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在后现代社会中设计与社会的本质联系和相互作用,揭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某些社会学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讲“否定之否定”也好,讲“轮回”也好,历史的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我们前进的,呈螺旋状运动时,与历史的放射轴在某处的交汇而已。建筑史上著名的“芝加哥学派”从鼎盛到而今,差不多整整一百年,而悍然宣布现代建筑已经于某月某日死亡的后现代主义(Post Mdernism),从在北美火热至今,也超过30年了。100年周而复始,30年河东,40年河西“现代建筑运动”百年来的风风雨雨确实有许多令人感叹之处,后现代主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是一系列单个人的人如何表现其个人的“现在”的生存方式,也就是说,一百人有一百人的现代主义(Modenisim)。简而方之,“现在”才是现代主义(Modenism)精随。这段出自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亚.帕兹(Octavia pclz)在诺贝尔奖授奖记念讲演上的精彩演说成了真文彦先生近几年最爱引用的语之一。最富灵性的诗人和最需要灵感的建筑家仿佛在不约而同地咀嚼,“现在”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又似乎找了共同地答案。那么,真文彦如此对“现在”反复地深思熟虑后为什么还要不时提出新的问题呢?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对前问作出什么回答,只想强调我所观察到的真文彦先生以及他不断探求的姿态。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的风潮过后,试图重新定义现代主义的今天,更加避免不了对前者即“现在”再度考证,广义上也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甚为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观建筑的历史可以了解建筑造型的变迁的大潮流.通过了解从过去到现代的变迁,可以推测出现代造型的某些方法以及未来建筑造型的发展方向。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建筑运动.它在现代主义尚未退出建筑设计舞台时悄然登场。对后现代主义.国人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学习。这种立足于自己民族传统.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接受学习外来的事物的姿态不可不谓是一种进步。停滞就意味着消亡.建筑设计发展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后现代主义为其以后的传承者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相似文献   

5.
邓晓红 《新建筑》1993,(1):10-13
被C·詹克斯冠以后现代先锋的J·斯特林本人并不承认属于后现代。他认为“功能主义”始终是其设计的主要原则。作为一名享有盛誉的建筑师,他走过的路表明了其成功之道——建筑,为时代而作。  相似文献   

6.
徐洁 《时代建筑》1994,(3):14-24
80年代美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中,“KPF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ON FOXASSOCIATES能在短短十几年内,从成立到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与SOM、HOK这样的大事务所并驾齐驱,简直是一个“奇迹”,“KPF”近十几年的作品,特别是在摩天楼的设计上,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8.
韩林飞  肖潇 《华中建筑》2021,39(5):91-95
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和苏联都认识到现代建筑的发展面临一个"死胡同",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兴起,探索了现代建筑新的发展方向及表现形式,美苏两个大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该文基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背景和发展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意识形态影响下美国和苏联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案例,归纳两者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刘云月 《新建筑》1999,(4):56-57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不过是时间上的划分;从思想特征上看,这种划分实质意义在于两者对于建筑的处理方式和解释方式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后者对前的一种“重写”。然而,从总体上看,“重写”的结果使得当代建筑赖以生产和立秋的社会学语境日趋完整。  相似文献   

