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7,(7)
<正>"天外天"国际当代艺术展当代艺术的国际性以海洋的开放性为特征,本次展览特意邀请了几位深圳当地最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展,更体现出地方性与国际性结合的新视野与新方向。一方面展览呈现了一些国际大师的作品,特别选择了一些面对自然与人性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国几位原创艺术家的作品,它们都试图在水  相似文献   

2.
正"天外天"国际当代艺术展当代艺术的国际性以海洋的开放性为特征,本次展览特意邀请了几位深圳当地最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展,更体现出地方性与国际性结合的新视野与新方向。一方面展览呈现了一些国际大师的作品,特别选择了一些面对自然与人性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国几位原创艺术家的作品,它们都试图在水  相似文献   

3.
超越边界     
彭廓 《建筑知识》2011,(12):128-131
当我们在欣赏和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面对着纷繁的潮流变化,无论艺术家、评论家还是爱好者,总会不自抑地想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然而,在当下日益国际化、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当代艺术也越来越趋向一种非主流性,不同文化地区的艺术家共同肩负起了探索当代艺术发展的使命。由是,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
现代景观设计追求功能合理,注重文化审视,在完善的自我理论体系之下长久、平实地发展。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打破了景观设计沿袭守旧的沉寂,特别是装置艺术的引入为景观设计孕育出新意。文章通过分析艺术理论与设计现实的结合点,总结这一新式艺术观念的特性和分类表现形式,启迪设计师的创新思维,探索如何为未来城市绿地、公共空间带来别样活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景观与雕塑的设计手法之间产生了交融。一些艺术家尝试在景观设计中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雕塑语言,野口勇设计的加州情景剧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雕塑化处理的庭院。本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赵海滨 《四川建材》2011,37(5):125-126
笔者在文章中解析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些常见问题,结合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理,重点阐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法,充实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7.
由巴黎十三区政府联合《欧洲商报》和巴黎唯艺术文化传播协会.共同策划举办主题为《高古新梦·中国对联画》西欧巡回展。画展展出高寿荃、古干、刘年新和孟繁锦四位当代中国著名的对联画艺术家作品。他们把中国传统的水墨以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结合中国的楹联文化.把书法、绘画和楹联巧妙地结合起来.为观众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一支独特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括介绍现代艺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的基础上,以北京798工厂这个艺术家社区为例,探索艺术家们的原创景观,从物相、时间和空间三方面分析现代艺术的创作思维、审美情趣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热点聚焦     
2002年11月22日至2003年1月20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第四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为“都市营造”,展览通过绘画、模型、图片、文本、草图、影像和互动媒体等手段多方位呈现出当代艺术与建筑的最新成果和探索。参展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共计68人,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当今中国和国际上最为活跃的一些艺术家,同时还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建筑大师。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之快,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也非常尖锐。本届双年展无疑会强化我们在建筑艺术性与功能性结合方面的思维。以下策展人的观点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媒材即媒介材料。在艺术创作中媒材的功能是帮助传达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手段和工具。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媒材一改昔日常态,代替以往的绘画工具成为艺术家手中的画笔,在艺术创作中大放光彩。不同的媒材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官效果,在当代艺术中媒材承担了由其自身实现的传播真实性。而与此同时,媒材同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是艺术家创作的促进者。文章试图从当代艺术发展中,以艺术媒材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作为艺术创作中媒介的拼图,尝试探讨当代艺术创作中媒材的运用与考量。  相似文献   

11.
吴丹 《室内设计》2010,(5):21-23
先锋艺术和当代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一种温和的参照关系,具体表现为实验性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手法是对新材料的运用和对传统材料及整体构图的创新。笔者通过分析相关景观设计实例论证了先锋艺术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以期为当代景观设计寻求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设计师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应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冲动。艺术渗透到园林的各个角落,这是对园林内容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渗透首先表现在设计师与艺术家、设计作品与艺术品的双重交叉使园林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其次,现代艺术为园林提供了一套多元化的视觉形式语言体系,也成为园林设计最直接、最丰富的形式语汇源泉。第三,现代园林在先锋艺术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也走上了一条在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上不断探索的道路。艺术与园林的结合将会一直进行下去,甚至会存在很多暂时不被理解的形式。表现形式及表达观念的不拘一格成为了现代艺术带给园林的最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达出不同的自然建造观念和思考,既有对自然哲学的追求,也有对自然资源和风景的利用。景观与建筑、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共构的复杂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关照出发,尝试论述将一种更深入的自然观作为价值的维度引领当代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蔡宁 《中外建筑》2010,(12):105-108
798艺术区是原国营798厂所在地,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前民主德国设计的。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型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简单、粗线条的风格。2002年10月一些艺术家看上了这些闲置的厂房,租下来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画室。于是,798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00多家画廊、工作室、酒吧、餐饮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们在这里形成SOHO式艺术聚落与Loft生活方式。798艺术区中的画廊设计别具一格,除了对原有工业厂房的改造利用外,艺术家们还创造了新的建筑空间以及运用当代艺术实现了对建筑空间的介入。本文就798艺术区画廊设计是如何在继承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作了历史回顾与现象剖析。  相似文献   

15.
汪原 《新建筑》2006,(2):9-11
通过对建筑与绘画和雕塑关系的历史回顾,讨论了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对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建筑师必须重新将艺术所开启的视域结合到建筑中,丰富建筑设计的要素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4)
Wester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art is a conceptual architecture and art, change in human concep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art, presents us a new look. Evolvement of concept is the core force that pushes forward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as concept always influenc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create a new dimension. Both architects and artists try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using the individualized works and practices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values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significance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tistic creation.  相似文献   

17.
姚亦锋 《建筑师》2005,(6):88-93
自然界的地理景观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原创模 板,而期中以绘画布局和追求的诗画意境使其又超 于自然的景观,体现了庭院主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阅历。 从地理角度研究自然景观于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分析园林流派各自的主题理想和景观形态。古代的“皇 家园林”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意境,“文人园林”追求的 是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各自具有历史渊源。“天人合 一”生态观是中国古人自然审美的思想基础,现代中国 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尊重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以自然景 观设计为核心。  相似文献   

18.
彭茜  金云峰 《风景园林》2016,(11):121-128
文中通过归纳整理西方历史上的一些艺术作品来介绍艺术对风景的诠释,透过艺术家如何看、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方式,从艺术家本身的立场来着手进行分析,对艺术作品及其经验进行探讨,呈现与作品有关的背景与图像最原始的含义,思考风景纯粹的内涵以及风景作为艺术,同时作为一定社会结构下的生活方式,其在社会阶层中象征的表现。使我们了解这些意涵是如何被艺术家所传达的,如何被人们所体验的,怎样被人们所感受的,即我们自身与艺术作品中风景的关系及交流的方式。从而引导我们在风景意涵与体验的层面展开关于风景园林设计的研究与互动,并且对西方造园史和西方园林作品的分析展开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rns of the art critic and environmentalist Rebecca Solnit with the myth of Eden in the book of Genesis, the assumptions of a Judaeo-Christian monotheism and its secular inheritance, as a means to introduce the need for a 'polytheistic' psychology to advance a genuinely rad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sues of place, identity and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t. Drawing on the work of Peter Bishop and Edward S. Casey to identify a body of thinking related, via issues of metamorphosis and ambiguity, to both art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s relating to a 'conversational' aesthetic are identified. This is seen as making possible a polytheistic conception of art based on imaginal space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dominant traditions of conceptual and Minimal art since the 1960s. Finally, the approaches of specific artists, and in particular the world of Sian Bonnell, ar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garden traditions in the U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