物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P/DPEM共混物中,随着EPDM用量的增多,共混物的韧性得到提高,但同时使其流动性能急剧下降。研究表明,加入部分HDPE只能一定程度地对PP复合增韧并改善共混物的溶体流动速度;添加加工润滑剂虽能提高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度,但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采用可控降外行充化相结合的手段则能有效地控制共混物的相形态,从而在保持共混物高冲击韧性的同时,提高其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本文研究了硫化剂体系、炭黑、滑石粉对PP/LDPE/HDPE三元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硫磺(S)的配比对共混物熔体中粘度有明显影响。当DCP/S为08/03时,共混物的熔体粘度相对较低;当DCP/S为03/03时,粘度相对较高。炭黑和滑石粉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更不利于共混物熔体的流动。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酸酯橡胶与丁腈橡胶并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聚丙烯酸酯橡胶(ACM)与丁腈橡胶(NBR)不同的并用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胶并用工艺简单,加工性能良好,硫化胶的耐油性和耐热性好;母胶并用工艺复杂,其硫化胶的强度高。为ACM与NBR的并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EPDM动态硫化增韧PP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硫化体系、硫化温度、硫化时间对PP/EPDM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CP/BI作为硫化体系可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提高,达到增韧的效果,在硫化温度175-180℃、硫化时间14min左右的情况下,增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