10.
曹洋  张燕 《建筑与文化》2013,(12):92-93
本文首先概述了林少伟教授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亚洲伦理城市主义——的基本内涵,进而对比后现代主义在建筑领域的境遇,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在当代城市规划领域愈发活跃的原因,文章最后指出了后现代主义规划在现实操作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教育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从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出发,综合分析目前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的特点,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的影响,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形式,打破原有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思维模式,建立适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教学框架,培养新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教材作为高校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钢桥》先进的教学内容,着眼于恰当的、有促进作用的思政内容,使《钢桥》教材在原有基础上更具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本文首先对课程思政理念进行再理解,凝练思政元素并做分类;然后根据《钢桥》教材各章的知识点,融合七个教育方面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设计,建立起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教材中思政内容进行具体构建,实现课程思政类《钢桥》教材的特色教学内容。研究成果可为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提供方式方法,使课程思政内容更具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深部矿区煤岩体强度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钻孔触探法原理,开发出小孔径井下煤岩体强度测定装置。在实验室对34个煤岩样品进行试验:在煤岩块上钻取标准试件,测量单轴抗压强度;在留下的钻孔中,用煤岩体强度测定装置测定探针临界载荷,分析探针破坏钻孔壁煤岩的形态;然后确定煤岩块单轴抗压强度与探针临界载荷的关系。试验表明,探针破坏钻孔壁煤岩的形状、深度及范围与煤岩性质密切相关。煤岩体强度越高,破坏范围、侵入深度越小,破坏形状越规则。结合井下实测数据,回归得出描述探针临界载荷与煤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关系的公式。同时,分析临界载荷的离散性及控制措施,讨论结构面对煤岩体强度的影响及测试分析方法,并在典型的深部矿区——新汶矿区进行井下原位测试。新汶矿区巷道顶板不同岩性的岩层强度相差很大,不同矿井的岩层强度也存在明显差别。煤层强度由于煤帮出现破碎区、煤层性质不均匀、煤层结构面分布不均匀等原因变化较大,出现明显的波动。基于井下煤岩体强度实测数据的巷道支护设计,符合井下环境中的煤岩体条件,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显著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与支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最后分析钻孔触探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为题,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之路。以歌曲"草原之夜"原生地新疆可克达拉地域为背景,以"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建成项目为例,展开从理论到实践的阐述、分析、探讨:项目的自然山水城市背景分析;项目作为城市纪念地、发生地、交流地的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定位;项目作为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表现与文化传承;保家卫国、屯垦戍边的景观纪念;以及项目体现的"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的现代价值。阐述了该项目的理论及应用:人居环境三元论;景观"旷奥三性"理论应用;生态绿色支撑与风景园林小气候营造,以及具体方案规划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的整体遗产观为理论基 础,通过对城市型历史文化步径理论渊源、概念特点的解析及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的互鉴,系统梳理了城市型历史文化步径 作为城市视野下遗产整体性保护利用创新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发 展动态。提出了“摸家底-寻脉络-定区划-评价值-联骨架-塑 空间”的城市历史文化步径构建主体框架,并进一步通过福州 实证研究的开展,探究了符合中国城市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整 体性保护利用实践的可行路径。初步构建了城市历史文化步径 研究设计的系统方法,其开放性的理论框架和可操作性的指导 路径有益于补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及空间规划模式缺项, 延伸整体性遗产观的理论脉络,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概述了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检查鉴定的背景和必要性,阐述了进行检查鉴定工作的技术依据和政策依据,介绍了进行检查鉴定的工作程序以及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检查检测、结构和构造的检查检测以及设计复核和承载能力验算等。特别对硅酮结构胶的取样测试进行了实例分析,介绍了硅酮结构胶实验室测试的两种方法,给出了拉伸强度、延伸率、邵氏硬度、质量损失率等主要实验参数的测试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岩体工程分析中,合理地判别岩体的破坏模式及其相应的强度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复杂岩体存在节理弱面系统,所以它的破坏和强度明显地受到岩体构造和应力状态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然而这一问题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资料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考虑弱面影响的三维和二维理论模式和判别准则,并对二维问题进行了模拟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文中介绍了试验和计算结果对比的情况,并对破坏模式和强度的各向异性问题及其有限元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针对当下“凝冻式”保护利用导致的传统村落活力缺失、日渐破败和空心化的严峻问题,基于环太湖传统村落的深入调研,从“三生”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构建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相结合的活态化保护利用多元路径。其中,空间维度的多层级路径由村落整体格局、建筑单体和室内环境三个层级构成;时间维度的历时性路径由近期、中期和远期相结合的方式渐进推进,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路径相互交织作用,共同实现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最后以环太湖地区周铁传统村示范工程建设为例阐述了上述多元路径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兼具一定的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戴云倩  刘塨  朱洪涛 《华中建筑》2004,22(3):106-109
泉州西街片区中山北路地段的通政巷保护整治规划设计,改善古巷的环境面貌,对现有的古民居进行保护,修缮及维护以避免再受到破坏,尤其是立面。对街道景观进行整治,使其与古巷风貌,与古民居相协调。保护与再现通政巷及周边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挥和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开发和利用以木偶戏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与整修片区旅游规划设想相配合,使之成为片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为泉州古城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产生效益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进行研究,重新认识工业遗产价值的过程中,对科技价值的解读具有首要意义,并提出科技价值具有双重特征性,以及针对科技价值载体进行分类阐述,探究其价值载体的发掘。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核心区的展示利用为例,挖掘其核心的科学价值和价值载体,并且基于核心区的科技价值,构建核心区展示利用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