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震资料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地震资料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是信噪比、分辨率、振幅能量等。在野外地震资料进行叠后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傅里叶变换和相关等方面在F-K域中求取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分辨率,进而完成对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工作。实践证明,该地震资料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震资料信噪比定量计算及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了信噪比估算的5种方法,即能量叠加法、频谱估算法、功率谱估算法、相关法和特征值法。利用模型试算对比了噪声、时窗、道数、频带、构造形态对5种方法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低品质的资料,谱值法(频谱或功率谱)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时窗大小对信噪比计算影响较小,功率谱法受时窗大小影响最小;信噪比也有横向分辨能力及精度问题,对于倾斜或弯曲地层,能量叠加法和特征值法的计算精度会大大降低;资料的频带并不是影响信噪比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特征值法本质上是水平信号的分解和组合,适宜较平的地层。研究表明,当以信噪比作为储层横向预测属性进行奇异性检测(裂缝、断层、潜山构造等)时,应选用相关法。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了信噪比估算的5种方法,即能量叠加法、频谱估算法、功率谱估算法、相关法和特征值法。利用模型试算对比了噪声、时窗、道数、频带、构造形态对5种方法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低品质的资料,谱值法(频谱或功率谱)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时窗大小对信噪比计算影响较小,功率谱法受时窗大小影响最小;信噪比也有横向分辨能力及精度问题,对于倾斜或弯曲地层,能量叠加法和特征值法的计算精度会大大降低;资料的频带并不是影响信噪比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特征值法本质上是水平信号的分解和组合,适宜较平的地层。研究指出,当以信噪比作为储层横向预测属性进行奇异性检测(裂缝、断层、潜山构造等)时,应选用相关法。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试验资料分析中。对于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由于地震记录显示方式不同.试验结论可能发生错误.科学性不强。给出了对信噪比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对原始炮集计算其信号与噪音的振幅谱的比.即所谓的信噪比。假定同一炮的相邻道的信号具有相关性.而噪音是随机的.不具有相关性。对相邻两道做相关处理。在频率域得到相应的信噪比。通过对野外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对野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震原始记录量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基础,对原始地震数据质量评价,传统的方法是依靠技术人员根据经验,采用人工视觉对原始单炮记录进行评估。地震勘探数据质量主要通过三个物理参数来表现即信噪比、分辨率、能量强度,本文通过对这三个参数的定量描述,利用计算机的高效和准确与人的经验有机结合,快速准确地对资料的品质做出客观判断,并进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试验资料分析中,对于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由于地震记录显示方式不同,试验结论可能发生错误,科学性不强.给出了对信噪比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对原始炮集计算其信号与噪音的振幅谱的比,即所谓的信噪比.假定同一炮的相邻道的信号具有相关性,而噪音是随机的,不具有相关性.对相邻两道做相关处理,在频率域得到相应的信噪比.通过对野外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对野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震波的频率成分与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密切相差。本文介绍的频率时间谱扫描技术,可对地震波的频率时间域的连续分析和频率域的离散分析,能准确地提供地震资料的频率信息,用于地震资料处理可明显改善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单道接收地震资料的室内组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压制规则干扰,突出有效信号,野外地震资料采集通常使用各种类型的检波器组合模式。但由于地震仪带道能力增强,排列长度加长,使地震有效波视速度在远道减小,并受到不同程度的检波器组合压制,尤其是对高频有效信号的压制更为严重。由于数字检波器采取单道接收,因此易于在室内实现接收道组合。与野外检波器组合相比,室内组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中根据野外检波器组合的特点,对同口工区数字检波器单道(5m道距)接收、室内组合的资料分析后认为:①不同干扰波在时间域及频率域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小道距有利于干扰波的分离和压制,大道距使信、噪分离困难。②接收道组合必须满足最大空间采样条件,并考虑有效波道间时差的影响,在保证记录到的有效波品质不降低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压制干扰波;单纯靠检波器组合压制面波是不完善的,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③在进行接收道组合时,对资料要进行严格的去相干噪声处理、道间振幅和相位的差异调整以及道间时差的校正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储层的展布规律,在SW地区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针对SW地区的地震资料特点,应用了层析静校正、区域异常噪声衰减、组合反褶积、高精度速度场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技术,解决了SW地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问题、分辨率问题和相对保真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为查清SW地区隐蔽性油气藏提供了精细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GeoEast软件中独具特色的叠前保幅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正及叠前时间偏移、深度偏移成像处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吉林探区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地震资料目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处理成果的分辨率和构造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三维高分辨处理就是要拓宽有效信号的频带,并使地震数据在宽频带内有较高的信噪比。基于这一观点,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试验,设计了一套以叠前反褶积组合、大值干扰自动压制、高精度速度分析、地表一致性处理、三维DMO及叠后方向约束去噪、F-X域地震道内插、三维一步法偏移等处理方法为主的三维高分辨地震资料处理框架。通过实际资料处理表明,三维高分辨处理后的剖面比常规处理的剖面主频提高1倍以上,并且断层归位准确,信噪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小波域阈值信号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次小波变换的小波域阈值地震信号去噪方法。根据小波变换下信号和噪声在多尺度空间中的不同特性,对不同尺度下的小波系数用阈值处理,改进了多次小波变换应用于地震信号去噪的方法。数据仿真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压制随机干扰,对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F-K滤波是压制线性噪声最常用、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在三维资料处理过程中,由于偏移距分布的不均匀,致使线性噪声在共炮点道集上表现为非线性,这就使F-K滤波技术不能很好地压制线性噪声。在南喀1井区资料处理中,采用伪方位角校正及F-K滤波技术压制线性噪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结合其他处理措施,成果资料品质得到改善。应用该成果重新解释成图,落实了南喀1号构造。  相似文献   

