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西方色彩观在建筑中的体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中西方不同色彩观发展轨迹,产生原因及在建筑环境色彩中的反映。中国色彩观受到的束缚,西方科学色彩观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建筑设计是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从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这三个方面对建筑设计进行哲学的思考,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6)
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三大报表的改革,并特别强调要彻底打通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文章试图对贯穿整个准则体系的基本会计观念———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与现金流量观的区别联系及其背后依恃的基本理念———勾稽观进行理论探讨,并对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与现金流量观三大观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真正成形的完整的观演建筑并不多,但是具有观演性质的场所却是丰富多样。人类长期的演出实践已经证明光,有合乎物理因素的“观”或“演”的空间是不够的,真正反映戏剧生命力的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应讲求心理因素的互动。因此,从观演空间的原型出发,寻找出剧场建筑的真正生命力,从而弘扬观演空间在城市与社会中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住宅无论建筑还是使用中的均耗费大量非再生能源,并产生污染,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观念不失为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它具有优化的生存条件和使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活空间。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技术观。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建筑工程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其根源之一是人们工程观的错乱和非理性.在分析工程观和建筑工程观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人们的工程行为有重大影响的建筑工程观的几个主要方面.分别从建筑工程的价值观、发展观、生态观、社会观、行为观等方面探讨科学和理性的建筑工程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分析中西方不同色彩观发展轨迹,产生原因及在建筑环境色彩中的反映。中国色彩观受到的束缚,西方科学色彩观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病理解剖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体及镜下组织的观察,对病理理论课所讲的基本理论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①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②改革相关实验考核及现行考试方法,树立全面考试观。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或者杀害他人的事件不断增加,屡见于新闻报道当中,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反思。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以及导致大学生生命观出现偏差的原因,对六所高校的600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11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生命观总体上呈积极趋向,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对死亡缺乏正确认知,且日益增多的死亡事件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生命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发挥社会、家庭、个人、学校教育的合力,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0.
徐怡静 《山西建筑》2006,32(1):327-328,339
介绍了中西方园林的概况及发展,论述了自然山水观的形成及自然山水观对园林的影响,讨论了魏晋玄学对自然山水园林产生的深远影响,以从哲学角度探寻中国园林的精神本源,重建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现状河网密集地区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应有别与一般地区。根据现状河道纵横交错,用地被分割成岛状或半岛状的特征,以建设现代水乡特色的城市新区为目标,规划在现状河道利用和保护、用地功能布局、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道路交通系统组织、河道景观设计等方面重点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开敞空间是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主体是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同时又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本文简述了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主要介绍了景观结构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重庆茶园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实例,探讨了该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世界建筑》2009,(4):106-107
这座住宅属于一个新住宅开发项目.位于姆拉达-博莱斯拉夫附近的赛姆奇切。起居区域通向裸露的屋顶是这座住宅的焦点。这种空间组织方式采用了光影和空间元素.将厨房、书房、健身空间以及一块室外平台集合于一体。清淡的背景烘托出卧室的私密气氛。由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红色半透明区域贯穿在整个结构当中.将室内空间串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宇轩 《时代建筑》2003,(3):64-67
本文通过与建筑师的访谈,探讨了一个公厕设计所涉及的建筑与环境的对比协调观、建筑意境的创造、功能空间的创新、建筑与地域气候条件的结合,以及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中体现了X-Urban的设计理念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崔艳 《华中建筑》2010,28(2):198-199
该文指出在建筑设计的启蒙教育中,对建筑空间语言的训练一直是缺位的。从笛卡尔(Descaes)的方法论出发,借鉴卡尔纳普(Carnap)的构造(thelogical structure)理论,对建筑空间可以进行全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现行建筑设计的启蒙教学做出尝试。这种尝试加强了学习者对于建筑空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One of the major undertakings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Turkish nation-state was the making of a modern bourgeois identity.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ite for this project was Kızılay Square in the new capital of Ankara, which would serve as both the political focus of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locus for the social activities of the emerging bourgeoisie. The means for integrating these two functions in the same space would be the Security Monument designed for the square. However, the production of the monument would illustrate the uneasy relation between the Turkish nation-stat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modern bourgeois identity.  相似文献   

17.
地域轴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政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域轴的理论与政策作为联结城市空间体系理论研究与国土规划 ,国土政策的结晶 ,已经在日本的新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本文通过地域轴概念体系的解说 ,从联合城市圈到地域轴划分方法的说明 ,以及地域轴的空间形成过程与政策效应分析等 ,力图把地域轴的理论与政策介绍到中国的城市研究与国土规划及区域政策中。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ing nature of urban space and urban technologies, using various conceptions of engagement in social politics to illuminate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s of cultural change and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role of housing within this. The progressive reorganisation of urban space, which is at least partly a result of global economic changes, is producing complex forms of social politics organised around newly emerging varieties and scales of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These are cross-cut by a number of cultural themes that play out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spaces. Thus ‘fear’ is universally significant, but perceived ‘differentially’ according to space, cultur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Excitement’ is also an important theme, though more for some groups than others. The capacity to use resources—material, cultural, technological—and particularly the reflexive utilisation of these resources, also affects the nature of social politics and the specific nature of proactive and defensive (dis)engagement.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social scientific analysis of housing would do well to take cognisance of these debates if it is to continue to produce nuanced analyses able to take account of the socio-spat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realities of informational capitalism.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新近建成的长沙梅溪湖六个景观建筑进行解读,从结构材料、表皮材料以及空间设计等角度讨论了相关的设计策略,提出重新认知与挖掘材料的自然属性,让材料的使用帮助建筑融入环境以及恰当的材料使用是建筑对话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