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厚度 与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深度以及合理控制剩余湿陷量等是黄土地区工程设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点出发,进行3个方面的相关工作。首先论述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然后,结合建构筑物的类别不同,提出不同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宜采取的相应地基处理厚度和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最后,详细探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整片处理、局部处理及多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等问题,并给出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良好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等难题,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6.5 m的场地进行以下浸水试验:不同深度的挤密桩处理地基深层浸水载荷试验,不同深度的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载荷浸水试验,不打注水孔、埋设TDR水分计的原位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6~12 m、深层浸水时,发生显著地基下沉;15~20 m时,地基沉降较小;处理深度大于20 m时,地基沉降基本可忽略。(2) 浸水试坑22.5~25.0 m以上土体含水率增加较快,甚至达到饱和,以下土体含水率增加缓慢,基本没有发生湿陷。建议22.5~25.0 m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和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3)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在采取有效的综合处理措施之后,甲类建筑可以不全部消除湿陷量,乙、丙类建筑可以根据控制建议适当放宽对剩余湿陷量的要求。(4) 不同地区、不同微结构类型土的湿陷性应当采用不同的湿陷系数 来判定,即“湿陷系数 = 0.015”在自基础底面至基底下15 m的范围内可继续使用;15 m以下适当放宽,按不同深度对 进行修正,可使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评价趋于合理,有效节约大量地基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3.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土壤环境,在建筑施工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一大地基类型。本文结合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特点及要求,并针对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提高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施工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湿陷性黄土分布较广,大概占据世界黄土分布总面积的4.9%,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的地基状况分析和处理方法一直是西北黄土地区工程设计中的重难点问题.为此,文章以庆阳地区某小区基础情况为研究切入点,就西北地区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以陕北地区某天然气集输工程的集气站和跨越为实例,结合地区经验,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基受水浸湿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提出黄土梁峁、崾岘等易排水场地的地表降水入渗深度经验值,为类似场地的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提供经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兰州填挖改造与梁峁的大厚度Ⅳ级(很严重)自重湿陷性黄土建设场地的勘察资料,就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评价、地基湿陷可能性以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结论。 相似文献
7.
8.
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发生原因,针对建、构筑物的类别、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性的等级等,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消除黄土的湿陷性,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对这些处理方法应当因地制宜,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合理采用。一、土或灰土垫层土或灰土垫层一般适用于消除1~3 m厚土层的湿陷性。试验研究表明:在附加压力作用下,土层浸水后的最大湿陷变形发生 相似文献
11.
受地壳运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三门峡成为了湿陷性黄土的聚集地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该地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状况及地基加固机理,并探讨了综合法在三门峡湿陷性黄土地区中的地基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受地壳运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三门峡成为了湿陷性黄土的聚集地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该地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状况及地基加固机理,并探讨了综合法在三门峡湿陷性黄土地区中的地基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湿陷性黄土以粉土颗粒为主,可以想办法降低黄土的湿陷性,以提高地基承载建筑物(构筑物)的能力,目的是为了防止建筑物沉降。一般常用的是强夯法和灰土挤密桩法。本文就灰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和施工等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4.
论文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法施工的技术工艺和实际应用案例,从其原理、技术参数、计算、施工组织、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施工工艺的探讨,为提高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相关观点仅做业内研究人士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15.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抗压性和抗冻性不佳,为了增加路基的抗压性和抗冻性,可以应用强夯法来解决。强夯法对能源的节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在施工中推广和学习。本文主要讲述强夯法在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对地基工程施工工作重视起来。湿陷性粘土类地基施工是我们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点施工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着此类建筑应具备一定承载能力且不能发生较大建筑变形。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朝阳地区工程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从强夯法的击数与夯沉量的关系、物理力学指标与击数的关系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强夯法的处理效果,为辽西地区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强夯法处理有效,最小的单点夯击次数应为10击。 相似文献
18.
膨胀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理论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利用生石灰桩膨胀材料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首先阐述了膨胀法处理地基的基本原理。其次利用圆柱形孔扩张理论推导了在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时,生石灰桩膨胀材料使用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工程实践,通过土工试验测试处理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性完全被消除,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土的压缩性及压缩模量均得到提高,体现了该计算理论的正确性,进一步证明了膨胀法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强夯法、换土垫层法、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桩基础等,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技术与经济比选,并讨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