14.
泌阳凹陷三维地震资料高精度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泌阳凹陷地表条件复杂及干扰波比较发育的特点,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中深层反射波信噪比低和边界断裂偏移归位误差大等问题,在叠前噪声压制、静校正、振幅处理、反褶积及偏移成像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作法,也做了不少有益尝试,增强了中深层反射波能量,偏移成像精度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从整体上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的精度。并提出地震资料处理质量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多种方法逐渐积累才能提高资料处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技术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简称“三高”,一直是地震数据所追求的目标。本文所论述的“三高”技术中,高信噪比是通过信噪相于分离法及其迭代计算实现的:高分辨率是通过反褶积迭代运算达到的;高保真是通过小参数迭代和统计反子完成的。统一应用这项综合技术对海湾不同区域进行了地震资料处理。其结果表明,“三小一点”(即小层,小砂体,小断层和油气水平点)地震地质现象相当明显。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处理后的地震剖面上出现  相似文献   

16.
反褶积技术提高有效波高频成分,但也放大了高频噪声,降低了信噪比,甚至有时使反褶积提升的高频成分被噪声淹没,达不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本文利用对地震波有效率功率谱修整的方法进行常规反褶积算子的设计和反褶积处理,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巴彦浩特盆地沙漠区的二维地震资料原始信噪比低、静校正量大,针对该区资料特点,在资料处理中采用了低降速带模型与交互迭代静校正,F-K速度滤波,区域异常振幅衰减,地表一致性补偿,人工交互拾取叠加速度,保护浅层信息,衰减随机噪声等技术为主的处理流程和手段,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地质解释人员提供了较高信噪比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深层岩性油气藏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有效信号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相位反褶积串联形态滤波技术,旨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同时使资料具备较高的信噪比。该方法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多尺度分解; 然后分析各尺度剖面信噪比情况,确定加权重构系数并进行剖面重构; 最后对重构剖面进行混合相位反褶积处理。通过原始数据处理、叠加剖面对比分析等测试了串联方法的可行性。在吉林油田西部前缘带的应用结果表明,该串联处理方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研究区深、浅层地震资料分辨率,而且改善了深层弱信号信噪比,增强了弱同相轴可识别性,利于后续构造解释和薄互层预测。  相似文献   

19.
薄层地球物理特征再认识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以模型试算的结果为依据,对薄层频谱的理论计算值、薄层直观的分辨率与信噪比、时间一振幅解释量板、截断效应与时窗选取、穿层对时频特性的影响、地层横向变化对时频特性的影响、薄层的自相关和自回归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和重新认识。研究发现:①理论上,随着薄层的厚度变薄,薄层的能量变小,频率有所提高;②对于常规地震资料,薄层分辨率在10m数量级,开展薄层研究,信噪比最好要大于2;⑧通过对调谐厚度与速度和子波频率关系的研究,发现实际调谐厚度要小于1/4波长,振幅解释量板的可靠性要好于时间解释量板;④对常用的5种窗函数的分析表明,布莱克曼窗最好;⑤对于穿层严重的薄储集体,波形特征往往会受上覆和下伏地层影响,但其频谱特征基本不受影响;⑥对于地层横向变化较大的地层,时窗开取的方式不同,其频谱横向变化也不同,一般以上下开时窗效果较好;⑦通过薄层自相关和自回归特征研究,发现薄层特征呈比较好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以陆上地震勘探中普遍存在的面波干扰为衰减对象,对影响一维小波变换衰减面波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小波变换在满足完全重构的条件下,所使用的2个波滤器的截止频率可调与否是决定抑制高、低频干扰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受面波干扰影响的地震信号的能量软弱的现象,提出了对受损部位的地震信号进行波形幅度补偿的方法。经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证明,对受损信号进行波形幅度补偿,对提高叠前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