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慈母情深》文字浅显易匿,也是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母亲的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颐和园》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第二篇,是一篇描绘北京颐和园美丽景观的游记。课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根据每处景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描写。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堂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级精略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究课。鉴于课文篇幅较长,使用精略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这两篇文章都紧扣“父母之爱”这一单元主题,都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徐老师巧妙地将写法相似、主题相近的精略两篇文章结合起来教学,实现了学法迁移,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下跨越式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刘娟 《中外电器》2011,(3):18-21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它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5.
范胡萍 《中外电器》2012,(1):129-129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上的奇松。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借助网络优势把黄山奇松和黄山其他风景的图片、文字、影像等带进课堂,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上的强烈震撼,进而引导学生、带动学生、感动学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6.
《猴王出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  相似文献   

7.
顾燕 《中外电器》2008,(5):63-65
《鼎湖山听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篇游记,以游览线路的先后为序,记叙了作者在鼎湖山景区所见、所闻、所感。第二与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着墨于听泉的感受,语言优美,想象神奇,构句精妙,比喻贴切。如:对各种泉声的描写,用“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等乐器来比喻,使泉水如技艺高超的演奏者,弹指间化作阵阵美妙的乐曲,流淌在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之情。  相似文献   

8.
金陵 《中外电器》2011,(19):18-18
《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个性之作文评改》是江苏省震泽中学刘丽华老师执教的语文“整合课”。课题来源于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个专题的写作指导——《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教学过程中,刘老师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使“整合”超越“辅助观”,上升到学生主体感悟方法、发展思维、提高实践能力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七组课文之成长的故事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中心法 以课文为教学的中心,即课文中心教学法,简称中心法。其结构为三部分:一是大量引入相关内容开头,为课文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就像是走向桥头;二是上课文,就像是在过桥;三是写作文,就像到了桥的那头。这样的教学法之下出现了许多优质课和特级教师,例如,特级教师于漪教学《春》,她的步骤是:1.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2.学生朗读全文,学习全文;3.写一篇抓住景物特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公告     
《照明设计》2012,(3):22-22
为加强《照明设计》编委会的工作,经杂志编委会提议。并征得本人同意,现增补王立雄、吴一禹、严永红(按姓名拼音顺序)三位教授为《照明设计》杂志编委会成员,特此公告。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表现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适合背诵。两课时完成。  相似文献   

13.
吴长美 《中外电器》2011,(10):69-69
《莫高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8课,这篇课文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和排比句,用词精妙、句式整齐,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中华情。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对莫高窟艺术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14.
黄丽艳 《中外电器》2008,(12):62-63
教材及学情简析 《七律·长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课,单元的主题词为“长征组歌”,顾名思义,所选取的课文都与“长征”有关,而《七律·长征》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篇幅最短,但内涵深远,作者仅用56个字就高度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所遇到的千难万险以及表现出来的豪迈的英雄气概。通过课堂学习,旨在让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诗句,学习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杨氏之子》、《打电话》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为《杨氏之子》(精读)和《打电话》(略读)两篇课文。其中,《杨氏之子》为短小文言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认识精妙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虽是同一篇课文,但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不同,相应的教学设计也就会大相径庭,“整合”也必然会因势而变。再次细细阅读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和保定师范附属小学老师设计的两篇不同的《猴王出世》教学设计,这种感受更甚。这是两篇典型的不同教学价值取向下的教学设计,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表现出各自显著的整合特征和清晰的整合意图。  相似文献   

17.
孙华 《中外电器》2011,(8):90-90
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解决语文课堂教学难点 在执教《安塞腰鼓》这一篇课文时,对于身处江南水乡的我们(包括学生)来说,"安塞腰鼓"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似懂非懂之物,似曾相识却又未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相似文献   

18.
<正>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中央决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公司各级党组织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以深化"红领工程"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三个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但是用"三严三实"这个高标准、严尺度来衡量,  相似文献   

19.
于冬梅 《中外电器》2011,(22):37-40,46
教材分析 《明天,我们毕业》一课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12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多处使用了排比、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采用了总分、夹叙夹议、典型场景叙事的写作方法,使师生间深深的眷恋之情融于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20.
王雅  王君 《中外电器》2011,(15):58-60
教材分析《观刈麦》是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古代诗词三首》中的一首,是中学教材中极少的体现民生、关注农民生活、表现知识分子良知的文学作品。它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通过描写麦收季节农民的艰辛劳动和凄惨处境,表现了知识分子对农民的深刻同情,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反思,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观刈麦))属于古体诗,相对普通律诗和绝句,较长,生僻字也相对较多,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